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以松香,环氧氯丙烷,甲醛及苯酚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环氧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即环氧化温度90℃,碱用量13 g,催化剂为cat 1,其最佳用量为0.018 mol,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50 g,碱浓度为30%(以上数值均以松香用量为70 g时计)。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合成得到了松香改性酚醛环氧树脂(简称RAPE),并用HPLC、FT-IR、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RAPE其环氧值为0.28 mol/100g,平均聚合度约为3.4,酚羟基和树脂酸上的羧基基本反应完全,得到一种新型的缩水甘油醚型和缩水甘油酯型的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2.
Dawson型磷钨酸催化合成乳酸月桂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 《广州化学》2002,27(1):32-33
用Dawson型磷钨酸催化合成乳酸月桂醇酯。实验结果表明:Dawson型磷钨酸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时间短,酯收率高,工艺简单。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3%,带水剂甲苯体积(mL)与反应物质量(g)之比为0.4:1~0.5:1,反应温度为115~140℃,反应时间30~50min。在此条件下,酯收率可超过93% 。  相似文献   

3.
含DNA配体的VT吸附剂结构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异氰尿酸三烯丙酯 TAIC)为交联剂,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合成的共聚物(VT),经皂化和活化后,固载上DNA,即得含DNA配体的VT吸附剂。测定了各产物的物理性能,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大平均孔径,皂化后亲水性增强,随活化而使比表面积增大,孔分布趋于均匀,固载DNA的能力高,致使最后产物表面DNA覆盖致密程度高,考察其血液相容性良好,对血小板粘附率约为10%,对白细胞无破坏,每克吸附剂清除抗-DNA蛋白2小时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酸性大豆蛋白固体饮料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优化了酸性大豆蛋白固体饮料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发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大豆蛋白与大豆多糖添加质量比为1∶0.22、干燥前调节混合液p H值为7.0、先混和大豆多糖和麦芽糊精再与大豆蛋白混合、喷雾干燥并取收集桶中样品,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新型大豆蛋白固体饮料溶解性较好,且调制成的酸性大豆蛋白液体饮料的沉淀率较低,仅为0.95%。  相似文献   

5.
用新戊二醇和三光气为原料,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再以四氢呋喃为溶剂,酶为催化剂引发聚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PDTC)与壳寡糖接枝生成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温度、时间、配比对接枝共聚物的产率和分子量的影响.就产率而言,最佳反应条件是60℃、-NH2/DTC的摩尔比值为1∶10、36 h、DTC/酶的质量比值为200;就重均分子量而言,最佳反应条件是60℃、-NH2/DTC摩尔比为1∶10、36 h、DTC/酶质量比值为150.对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凝胶色谱与溶解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6.
草甘膦结晶母液经蒸发或纳滤浓缩回收后,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甲醛的废水,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达到回用或排放要求.以过量溶液浸渍法制备的Pt-Bi-CeO2/AC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2.5%的HCHO溶液,HCHO去除率高达99.9%以上,COD去除率达到96.6%.采用Pt-Bi-CeO2/AC催化剂对含低浓度草甘膦(PMG,50 mg/L)的生产废水直接进行湿式催化氧化处理,催化剂使用23次后,HCHO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湿式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回用于PMG生产.采用固定床湿式催化氧化装置处理HCHO溶液以及PMG生产废水,处理效果也非常理想,连续使用720 h,催化剂的稳定性能良好.通过XRD、N2吸附-脱附、HRTEM、ICP-OES和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含铀废水的净化效果,制备一种新型磁性复合生物吸附剂,用于铀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运用BET吸附理论、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对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3 O4和啤酒酵母粉质量比为1:2,溶液pH值为5、吸附剂用量为0.05 g、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比较广东省内番禺产和连南产柠檬的果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异同。实验采用7μm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萃取头进行吸附。气相色谱分析采用DB-5MS气相色谱柱,柱温采取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20∶1。质谱采用EI源为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30℃。结果表明,番禺柠檬和连南柠檬果肉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均为D-柠檬烯,但连南柠檬中风味物质的种类更多,这可能是连南柠檬香气更为浓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氧杂环丁烷和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光引发剂配制成一种新型的光固化混杂体系。研究了混杂体系中引发剂的协同作用,结果显示自由基引发剂对阳离子引发剂有增感作用。通过吸水性测试、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固化膜的性能,结果显示混杂固化膜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和热稳定性要优于自由基固化膜,这是由于混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分子互穿网络结构(IPN),其中混杂固化膜的拉伸强度为10.34 MPa,断裂伸长率为10.13%,冲击强度为15 kg·cm,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小于3 mm,耐丙酮来回擦拭次数为200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扫描观察Pb-Sb-As-Sn-S-Ce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态,用显微硬度仪测试合金的硬度,研究了铈对含砷锡硫的铅锑合金微观结构及合金硬度的影响;应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阴极极化曲线来分析铈的添加对Pb-Sb-As-Sn-S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铈能细化铅锑合金晶粒,薄化晶界,减少晶体缺陷,能提高铅锑合金的硬度,降低整体腐蚀速度和腐蚀的危害性,提高低锑铅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增大电池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1.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血康颗粒中总铁的含量,火焰类型选择空气–乙炔,测定波长为248.3 nm,测定时间为4.0 s,燃气流量为0.9 L/min,以氘灯作为背景校正。铁的质量浓度在2.4~28.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8。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3.89%,方法检出限为0.011 3μg/mL。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维血康颗粒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的温度依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样品,用乌氏粘度计考查了该聚合物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和水溶液的粘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发现PNIPAAM THF体系的特性粘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NIPAAM H2O体系的特性粘数 温度曲线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规律.并用实验确定的特性粘数对合成样品的分子量进行了表征Mn=844×105g·mol-1.  相似文献   

13.
改性硅藻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藻土原土为原料,通过碱洗及浸渍负载羟基氧化铁对其进行改性,利用SEM、XRD及物理吸附仪对改性硅藻土的形貌、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1)改性后,硅藻土杂质元素减少,孔径明显增大,比表面积增大23倍,并有效负载了β-FeO(OH);(2)其对磷的吸附受温度及pH值的影响,温度越高,达到吸附平衡时间越短,吸附容量也越大;在pH值为4~11之间,吸附容量随pH的增大而减小;(3)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能准确地描述改性硅藻土对磷的吸附,而粒内扩散,不是改性硅藻土对磷吸附的唯一控制步骤;(4)改性硅藻土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对磷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其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吸附过程焓变(H)为39.949kJ/mol,各温度下的自由能变(G)均小于零,熵变(S)均为正值,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研究去除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模型,并对电絮凝产物进行分析。考察电絮凝时间、电流密度、废水pH、曝气量对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时间40min,电流密度4mA/cm2,废水pH=7,曝气量0.4m3/h时,四种金属去除率达90%。电絮凝产物为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且去除过程具有一级动力学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5.
植物油酸新戊二醇对苯二甲酸复合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戊二醇(NPG)和对苯二甲酰氯(TPA)反应生成“低聚物”中间体,当n(NPG)/n(TPA)由2.4增加至3.0时,中间体的聚合度(m)在3.5~1.45之间,收率75.5%。再将中间体与油酸、菜籽油酸进行酯化得到复合酯,收率88.5%。结果表明,复合酯的粘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粘度指数大于125,凝点低于-27℃,氧化稳定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生物降解率>70%,最大无卡咬负荷(PB)为784N,磨斑直径0.41mm,热分解温度>250 ℃,因此植物油酸新戊二醇对苯二甲酸复合酯是性能良好的绿色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在低温液相条件下,催化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是具有竞争力的苯甲醛合成路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Mo-O催化剂,评估了在液相低温条件下选择性氧化甲苯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钒钼配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显著,适宜的钒钼物质量的配比为6:7,适宜的焙烧温度为500℃。扫描电镜实验表明,该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呈棒状结构,直径约700nm,长度约6µm。X射线衍射观测到催化剂中拥有Mo6V9O40和MoO3物相。X光电子能谱表征,棒状催化剂外表面覆盖一层主含MoO3物种的薄层,这种不同氧化态钼物种的分层组装可能有助于氧物种的传递,提高了其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80℃,氧化剂为双氧水,溶剂为冰乙酸时,甲苯在该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为38.9%,苯甲醛的选择性为69.7%。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以体积分数50%的甲醇为提取液对样品超声提取20 min,采用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8∶12∶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0℃,进样量体积10μ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葛根素与其它物质能完全分离,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在5.43~543.2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3.50μg/mL(S/N=3)。方法加标回收率为100.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n=6)。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聚氯乙烯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对样品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后,加入甲醇对聚合物进行沉淀,取上清液,经冷冻离心后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并采用氘代邻苯二甲酸酯为内标,单点校正法定量。该方法应用于中、日、韩计量比对的样品测定中,两天进行的6次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7%~3.0%。最终比对结果显示3个国家的数据取得很好的一致性,除DEP相对标准偏差为2.4%以外,其它5种邻苯二甲酸酯相对标准偏差为0.7%~1.2%,测定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8%~4.9%,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用于人参皂甙Rg3 定量分析时内标的选择。加入棉子糖作为内标时 ,Rg3 的定量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R2 =0 .938,平均相对误差为 2 8 6 % ;加入性质相近的芦丁后 ,Rg3 的定量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R2 =0 993,平均相对误差为 7 5 %。分辨率的提高以及采用Rg3 和内标物的质谱峰的相对面积来代表Rg3 的浓度可以使定量的重现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膜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乳化/内部凝胶化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重点考察了成膜反应过程中影响微胶囊膜强度的几个主要参数,实验发现,壳聚糖分子量低于100000,成膜反应时间高于15min,壳聚糖溶液pH值在6.0左右时制备的微胶囊膜强度较高.初步探讨了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两种高分子发生聚电解质络合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