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碱基错配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一种,是导致突变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单碱基错配的检测对于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多种疾病形成的原因,实现基因水平的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发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单碱基错配检测方法势在必行.常用的单碱基错配检测方法包括凝胶电泳、荧光检测、SPR和质谱检测等.本文采用2-氨基-7-甲基-1,8-萘啶(AMND)作为荧光探针,AMND能嵌入双链DNA(ds-DNA)中的错配位点,并通过氢键识别错配碱基,这一结合过程伴随探针小分子的荧光淬灭,通过检测荧光淬灭现象实现单碱基错配及错配碱基类型的识别,建立了SNPs荧光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克  张宝砚  刘晓霞 《有机化学》2005,25(4):424-426
在钌1,2-萘醌-1-肟(1-nqo)配合物cis,cis-[Ru(1-nqo)2(CO)(NCMe)] (1)或trans,trans-[Ru(1-nqo)2(PBu3)2] (2)的作用下, 氰基乙酸乙酯与取代苯甲醛发生aldol C—C成键反应. 根据GC-MS检测及HPLC分离结果, 对二苯甲醛的二个醛基可分别或同时与氰基乙酸乙酯发生aldol反应. 1H NMR表征结果证明, 二种产物的双键构型均为反式. 其它取代苯甲醛的反应均给出单一反式aldol产物, 这表明该催化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配合物1的催化活性稍差, 产率不超过60%, 而配合物2的催化活性要高于1, 最高产率达99%.  相似文献   

3.
采用铂微电极观察到了室温下(25±1)℃甲苯单一溶剂中C60和C70的六步单电子电化学还原过程.在甲苯中采用一般的有机相支持电解质溶解度差,电势窗口也不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Tetrahexylammon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THA-Tf2N]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因而可以作为这种非极性溶剂的理想支持电解质,并且该体系可以提供宽达-3.7 V(相对于二茂铁电对,Fe /Fe)的电化学还原窗口,这是在室温下实现C6-60和C6-70的电化学检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从研制出克量的C6 0 [1],其在超导光、电、磁、生物等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 .由于C6 0 只溶于几种非极性溶剂中 ,其使用受到限制 ,从而制备C6 0 的高分子衍生物一直被认为是C6 0 材料化的重要途径[2 6 ].文献 [39]报道 ,富勒烯与含双键的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可很方便地进行自由基共聚 ,得到富勒烯与烯类单体的共聚物 ,产物可溶于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 .但迄今为止 ,可溶于水或其它强极性溶剂中的C6 0 聚合物研究的很少[10 ,11],而C6 0 的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几乎未见报道 ,为此 ,我们采用自由基共聚制备了C6 0 苯乙烯 顺丁烯…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钌-膦-二胺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分和结构。文中进一步考察了这些配合物用于苄叉丙酮以及苯乙酮和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的选择催化加氢,发现随着膦和二胺配体中配位原子碱性的增强,羰基加氢的活性和选择性大幅提高;反之,配位原子碱性减弱不仅降低反应活性,羰基加氢的选择性也大幅降低。基于这些配合物的电子效应对催化氢化性质的影响,我们提出了在钌-膦-二胺体系中的氢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佳铭 《分析化学》2000,28(9):1147-1149
基于维生素C对罗丹明B和K2S2O8间经Ag+催化的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维生素C的新的褪色光度法。维生素C浓度在0~1.20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检出限 2.0 ×10-10g/mL。该法用于蔬菜样中维生素C的测定结果满意,其测定结果与碘量法的测定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光解装置检测了C60-地塞米松(C60-DE)的苯溶液在355 nm激光照射下产生的激发三重态, 3C60-DE*出现四个吸收峰, 分别位于700、440、350 和310 nm. 在330 nm处观察到了它的漂白吸收最大值, 这与其基态吸收最大值相对应. 3C60-DE*能够将能量转移给O2分子而淬灭. 与3C60*相比, 3C60-DE*的三重态鄄三重态(T-T)淬灭速率常数减小(3C60*为(5.03±1.31)×109 L·mol-1·s-1, 3C60-DE*为(3.53±0.87)×109 L·mol-1·s-1), 而寿命增加了(3C60*为(12.0±2.6) μs, 3C60-DE*为(18.0±3.3) μs), 这可能是C60分子上连接了地塞米松分子后减小了C60球之间碰撞的几率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铂微电极观察到了室温下(25±1)℃甲苯单一溶剂中C60和C70的六步单电子电化学还原过程.在甲苯中采用一般的有机相支持电解质溶解度差,电势窗口也不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Tetrahexylam-mon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THA-Tf2N]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因而可以作为这种非极性溶剂的理想支持电解质,并且该体系可以提供宽达3/3.7V(相对于二茂铁电对,Fe /Fe)的电化学还原窗口,这是在室温下实现C660-和C760-的电化学检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The solvation of the system of C60-toluene is studied by determining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C60 exhibits red-shift in toluene medium. Viscosity measurement gives the thickness of the solvation layer as 0.85 nm. At temperature 30℃, the value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3.12× 10-10m2•s-1 which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at of small molecules. The results above indicate that C60 is solvated in toluene medium.  相似文献   

10.
<正>天然产物全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其持续不断发展为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其中,约一半新发现的小分子药物都来源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1].由于天然产物结构复杂,含量稀少且难以通过分离手段来获得稳定来源,极大地限制了天然产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合成方法与策略的创新,对推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分子内的Pauson-Khand反应在合成具有环戊烯酮骨架的天然产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  相似文献   

11.
α-β不饱和醛中C=C和C=O键选择加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武  徐江  辛勤 《分子催化》1998,12(2):152-160
α-β不饱和醛中C=C和C=O键选择加氢的研究进展杨树武徐江辛勤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α-β不饱和醛选择加氢贵金属催化剂分类号O643.32随着催化学科的发展,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DL-苯丙氨酸-1-14C化学合成及酶促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 DL-苯丙氨酸-1-(14)~C 的合成,并利用嗜热菌蛋白酶酶促拆分光学异构体。化学产率和放化产率一致,可达67%,标记化合物的放化纯度高于95%。  相似文献   

13.
萘胺类化合物是功能材料和药物中的一种重要芳香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染料和电致发光材料。近年来通过对萘母环结构进行位置选择性修饰,构建取代萘胺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碳氢键活化方法构建C(8)位取代1 萘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氰化、芳基化、胺化、硫(硒)醚化及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产率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2,4-二氧代-1,3,2-苯并二氮磷杂环己烷的磷氢键对β-硝基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腈及二硫化碳的加成反应,共合成了18个新的加成产物.发现通过选用不同的碱或控制碱的用量.可选择性的进行加成或开环反应.由X衍射证实:在加成产物的结构中,环外P-C键构象因受磷杂环船式构象影响,以邻位交叉式(A)为主.  相似文献   

15.
金属-金属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研究:混合C4烷烃脱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混合C4烷烃脱氢反应研究了Pt(Pd,Rh,Ir)-金属氧化物(Sn,In,Sb,Ti,V,Mo,Mn,Fe的氧化物)-载体的相互作用发现Pt-In(Sn)/γ-Al2O3,Pt-Fe/SiO2脱氢性能较好。并根据可变价金属氧化物的特性,金属氧化物含量存在最佳值及载体的性质对“夹心”结构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苯环-~(13)C_6的全合成路线,即以苯-~(13)C_6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反应、硝基还原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Mitsunobu反应、Stille交叉偶联反应、格氏反应、关环复分解反应等共21步反应合成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苯环-~(13)C_6。产品结构、纯度和同位素丰度经核磁共振波谱(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等仪器表征确定,玉米赤霉烯酮-苯环-~(13)C_6的色谱纯度和同位素丰度均高于98.0%。该化合物可以作为同位素内标,用于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Aigialomycin D(1)是从海生红树林菌类Aigialus parvusBCC5311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含18个碳原子的间二羟苯基大环内酯天然产物[1].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和抗疟疾活性.Aigialomycin D是一个间二苯酚与十四元环内酯相稠合的、含有3个手性中心和2个E-构型的双键化合物.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QM/MM)方法对人工设计逆醛缩酶RA95.5-8F催化β-羟基酮化合物裂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裂解反应主要包括赖氨酸Lys1083对底物的亲核进攻、 Schiff碱形成、 烯胺水解及C—N断裂等过程, C—N键裂解生成丙酮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 能垒为106.27 kJ/mol; 活性中心的赖氨酸Lys1083、 酪氨酸Tyr1051、 天冬酰胺Asn1110和酪氨酸Tyr1180构成一个催化四联体, Lys1083通过与底物形成席夫碱对底物进行活化, Tyr1051作为催化酸碱参与质子转移过程, 催化四联体的氢键网络有利于反应过渡态的稳定并使R-构型的底物更容易结合在活性位点, 导致RA95.5-8F对R构型底物具有高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用INDO系列方法对双笼氧化物C120O的负离子C120O-和C120O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120O-和C120O2-中负电荷平均分布在两个碳笼上,而O的单电子自旋密度几乎为零,离子中两碳笼有较弱的相互作用,C120O2-的基态为三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Morse根于描述C_2D_2分子中C-D键的伸缩振动,用谐振子描述C-C键伸缩振动,更新构造了C2D2分子的振动哈密顿,自行设计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程序,并用它对C2D2分子的伸缩振动能级进行拟合,得到了基本的势能参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拟会的标准差为1.14cm-1;利用这些参数进一步计算了C2H2和C2D2的振动能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