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3种海产蟹类血淋巴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PI ZYM试剂盒和酶活力测试盒检测了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好3种海产蟹血淋巴中的19种酶及血清中6种免疫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有5种酶在3种蟹血淋巴中含量较高,有3种酶在3种蟹血淋巴中含量较少或没有.血清中酚氧化酶(PO)和溶花菌酶(LZM)活力日本(虫寻)最高,拟穴青蟹最低,拟穴青蟹与其他 2种蟹差异显著(P<0.01),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虫寻)之间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拟穴青蟹最高,三疣梭子蟹最低,拟穴青蟹与三疣梭子蟹差异显著(P<0.05),日本(虫寻)与其他2种蟹无明显差异;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在3种海蟹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血细胞分析和酶学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患“黄水病”拟穴青蟹和正常拟穴青蟹的细胞免疫及血清免疫酶指标.结果表明:患病拟穴青蟹与正常拟穴青蟹不同性别之间血细胞密度、3种血细胞比例和LZM、ACP、AKP、SOD、PO酶活性差异皆不显著(P〉0.05),而同性别之间变化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患病拟穴青蟹与正常拟穴青蟹的血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血清LZM活力没有明显差别(P〉0.05),而雌性患病拟穴青蟹PP和LZM均显著低于正常拟穴青蟹(P〈0.05);同性别的患病青蟹PI极显著低于正常青蟹(P〈0.01);患病拟穴青蟹与正常拟穴青蟹不同性别之间P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同性别之间POD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拟穴青蟹(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评估了6种养殖容器颜色(红、黄、绿、蓝、黑和白)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应激及甲壳颜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黄色和蓝色容器中幼蟹存活率和生长率较高, 红色存活率最低. 在应激方面, 红色和黄色组的皮质醇水平较高(P<0.05); 黄色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红色组的丙二醛(MDA)水平较高(P<0.05); 蓝色组的己糖激酶(HK)水平较低(P<0.05). 养殖容器颜色还显著影响了幼蟹的甲壳颜色, 幼蟹壳色会趋近养殖容器颜色. 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养殖容器颜色对壳色的L*、a*、b*值的贡献分别为80.17%、41.28%、19.13%.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蓝色容器能够提高拟穴青蟹幼蟹的存活率和生长率, 且其应激较低, 因此蓝色容器更适合于拟穴青蟹幼蟹的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4.
pH突变对拟穴青蟹免疫因子的胁迫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穴青蟹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pH 6.5、pH 7.0、pH 7.5、pH 8.0、pH 8.5各梯度胁迫0h、24h、48h、72h、96h时青蟹的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及溶血素等相关免疫因子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长时间胁迫使各免疫指标值下降,显示可抑制免疫因子的活性,其中THC、LZM和溶血素活力下降明显.小幅度(pH 7.05、pH 8.02)突变下短时间内各项指标值有所上升,而后下降;大幅度(pH 6.45、pH 8.44)突变各项指标值显著降低.pH胁迫24h后对照组的THC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H 7.05、pH 6.45、pH 8.02组的溶血素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H 8.44、pH 6.45组的血细胞吞噬作用和ACP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THC、溶血素、血细胞吞噬能力、PO和POD可作为pH胁迫对拟穴青蟹抗病力影响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无针乌贼生长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试验配制了蛋白质水平为35%、40%、45%、50%、55%共5组试验饲料, 对初始体重为(37.86±5.63)g的(P>0.05). 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50%时, 肌肉中粗蛋白(82.09%)、氨基酸总量(80.45%)达最大值, 而肌肉粗脂肪在饲料蛋白质55%组达到最大(6.33%), 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 对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表明: 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量(28.29%)和鲜味氨基酸量(33.03%)在45%和5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 总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在45%组和5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根据SGR折线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分析得出, 日本无针乌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4.73%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喷墨对其行为、生长、存活及酶活的影响,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 进行了喷墨虎斑乌贼(喷墨组)和未喷墨虎斑乌贼(对照组)的养殖比较试验, 试验时间30d. 研究结果表明, 虎斑乌贼喷墨后会导致其体色泛白、活力下降,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养殖30d后,对照组虎斑乌贼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喷墨组(P<0.05); 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在试验时间≤10d时对照组显著高于喷墨组(P<0.05), 随着养殖时间延长, 2组无显著差异(P> 0.05); 喷墨组的抗氧化能力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过氧化氢酶(CAT)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喷墨组的代谢酶包括谷丙转氨酶(GP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表明, 虎斑乌贼喷墨不仅会导致其生长缓慢、存活率下降, 并且会影响其体内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黄鱼在低盐胁迫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正常盐度25和降低盐度后3个节点(盐度8、盐度3和盐度1.5)鳃、肾、肝、心、脾、肌肉、脑和肠8组织中gh、igf-1、hsp90和pparβ基因mRNA的表达量变化. 研究表明: 低盐胁迫可显著影响大黄鱼中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 gh基因在盐度1.5节点除心脏外各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盐度(P<0.05), 其中脾的升幅最大; 盐度8和盐度3节点, 均是肝中gh表达量升高幅度最大, 分别为正常盐度的5.21和3.11倍. igf-1基因在盐度1.5节点除肌肉和脑外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 鳃中表达量最高, 为正常盐度的5.28倍, 其次为肾(3.05倍)和肝(2.20倍). hsp90基因在盐度8节点时心和肝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盐度1.5节点心中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 在盐度8节点pparβ基因在心、肌肉、肝和脾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盐度点(P<0.05); 盐度1.5节点鳃、脑、肾和肠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 分别为正常盐度时的9.04、7.36、3.39和3.19倍. 上述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大黄鱼应对低渗环境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0、1和2倍体长每秒(BL·s-1)的3个流速对拟穴青蟹幼蟹的生长、应激压力和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30 d的流水养殖导致了蜕壳相关基因EcR和MIH表达的显著提高,但未对青蟹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应激压力方面,流水养殖导致了青蟹血清中的皮质醇和肝胰腺中丙二醛水平的显著降低,同时1 BL·s-1流速显著提高了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水平,但2 BL·s-1流速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弱于1 BL·s-1流速.此外,在糖代谢方面流水养殖导致了青蟹肝胰腺中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显著降低,未引起肌肉中乳酸水平的显著变化,但2 BL·s-1流速导致了肌糖原水平的显著升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流水养殖虽然对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可降低青蟹的生理压力,增强青蟹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肌肉中的能量储存研究结果可为完善青蟹的循环水养殖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对照组饲料和分别添加0.1%的5’-尿苷一磷酸二钠(UMP)、5’-腺苷一磷酸二钠(AMP)、5’-胞苷一磷酸二钠(CMP)、5’-鸟苷一磷酸二钠(GMP)、5’-肌苷一磷酸二钠(IMP)和以上5种核苷酸(1:1:1:1:1)混合物(Mix)的实验饲料(粗蛋白:45.0%;粗脂肪:10.0%)喂养大黄鱼(平均初始质量为(5.57±0.01)g)64d,研究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体成分及血液常规指标基本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肌苷酸组和核苷酸混合物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鸟苷酸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酶活性数据表明,腺苷酸和鸟苷酸组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组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和血液常规基本无显著性影响,而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的添加能够提高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促进饲料中糖源的吸收;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对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究定向培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 选取体长0.545cm的凡纳滨对虾84万尾, 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 每个室内水泥池(30m2)14万尾), 对照组水体不添加藻, 试验组水体中添加海链藻(藻浓度维持2×104~5×104 cell?mL-1), 试验周期25d. 结果表明: 定向培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水质影响显著(P<0.05), 其中, 对虾体长、体质量成活率和饵料系数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养殖水体的pH日差值和、NO3--N、NH4+-N、PO43--P和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 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 养殖池中添加定向培海链藻有利于维持养殖池水体的水质稳定, 减少水体的氮磷含量和抑制弧菌的生长, 同时也有利于凡纳滨对虾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褐菖仔鱼在饥饿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 对其仔鱼初次摄食率和饥饿不可逆点以及延迟投喂下仔鱼的存活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6~18℃下, 仔鱼产出当日开口摄食, 4日龄仔鱼初次摄食率最高, 达(93.33±9.43)%, 饥饿不可逆点为7.2日龄; 投喂组仔鱼卵黄囊消耗较饥饿组快, 前者卵黄囊于5日龄基本耗尽, 后者维持到8日龄; 延迟投喂1~5d各组, 其10日龄仔鱼存活率在70%以上, 显著高于延迟投喂6~9d各组(P<0.05); 初产仔鱼平均全长为(4.15±0.10) mm, 饥饿3d内, 全长平均日增长量为8.3×10-2 mm?d-1, 第4天后出现负增长; 延迟投喂0~3d各组的20日龄仔鱼全长及特殊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延迟4d后各投喂组, 各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 因此认为, 褐菖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4日龄, 对其以后的生长、存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褐菖鲉仔鱼在饥饿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对其仔鱼初次摄食率和饥饿不可逆点以及延迟投喂下仔鱼的存活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18℃下,仔鱼产出当日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初次摄食率最高,达(93.33±9.43)%,饥饿不可逆点为7.2日龄;投喂组仔鱼卵黄囊消耗较饥饿组快,前者卵黄囊于5日龄基本耗尽,后者维持到8日龄;延迟投喂1~5d各组,其10日龄仔鱼存活率在70%以上,显著高于延迟投喂6~9d各组(P0.05);初产仔鱼平均全长为(4.15±0.10)mm,饥饿3d内,全长平均日增长量为8.3×10-2 mm·d-1,第4天后出现负增长;延迟投喂0~3 d各组的20日龄仔鱼全长及特殊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延迟4 d后各投喂组,各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因此认为,褐菖鲉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4日龄,对其以后的生长、存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13.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是解决湿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了解莲江国家湿地公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可以为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2018年9月,我们对莲江国家湿地公园内河道近岸3个采样点(生态保育岛、滨河湿地、白马河河口)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定量采样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6种,包括轮虫3种,枝角类1种和桡足类2种,其中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是优势度最高的物种。单因子方差分析发现滨河湿地浮游动物的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点(P0.05);而白马河河口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另外两个样点(P0.05)。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结果表明,生态保育岛和滨河湿地的浮游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且与白马河河口的浮游动物群落具有显著差异(P=0.011)。冗余分析显示不同采样点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蒙特卡罗检验表明溶解氧含量对莲江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P0.05)。我们建议在今后在对湿地公园进行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水坝修建和人为改变自然河道的活动,以维持和保护莲江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对虾集约化养殖尾水的富营养化程度以及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采用龙须菜和缢蛏单养和混养方式来研究对海水养殖尾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及处理过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应用大型藻类龙须菜以及龙须菜和滤食性贝类缢蛏混养处理海水对虾养殖尾水均能取得明显效果, 其中龙须菜和缢蛏混养24h对水体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磷酸盐、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6.92%、77.97%、77.88%、80.00%、71.67%和71.95%. 缢蛏对水体浮游植物和总磷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但在实验时间内未能观察到对其他营养盐含量的明显去除效果; 且实验期间浮游植物种类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但进行过程中混养组浮游植物丰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口服螺旋藻补剂对足球运动员体成分、下肢爆发力以及身体有氧功能的影响,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将20名男性足球运动员随机选出10名分配至螺旋藻组(SP组),另10名分配至安慰剂组(PB组).在训练前和为期8周训练后分别采集受试者体成分、下肢爆发力及身体有氧能力等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组内数据的前后差异.结果表明:8周实验结束后,PB组受试者右下肢肌肉量、纵跳高度、红细胞平均体积显著上升(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 SP组受试者的肌肉量、左上肢肌肉量及右下肢肌肉量、纵跳高度、纵跳最大加速度、纵跳平均输出功率、纵跳总最大功率均显著上升(P<0.05),其他指标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8周螺旋藻补剂的摄入抑制了足球运动员训练氧化应激引起的负面效应,对训练适应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测定对虾的共晶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虾的冷冻干燥工艺,并对冻干产品复水后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对虾的共晶点为-14.2℃,所建立的对虾冷冻干燥工艺为:对虾在-22℃或以上的冰箱中预冻5h;干燥仓搁板温度为在0~1 h时,从50℃上升到60℃;1~4h时,保持在60℃;4~5 h时,由60℃上升到70℃;5~10 h时,保持在70℃;10~15 h时,由70℃降温至50℃;整个冻干过程的真空度维持在0.5 Torr(66.66 Pa)左右;干燥15 h后,对虾的水分由最初的70.2%降低为4.2%,达到目标水分含量.冻干对虾复水后,其硬度、咀嚼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显著,而弹性和黏聚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日本(Charybdis japonica)进行免疫多糖、免疫多糖+溶藻弧菌、溶藻弧菌、生理盐水4种方法的处理,测定日本肝胰腺及肌肉中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探讨免疫多糖对日本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肝胰腺中LZM 和 SOD 的酶活均高于肌肉中的酶活,且免疫多糖对肝胰腺的免疫增强效应显著高于肌肉;免疫多糖组肝胰腺和肌肉中LZM酶活,在注射后24 h时显著升高至峰值(P<0.05),分别为(11.2±2.78) U·mg-1和(3.75±1.05) U·mg-1; SOD酶活也在24 h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组的2.2倍和1.4倍;免疫多糖+溶藻弧菌组在72 h时,肝胰腺和肌肉中的LZM酶活分别高出溶藻弧菌组62.8%和75.2%,2个组织中SOD酶活同样显著高于溶藻弧菌组(P<0.05),是溶藻弧菌组的3.5倍和4.2倍.由此可见,免疫多糖对日本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可以提高日本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鱼粉营养价值、新鲜度的影响. 以新鲜杂鱼为原料, 分别采用60、80、100、120、150℃热风干燥以及冷冻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结果显示: (1)不同干燥方式对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采用热风干燥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 采用冷冻干燥时, 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80℃干燥组接近. (2)100℃干燥时鱼粉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且赖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80℃干燥时组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采用冻干处理时赖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3)150℃干燥时SFA和MUFA含量最高, 80℃干燥时PUFA含量最高, 且EPA和DHA含量也最高. (4)VBN和酸价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 当采用冷冻干燥时, 鱼粉的酸价显著高于采用干燥组(P<0.05), 冷冻干燥和60℃干燥鱼粉的VBN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结果表明: 与热风干燥相比, 冷冻干燥对鱼粉营养成分破坏小, 但不能改善鱼粉新鲜度. 热风处理时提高温度可以改善鱼粉新鲜度, 但干燥温度超过100℃对鱼粉的营养价值有破坏.  相似文献   

19.
调节碳氮比改善水质和促进对虾生长已有一些报道, 但不同实验室得出的结论经常相互矛盾. 本研究通过建立规范一致的对虾养殖实验体系, 设置对照组(CN6组, 碳氮比为6)和处理组(CN10组和CN20组, 碳氮比分别为10和20), 每组设置8个重复, 研究输入碳氮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输入碳氮比可促进对虾生长和存活. 与对照组相比, CN10组的末均重、虾长、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8.04%、7.45%、13.11%、46.73%和73.03%, 而饲料转化率降低了43.41%. 此外, CN10组的水体理化指标如pH、溶解氧、氨氮、亚硝氮、磷酸盐、总磷的浓度也极显著低于CN6组. 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对虾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是亚硝氮、磷酸盐、总磷和pH. 然而, 实验第25d, CN20组对虾大量死亡, 产量和存活率都很低, CN20和CN10组的对虾体重和体长均高于CN6组, 说明过高的输入碳氮比可以促进对虾生长但不利于对虾存活. 本研究说明重复数对于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体重100 g左右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A0组)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0 g/kg(A1组)、2.0 g/kg(A2组)、3.0 g/kg(A3组)、4.0 g/kg(A4组)的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分别于0、14、28、56 d取样,测定甘露寡糖对草鱼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3.0 g/kg的甘露寡糖在实验的第28~56 d,草鱼血清中血糖的含量、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第14d起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 d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4~28 d,添加2.0~4.0 g/kg甘露寡糖,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为2.0 g/kg时,草鱼的增重率最大.各试验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有所下降,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