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秦国伟  范芝芸 《有机化学》1989,9(3):263-265
我们已报道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得一种对大鼠有明显抗早孕作用的新三萜酸——栀子花乙酸(1),本文继续报道从该提取物中分得的另一种新三萜酸——栀子花甲酸(Gardenolicacid A,以下简称甲酸,2)的结构。 2为白色针状结晶,m.p.212~214℃,Liebermann-Burchard试验阳性,[α]_D~(17) 38.3,C_(30)H(46)O_(4),属三萜类。  相似文献   

2.
栀子花是中国民间抗生育植物,本文报导了从该粗提取物中分得多种黄酮,环烯醚萜、三萜酸和甾醇类化合物,其中-Cycloartane型新三萜酸-栀子花乙酸(gardenolic acid B)经药理试验证明对大鼠有抗早孕作用.本文还报导了它的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3.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果实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目赤、便血和毒疮等症。民间亦用其花内服抗生育。在筛选抗生育植物药的过程中,发现栀子花的乙酸乙酯粗提物对大鼠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高怡生等报道从该粗提取物中分得有抗早孕作用的cycloartane型新二萜酸——栀子酸(gardenic acid)。最近,我们又继续从该粗提取物中分得多种黄酮、环烯醚萜、三萜酸和甾醇类化合物。其中一个cycloartane型新三萜酸——栀子花乙酸(gardenolic acid B)经药理试验证明对大鼠也有抗早孕作用,本文报道它的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4.
蔡雄  潘德济  徐光漪 《化学学报》1989,47(10):1025-1028
本文从玉柏石松中分得三种四环三萜化合物, 利用^1^3CNMR和^1H NMR测定为26-失碳-8-氧代-2-芒柄花萜醇1), 26, 27-双失碳-8,14-二氧代-α-芒柄花萜醇2), α-芒柄花萜醇3), 其中1是新水合物, 2是首次从自然界分得, 1,2的结构通过臭氧氧化分解产物得到证实, 本文报导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满山香中的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满山香[Schisandra propinqua(Wall.)Hook.f.et Thoms]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民间代五味子药用^[1],由于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已分离到不少保肝降酶,抗艾滋病毒,抗癌和PAF拮抗等活性成分,其研究受到重视^[2-4],主含满山香根和提取物的复方注射液曾在云南省几所医院临床用于治疗肺癌,但其研究仅分离鉴定了两个三萜 酸([2],为进一步寻找有效成分,我们对满山香茎藤进行了研究,从中分得8种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经波谱和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acetylgomisin R(1) angeloylgomisin R(2),gomisinA(3),gomisin B(4),gomisinN(5),gomisinO(6),6-O-benzoylgomosin O(7)和Schisantherin A(8),1为新化合物,2系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得,其它均为首次从满山香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毛冬青化学成分的研究II: 毛冬青皂苷甲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毛冬青的根皮中分得一种新的三萜皂苷,命名为毛冬青皂苷甲,经^1H NMR、^1^3C NMR、MS、IR、UV和化学转化产物的研究,推定它为3β,19α-二羟基-乌索-12-烯-24,28-二羧酸-28-β-D-葡萄吡喃糖基酯.  相似文献   

7.
苦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VII.一苦玄参苷IA和IB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玄参(Picriafel-tarraeLour)提取物的B部分中分得两个新四环三萜苷-苦玄参苷(Picfeltarraenin)IA(1)和IB(2).1和2经酸水解均得警玄参苷元I(3),经稀酸水解分别次生苷4和5。根据1,2,4,5及它们衍生物的1HNMR,12CNMR和NICIMS数据,证明1为3的3-O-β-D[α-L-吡喃鼠李糖基(1→2)]-吡喃木糖苷,2为3的3-O-β-D-[α-L-吡喃鼠李糖基(1→2)]-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8.
苦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Ⅴ.苦玄参苷元Ⅴ和Ⅵ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文报道苦玄参提取物中的抗肿瘤活性部分,经酸水解后又分得两个新四环三萜苷元,苦玄参苷元(picfeltarraegenin)Ⅴ和Ⅵ.根据其UV,1H NMR,13C NMR,MS数据以及化学反应,证明苦玄参苷元Ⅴ和Ⅵ分别具有5和8的结构,5的结构经苦玄参苷元Ⅰ(1)的双乙酸酯(7)氧化成6而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9.
苦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Ⅶ.-苦玄参苷IA和IB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玄参(Pic(?)afel-tarraeLour)提取物的 B 部分中分得两个新四环三萜苷——苦玄参苷(picfeltarraenin)ⅠA(1)和ⅠB(2).1和2经酸水解均得苦玄参苷元Ⅰ(3),经稀酸水解分别得次生苷4和5.根据1,2,4,5及它们衍生物的~1HNMR,~(13)CNMR 和 NICIMS 数据,证明1为3的3-O-β-D-[α-L-吡喃鼠李糖基(1→2)]-吡喃木糖苷,2为3的3-O-β-D-[α-L-吡喃鼠李糖基(1→2)]-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从苦玄参(Picria fel-tarrae Lour)提取物中分得的一系列新的四环三萜化合物,苦玄参甙元Ⅰ—Ⅵ(1—6)和苦玄参酮(7)。根据它们的谱学数据(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和~(13)C核磁共振谱和质谱)、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彼此间的化学联系,证明了苦玄参甙元Ⅰ—Ⅵ和苦玄参酮分别具有1-6和7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以乙醇提取,除分得芫花酯甲、酯乙外,尚分得新的二萜原酸酯芫花酯丙。根据光谱和化学反应确定其结构为1。从该植物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已知二萜原酸酯-12-苯甲酰氧基瑞香毒素(2)。1和2均对皮肤有刺激作用,1对孕猴具有引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玉柏石松中分得三个新的△^1^4-serratene型的五环三萜酯(1-3), 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运用二维核磁共振新技术异核远程相关谱(HMBC), 证明1为16-oxo-lyclanitin-30-yl-p-coumarate, 2为16-oxo-diepilycocryptol-30-yl-p-coumarate, 3为diepilycocryptol-30-yl-p-coumarate, 并指定了1中所有碳和氢、2和3中所有碳和部分氢的NMR信号的归属。  相似文献   

13.
中药竹节香附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药竹节香附中分得三萜皂苷R1以及葡萄糖和蔗糖。R1经鉴定为3-O-[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这是首次从植物中分得的新皂苷,命名为竹节香附素B。  相似文献   

14.
四川九节龙中新四糖三萜皂苷结构和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四川九节龙(ArdiseapusillaA.DC)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三萜皂苷。经过测定,它为: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仙客来亭A,为一新四糖皂苷(1)。糖体间和糖体与苷元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采用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NOE差谱核磁共振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用于测定寡糖链结构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等特点,对化合物不需要进行化学降解或衍生化,糖基的重叠^1HNMR信号可以分辨和正确指定。  相似文献   

15.
尹建元  杨晓虹  孟勤  王恩思 《分析化学》2004,32(10):1381-1384
从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树皮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七糖三萜皂苷(1),其分子结构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IR,ESI-MS,^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H TOCSY,HMQC,HMBC)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木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配基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命名为刺皂苷Ⅰ(septemlosideⅠ)。  相似文献   

16.
从翠雀花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两个新的C~2二萜生物碱:翠雀花定(1)和乙酰翠雀花定(2)经谱图分析(IR, ^1H和^13C NMR, )推定了它们的结构。迄今报告的C~20二萜生物碱中, 1和2在结构上是具有含氧了取代基最多的两例药理试验表明,2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缪振春  蔡定国 《有机化学》1992,12(5):503-509
本文从峨眉千里光中分得二个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经测定,一个为阔叶千里光碱,另一个为新阔叶千里光碱.采用选择性远程^13CDEPT技术对这二个化合物的结构及其^1H和^13CNMR谱峰归属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除了分得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外,还分得多种倍半萜化合物如青蒿甲素、青蒿丙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青蒿内酯V、青蒿内酯VI.我们从青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溶解部位,经硅胶柱层析,首次从天然界中分得一个微量倍半萜内酯——青蒿内酯(artemisilactone).该化合物曾在青蒿酸结构测定时,由青蒿酸经过氧化氢氧化制得,但结构及立体结构未阐明,本文报道其立体结构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科药用植物中的三萜酸和内酯及其波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五味子科药用植物中的三萜酸和内酯及其波谱特征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31篇,涉及15种植物的37个新三萜酸及内酯成分。  相似文献   

20.
托里贝母中新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里贝母产于中国西北的新疆,我们从其鳞茎中分得五个生物碱成分, 其中一个新生物碱名为托贝辛, 另外四个已知成分为西贝素, 茄次碱, Delavinone和Tortifoline.它们的结构由IR, MS, ^1H NMR 和 ^1^3C NMR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