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教材,一切都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例题教学作为复习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应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而成.复习课上,好的例题能带领学生梳理已获“四基”,完善认知网络.因此,很多一线教师非常重视复习例题的选择,在选题上动足了脑筋.然而,选题并不是例题设计的全部,对所选题目的调整和对例题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样重要.在近期的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老师呈现出的教学过程,凸显了这种“重选题,轻设计”的例题教学“窘境”.本文就呈现此例并谈一些思考,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我校组织的一次跨省校际高考数学复习研讨会上,笔者以一节“高三数列综合复习课”为载体,就“如何加强高考复习有效性”展开研究,期间经历了教学目标的确定、例题的选择、备课与磨课、教学实践与评课、教学反思与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与专家、同行的交流使我获益良多,解决了高考复习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与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上海市浦东新区推出“名师面对面”线上课程.本文中以“巧用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为例,对这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实施及视频拍摄过程进行反思,围绕几何微专题复习课之例题的选择、讲评,以及例题讲评过程中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字技术的应用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4.
复习课大致分为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和毕业班复习课.毕业班的复习课,内容多,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压缩了平时的教学课时,复习课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教学计划.毕业班的复习通常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其中,二轮复习一般是专题复习,可是目前,有些复习课不甚得法.有些教师往往不进行“双基”梳理,而是以题代替复习,以测验代替复习.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进行“双基”梳理,但是缺乏实际内容与营养,学生似乎并不喜欢.专题复习课应该怎么上?专题复习课的例题该如何选取和设计?笔者通过“二次函数专题——点的坐标”一课探讨专题复习课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新一年的高考复习早已开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不可能像讲授新课那样开展教学,其基本模式大都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把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逐个罗列出来,然后讲解事先准备好的例题.所以例题以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讲解成为一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当然,题目本身没有好与坏,好题是相对的,符合某个人或某群人的学习需要,能够使其数学知识和能力高效率地得到巩固和提高的数学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好题.但是“好”题还要讲“好”.教师精辟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6.
在复习课中,发挥课本例题的中心作用,很有好处。利用课本上的例题“一题多变”,把某一内容的基本知识串起来,下面谈一谈我个人上复习课一点的体会。一以例题为中心串通“形异质同”的题例1 已知四边形ABCD是空间四边形(四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四边形),E、H分别是AB、AD的中点,F、G分别是BC、DC的三等分  相似文献   

7.
孙沛 《中学数学》2012,(22):55-56
专题复习课是目前中考复习课的主要课型,如何精心选择例题、习题和测试题非常重要,如何讲解和训练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一、滚动式专题复习的四个环节1.专题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一轮复习所确立的知识体系,采取"小专题推进,适当穿插综合训练"的方法,认真设计好每一个专题复习教学案.2.专题讲解  相似文献   

8.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以总结、讲解、练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高考对数学的考查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考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典型例题的设计.例题的精选及改编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并且应具有典型性;要从学情出发,具有针对性;要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启发性.因此,高三教学的过程应将不同类型的题目做到分类、整合,要将该类问题讲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笔者通过对高三第二轮复习课“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例题设计及例题改编,探究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 型,是深化和提高学生对“三基”的认识,构建学 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的有 效途径.倘若在复习课中合理引入变式教学,能 有效地克服“知识疏理+例题选讲+归纳小结” 套路的不足.下面是笔者在高二年级一节复习 课的教学过程及其评述.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已知正方形ABCD与ABEF所在平面相 交于AB,AB=a,M,N分别为对角线AC,FB 上的动点,且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分别由A、F出 发向C、B移动,试判断在整个移动过程中是否 总能保持MN平行于平面CBE,且有MN⊥ AB,证明你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0.
在文[1]中笔者曾谈了复习课中例题选择的三个原则,自该文后,笔者仍一直在思考、研究复习课中数学问题的选择问题.反思自己上的复习课,笔者认为一堂数列复习课中选择的数学问题虽没有创新之处,但在平平凡凡的习题教学中问题选择的设计思想值得回顾、总结.下面,笔者就将本课的数学问题的设计思想整理成文,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各种版本的教材关于单元复习部分只是一个结构图,几个知识点罗列,然后就是全章复习课.复习课怎么上?似乎没有固定的方式,很多老师习惯于知识梳理、例题讲评、巩固训练式的流程,由于要兼顾全课复习的容量与例、习题的覆盖面,所以常常在复习课、公开课的教学中出现题量偏大、各个小题之间关联度不强等现象.笔者最近有机会执教了一节章末复习课,只围绕一道中考题,开发了"一题一课",得到听课老师的热  相似文献   

12.
郑良 《数学通讯》2022,(3):48-52
以人教A版教材2-3(选修)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单元复习课为载体,呈现课堂教学典型例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点评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道复数题贯穿单元复习课卜华(江苏盐城二中224002)如何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由于单元复习的时间少,内容较多,在选择例题时有较大的难度.在复数的单元复习中,本人选择了一道例题,其多种解法几乎贯穿了这一单元的所有内容.下面是本...  相似文献   

14.
王小平 《中学数学》2012,(20):48-49
无论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例题教学都是重要一环.几乎所有概念、定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都要通过例题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例题教学中要将这些功能充分发挥,必须体现如下六个方面.一、例题要有具体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的例题功能不同,同一例题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目的不同,所以选择例题必须分清是为了引入新知识,推导新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的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弥补过去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漏 ,使学生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结构 ,并且通过复习获取新知 ,提高能力 .笔者认为要提高复习效率 ,精心选编复习课的例题至关重要 .复习课的例题选取应遵循以下七条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选例的典型性原则 ,即要求所选例题应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 ,它应能突出教材重点、反映新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又最基本的要求 .例 1 如图 1 ,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 ,求证 :α+β=45°.图 1这是一个典型的三角问题 .通过这一最基本题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在设计复习教案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要精选例题,注意整合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一堂成功的复习课离不开精彩的例题.在设计时尽量对例题在所学知识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横、纵向的发散,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复习的质效.笔者以“有关和函数问题的研究”的公开课为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不同阶段的中考复习,在教学任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与二轮专题复习的综合性相对应,一轮复习应凸显基础性,一般以知识点的梳理为教学任务.因此,在一轮复习课上,我们应以概念回顾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适量的解题训练帮助学生梳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近期,笔者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为题开设了一节“起点和终点都是概念”首轮复习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节课和笔者的些  相似文献   

18.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例题教学是其重头戏。数学主干知识的深化、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思维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通过复习课例题教学来实现。复习课例题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复习课例题教学功能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设计中出现了值得警惕的误区,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9.
在文[1]中笔者曾谈了复习课中例题选择的三个原则,自该文后,笔者仍一直在思考、研究复习课中数学问题的选择问题.反思自己上的复习课,笔者认为一堂数列复习课中选择的数学问题虽没有创新之处,但在平平凡凡的习题教学中问题选择的设计思想值得回顾、总结.下面,笔者就将本课的数学问题的设计思想整理成文,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1在客观题中实现数学重点、热点基础知识的大容量复习在通常的复习课模式中,一般常是先复习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习题的讲评与练习,以此来巩固基础知识.这种课给学生的感觉是“炒冷饭”,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根本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常要到习题的讲评与练习时他们才会慢慢的真正进入课堂学习,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笔者没有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是将基础知识的复习融入数学客观问题中.例如,本课一开始,笔者就让学生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1.(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7+a9=16,a4=1,a12=·(2)数列1,2,2,3,3,3,4,4,4,4,…中第100项是·(3)数列1,1+12,1+21+3,…,1+2+1…+n的前n项和为·(4)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数列bn=a1+a2+…+an...  相似文献   

20.
《数学通报》2019年第11期,张东老师撰文[1]“基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推进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提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应该要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解决问题向问题解决转变.”《数学通报》2020年第11期,蒋凯老师撰文[2]“借助问题留白演绎课堂精彩”,文章以课例介绍通过“化整为零”“添加条件”“自编自答”“自主选择”四个环节,开展“一题一课”复习课.但是,“一题一课”复习课教学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散乱多”,教学目标无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