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硬酸碱原理与不对称烯烃的加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硬酸碱原理是Pcarson在1963—68年间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的概念。他从众多的化学反应中总结出“硬亲硬、软亲软”的规则。对此原理国内外都有从各种角度的研究,特别是Klopman以前沿分  相似文献   

2.
黄一珂  邱晓航 《大学化学》2016,31(11):45-50
从软硬酸碱理论的起源出发,简要介绍软硬酸碱理论的建立背景、发展过程,并对其可能的应用范围做了讨论.最后结合人们对于软硬酸碱理论的认识和应用现状,做出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大学化学》2021,36(8)
介绍了利用Gaussian软件定量研究软硬酸碱中化合物硬度的实验设计,涉及化合物的构型优化和高精度单点能计算。旨在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绝对硬度的基本步骤,加深对软硬酸碱理论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SHAB规则,分类,酸碱软硬度的定量标度和理论解释。根据SHAB规则把体内微量元素分为Lewis硬酸,软酸与交界酸和硬碱,软碱与交界碱,体内不同体液和器官含有丰富的软硬配体,与各类软硬酸(金属离子)结合成不同稳定性的配合物,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硬酸碱原则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其定量化标度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例如Yingst等的酸度量|α/β|,Klopman的E_n~≠和E_m~≠值,parr和pearson的绝对硬度以及Yatsimirski的ΔA_(FH)等。但是,他们的工作在理论性和应用上都无法统一起来。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酸碱软硬度的键参数标度。Mulliken在研究一类弱lewis加合物的光谱时,首先用量子力学原理阐述了lewis  相似文献   

6.
软硬酸碱原理与两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改枝  红霞 《大学化学》2000,15(1):45-47
在有机反应中,两可反应物或两可试剂的反应符合软硬酸碱原理。它们具有两个不同的反应中心,只要确定了各自的软硬部位,反应按照软亲软,硬亲硬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7.
刘绍乾 《化学通报》2018,81(2):185-191
在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既是该元素化学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决定了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方法。运用离子的电子结构知识及化学基本原理分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将元素知识形成知识链以减少记忆量。本文利用软硬酸碱理论和地球环境的基本状况来分析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得到了与实际较为符合的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聚类分析法研究广义酸碱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arson软硬酸碱(HSAB)原理是从广义酸碱概念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的一个重要尝试,这种经验的分类对整理庞杂的化学数据、预测某些化学反应有着积极的意义,Finston等进行了系统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要上升到理论阶段需从微观方面例如用量子化学计算进行探讨,但化学现象极其复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一定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为科学等似乎无法定量研究的领域中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软硬酸碱理论作为基础化学的重要理论,其在教学与教材中却存在定义不清、难以应用、适用范围不明、模棱两可等众多问题。借用前线轨道理论的观念,针对核心原子的外层轨道进行系统性讨论,并分类举例说明其适用范围与应用方式,以期对基础教学和相关科研有助。  相似文献   

10.
酸碱的软硬度的势标度及其相亲强度和络合物的稳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酸碱包括的物质种类极为广泛,绝大多数化合物皆可看作是酸碱的加合物。所有的化学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而外,皆属酸碱反应。因此,酸碱的软硬概念和“硬亲硬、软亲软”原理有广泛的联系。软硬酸碱原理的提出完全是经验的总结。后来有人应用前沿分子轨道微扰理论予以说明,从而使之具有理论的意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定量标度可以把酸碱的软硬性和它们的反应性或其它性质联系起来。实际上,已有多人根据酸碱的若干基本性质,如电负性、电离  相似文献   

11.
β-丙内酯的反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研究了β丙内酯与不同亲核试剂的反应性.研究表明,Fukui函数不是决定反应选择性的唯一因素,而局域意义的软硬酸碱原理可用来理解此类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自由基-氟代烯烃加成反应活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I半经验量化方法对一系列自由基-氟取代烯烃加成反应进行了计算,并用软硬酸碱规则的理论基础-广义微扰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处理.发现该类烯烃与自由基加成的反应活性(以活化能来表示)可由该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同时发现影响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路易斯酸碱对之间的共价作用,而静电作用的影响则非常小。另外还发现,对于本文讨论的烯烃分子,两不饱和碳原子间存在有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软硬酸碱原理可应用于解释α-卤代酮的一些还原脱卤反应。例如,碘负离子(软路易斯碱)和某些硬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三氟化硼、三价铈和质子酸等的复合作用对α-卤代酮的脱卤。在三碘化铈或者三氟化铈/碘化钠等作用下,使α-卤代酮脱  相似文献   

14.
伍伟夫 《化学教育》2008,29(8):23-25
在化学教学中半定量地使用酸碱支配区图,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用酸碱支配区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在水溶液中弱酸和弱碱离子间的质子传递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用酸碱支配区图能确定一些弱酸弱碱盐水解的程度和形式,能判定一些多元酸碱相互反应的产物及反应方程式,能描述出一些有自身质子传递反应的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酸碱软硬度的键参数标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有效核电荷Z*、半径r和电负性X为参数,提出一种新的酸碱软硬度的键参数标度法,以f=Z*/r2-20X+24作为软硬酸的标度参数,不仅可以标度各种简单离子,对原子也同样适用;以=Z*/r2+5X-15作为软硬碱的标度参数,并推知对于碱的软硬度大致可用电负性来衡量。该标度法可定量比较酸碱的软硬度,结果与Pearson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酸碱软硬度的水合热标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水合热法对酸碱的软硬度进行了新的标度,提出了f_h=△H/X+14.29X-11.43作为软硬酸的标度参数;φh=△H/Z+26.25X-74.55作为软硬碱的标度参数。对酸碱得到了与Pearson分类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高温超导膜的制备过程中,膜与衬底的化学反应能导致超导体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输运性质发生改变,因而是影响膜质量的重要因素。这种化学反应与衬底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但是,至今尚缺乏一种比较令人满意的、普遍适用的超导体与衬底相互作用理论和用于估计这种反应性的参数。本文首次提出YBa_2Cu_3O_7(YBCO)高温超导体与氧化物衬底的化学反应本质上是固态酸碱反应,其反应性可用衬底氧化物的酸碱参数来估计,主要反应产物为含鋇的衬底氧化物盐类。本文提出的这一规律也与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8.
Li-O2电池放电产物Li2O2由于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会堵塞气体通道,这是Li-O2电池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12-冠-4做为添加剂捕获Li+,来研究其对氧电极放电产物溶解性的影响,并采用了多种电化学表征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等。结果显示,仅仅添加5%的12-冠-4就能明显提高氧还原产物$\text{O}_{2}^{-}$的稳定性,并减少固体Li2O2的生成。结合软硬酸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键性的角度出发, 应用硬软酸碱原理, 研究了具有β-W结构二元化合物的超导性能, 用硬软酸碱理论的HS标度, 获得一个化合物预期的超导转变温度值的规则。ΔHS规则可以用作寻找新超导材料的指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键性的角度出发, 应用硬软酸碱原理, 研究了具有β-W结构二元化合物的超导性能, 用硬软酸碱理论的HS标度, 获得一个化合物预期的超导转变温度值的规则。ΔHS规则可以用作寻找新超导材料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