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DNA构象研究中脱氧核糖拉曼信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牛胸腺DNA水溶液激光拉曼谱中,表征鸟嘌呤核苷糖环折叠分别为C3’内式与C2’内式的特征模671与682cm^-1同时存在,我们认为这表明在DNA水溶液中具有A-DNA与B-DNA两种构象。计算出671cm^-1相对含量为39.4%,与用我们提出的Brown改进法I807/I1100计算得出的35%A型DNA构象含量相接近。其它的脱氧核糖构象拉曼模与磷酸脱氧核糖骨架振动特征模也定性地表明了同样的  相似文献   

2.
血卟啉单甲醚对DNA损伤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刘颂豪  孟耀勇 《光学学报》2000,20(4):29-532
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对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光动力学损伤。结果表明:DNA分子由典型B型构型变成了一种修饰过的B型。连接碱基对的氢键被部分打断,碱基堆叠也有所与解。碱基本身也遭到了破坏,有脱氨基现象发生。腺嘌呤和胞嘧啶对血咔啉单甲醚的光动力学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得到了大肠杆菌亮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及镧离子对溶液中tRNA构象影响的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发现拉曼光谱能够提供溶液状态中tRNA^Leu的核糖磷酸骨架构象,碱基堆积的相对程度,碱基对的一些特殊信息,该方法可用于比较分子的不同构型变化。  相似文献   

4.
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和激光喇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硝基苯萃取法测定的BSA水溶液的激光喇曼谱和萃取前后测定的紫外吸收谱。从谱中对照验证了水溶液中BSA多肽链可能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酪氨酸残基在蛋白质分子中呈全“暴露“式,硫-硫键部位的几何构型为反式-扭式-扭式。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和紫外辐射对DNA影响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柯惟中  余多慰 《光学学报》1997,17(12):681-1686
检测了鲕鱼精DNA纤维和经过40℃,91℃,200℃加热处理的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熔融温度以下热处理对DNA构象的影响是轻微的,在熔融温度以上则随温度的升高,对DNA分子结构的影响有破坏也逐渐加剧,首先受影响的是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相似文献   

6.
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是一种由285个氨基酸组成的Ⅱ型跨膜蛋白质,我们测试了重组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BAFF)固体粉末和水溶液的拉曼光谱,通过分析酰胺Ⅰ和酰胺Ⅲ的拉曼特征谱带,判断出重组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BAFF)固体粉末状态下构象全为β-折叠结构和β-回转结构,而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主要仍为β-折叠结构和β-回转结构,另外可能有少量的α-螺旋结构。同时对其侧链构象及环境也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型非线晶体二水硝酸镧钾(K2La(NO3)5.2H2O)的晶格振动进行了群论分析,给出了该晶体在Г点晶格振动的对称性分类,它们是42A1+42A2+45B1+45B2。其中声学模为A1+B1+B2,拉曼活性模为41A1+42A2+44B1+44B2。红外活性模为41A1+44B1+44B2,测量了该晶体不同几何配置的拉曼光谱,利用群论分析结果对谱图进行了识别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400nm和445nm脉冲激光激发测量了不同功率条件下的水溶酮卟啉Cu(NEAE)(4-N-乙酸酯基-吡啶基铜卟啉)及其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结果表明,Cu(NEAE)与DNA形成了电子激发态复合物。首次观察到激发态铜卟啉除拉曼谱带Ⅵ(~1370cm^-1)和Ⅷ(~1570cm^-1)外Ⅶ带(~1470cm^-1)也出现代表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额外峰。激发态复合  相似文献   

9.
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血清白蛋白构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BSA及其水溶液的红外光谱。通过对其酰胺I带傅里叶自转积谱分析,为其及部分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构象进行了指认。结果表明,BSA水溶液状态与固态时的二级结构是不同的。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酰胺I带二级结构峰存在明显的位移现象,即1609.86cm^-1位移到1608.24cm^-1,1633.85位移到1638.36cm^-1,1653.69cm^-1位移到1656.10cm^-  相似文献   

10.
几种盐水溶液拉曼工作曲线的绘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几种常见盐水溶液进行测定 ,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强度比值法对Na2 CO3、NaHCO3、Na2 SO4 等具有强拉曼特征峰的盐水溶液适用 ,而频移参数法对NaCl溶液效果较好。同时观察到 ,当水溶液中盐度越大时 ,水拉曼峰的不对称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用拉曼光谱研究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拉曼光谱研究了蚕丝蛋白在不同状态时的构象,发现丝纤维的构象是以p一折迭为主,而蚕丝腺体中未拉伸过的丝蛋白是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主。同时也用拉曼光谱方法验证了蚕吐丝过程中丝蛋白产生变住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拉曼光谱研究溶胶一凝胶(Sol一Gel)法制备TiO_2粉末的析晶过程。结果发现在400~500℃时析出锐钛型晶体,在600℃前锐钛型开始向金红石型晶体转变,600~700℃析出的是锐钛型与金红石型的混合晶体,到800~900℃时完全转变成金红石晶体析出。析晶温度和转化温度比一般工业法制TiO_2粉末的相应温度要低得多。其原因初步用溶胶一凝胶法本身的反应机制和凝胶的多孔网络特性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3.
天然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碱基价键的振动变化余多慰,柯惟中(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RamanCharacteristicAnalysesofTheTwoCovalneceBondsbyTheBaseSldeofGlycosidlcBondinDN...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晶粒尺寸在5nm 1 μm范围的纯ZrO2 纳米颗粒进行了拉曼散射研究。除了ZrO2 本征拉曼振动峰外,还有几个新的拉曼振动模式被观察到。我们的结果显示当纳米颗粒尺寸减少时,纳米ZrO2 颗粒的体相特征拉曼峰变弱,而由缺陷,表面和颗粒尺寸引起的相关效应呈强势。晶粒尺寸在1 5纳米左右是引起体相拉曼光谱变化的临界尺寸。晶粒尺寸在1 5纳米以下,其体相拉曼峰发生宽化和峰位移动,以及分别出现在位于1 0 40cm- 1的表面振动峰和1 4个较弱的二阶振动模式。这些结果反映了纳米颗粒的微结构变化与颗粒尺寸和表面效应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半导体器件的晶格质量问题,检测评估工艺过程对基质晶格所造成的损伤程度。文中得出Raman线宽与格位扭曲角<θ>_(rms)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器件,Raman谱半高宽应控制在3一6cm ̄(-1)以内,对应的<θ>rms约为1~3  相似文献   

16.
胰蛋白酶溶液的激光拉曼谱柯惟中,余多慰(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RamanSpectraofTrypsininAqueousSolution¥KeWeizhongandYuDuowei(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jing...  相似文献   

17.
ZY前驱体拉曼光谱和红外谱研究谷晋骐(天津大学物理系天津300072)RamanandInfraredSpectraofZYPerecursors¥GuJinqi(DepartmentofPhysics,TianjinUniversityTianji...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粒径在58~10nm范围内不同粒度的纯ZrO_2粒子进行了拉曼散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粒子的点阵结构受表面效应的影响,粒径的减小,粒子表面层结构严重畸变,但仍是有序的结构。同时,表面效应将进一步引起ZrO_2粒子点阵结构变化,在室温下,使单斜相的粒子自发地转变为四方相结构。ZrO_2粒子由单斜相向四方相转变的临界直径为15nm。  相似文献   

19.
光谱技术应用于海底极端环境下多参数、多相态、无接触探测已成为深海化学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水下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和水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正成为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该工作旨在探索一项水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与激光拉曼光谱(LIBS-LRS)联合探测技术,以实现LIBS和拉曼两种检测技术在检测系统上的整合,在信息获取上的互补。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LIBS-LRS联合探测装置,该装置对于拉曼和LIBS采用同样的激发光源、光谱仪和探测器,前置光路分为两部分:拉曼光路和LIBS光路,分别收集Na_2SO_4溶液的拉曼信号和LIBS信号。前置光路收集的拉曼和LIBS信号由Y型光纤导入光谱仪,分别在面阵CCD不同区域进行探测。利用该装置对配置的Na_2SO_4溶液进行探测,同时获得了Na元素的LIBS信号和SO~(2-)_4拉曼信号。另外,随着激光能量的提高,在532nm脉冲激光能量超过3.6mJ时,在拉曼光路同时获得了Na元素的LIBS信号和SO~(2-)_4拉曼信号,这样采用同一光路即可实现两种光谱技术的联合,然而实验发现,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激光在溶液中击穿产生的轫致辐射造成了光谱探测基线整体的抬升,对拉曼光谱弱信号的探测是不利的。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在拉曼和LIBS在水下联合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The vibrational properties of both wild‐type and selenomethionine (SeMet)‐substituted protein SOUL crystal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here by Raman spectroscopy. Several Raman peaks observed in the spectra of methionine and SeMet were identified as specific markers. The unambiguous assignment of these peaks has been inferr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of the pure amino acids, recorded in solid state and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 Raman intensities computed using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Moreover,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ve amount of SeMet replacement in the crystals of protein SOUL labelled with SeMet has been estimated through the ratio between the Raman intensities of marker peaks. These results offer evidence of the potential of Raman microscopy as a reliable and non‐invasive tool for novel in‐depth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in biocrystallograph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