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稀土催化低温熔融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土催化低温熔融渗硫新工艺在Crl2钢和45^#钢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渗硫层,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硫层结构;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干摩擦条件下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渗硫层及其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渗硫层呈多孔结构,由FeS、FeS2相和基体相组成;渗硫层具有明显的减摩作用,渗硫层的摩擦系数仅为相应无渗层材料的30%左右,其减摩作用同基体硬度及渗层厚度有关.与此同时,渗硫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Crl2钢表面渗硫层的减摩及耐磨性能优于45^#钢表面渗硫层.  相似文献   

2.
低温离子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45# 钢和GCr15 钢表面形成渗硫层,用SRV 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在干摩擦和液体石蜡润滑下对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SEM、EDAX 和XRD研究了渗硫层的形貌和结构,并对磨痕的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硫层表面呈多孔结构,由FeS和FeS2 硫化物相及基体相组成;在干摩擦和液体石蜡润滑下,渗硫层具有明显的减摩润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表面的耐磨性,但渗硫层厚度对摩擦系数影响不大;相同试验条件下,GCr15 钢渗硫层的耐磨性优于45# 钢渗硫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处理高速钢、模具钢和45#钢3种材料,使其表面形成以FeS为主、厚约10μm、由纳米级球状颗粒组成的固体润滑渗硫层,并采用QP-1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这3种钢表面渗硫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渗硫层截面、磨损表面形貌及相结构,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痕表面边界润滑膜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3种钢渗硫后的摩擦学性能均明显改善,不同种类的钢表面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差异主要取决于基体硬度、组织结构及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朱张校  关磊 《摩擦学学报》1999,19(2):130-134
研究了W18Cr4V钢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复合物渗层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在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磨损表面进行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渗层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比未处理的W18Cr4V钢与GCr15钢低,由于复合渗层中的氮碳化合物和硫化物降低了摩擦系数和粘关倾向,复合渗层的耐磨性高  相似文献   

5.
固-液复合润滑对轴承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GCr15钢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GCr15钢的表面制备了FeS固体润滑薄膜,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研究了在基础油及2种含硫极压抗磨添加剂(ZDDP和SO)润滑条件下GCr15钢渗硫前后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观察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利用XPS分析了磨损表面边界润滑膜化合物的价态及元素随深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摩擦过程中,表面的硫化层会阻碍润滑油中的添加剂与基体之间的作用,当添加剂与基体直接接触时其作用才能发挥.只有当硫化层破坏程度较小时,与添加剂的复合作用效果才较为明显.含硫添加剂与基体之间的反应可以补充硫化层因磨损失去的FeS,体现了显著的复合润滑效果.其中,高活性的硫烯比需要温度催化的ZDDP对硫化层的补充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阶梯式加载和20~#机油滴注式润滑进行了GCr15钢球对45~#钢盘的摩擦磨损试验。通过摩擦系数的变化记录了在不同滑动速度下摩擦磨损状态发生转化时的临界载荷,从而获得了反映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的P-V图,并用扫描俄歇微探针仪(SAM)研究了该摩擦副处于不同状态时表面氧化膜的结构,提出了钢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层次模型,论证了钢的摩擦磨损特性与氧化膜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W18Cr4V钢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复合渗层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在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磨损表面进行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渗层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比未处理的W18Cr4V钢与GCr15钢的低.由于复合渗层中的氮碳化合物和硫化物降低了摩擦系数和粘着倾向,复合渗层的耐磨性高于未处理的W18Cr4V钢  相似文献   

8.
解培民 《摩擦学学报》1992,12(4):369-372
作者在含磨粒的油润滑条件下对快速镍刷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与45~#钢(淬火+低温回火)的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镍刷镀层不仅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始终都比45~#钢的小,而且它的稳定磨损阶段也长而未出现45~#钢那样明显加剧的磨损。作者指出,这主要是由于镍刷渡层组织所含微孔既可吸附和储存润滑油而起辅助润滑作用,又能使磨粒镶嵌于其中而减少磨粒磨损的缘故,而且随着摩擦温升其塑性也得到改善,因而快速镍刷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都比质地致密且硬度更高的45~#钢的好。  相似文献   

9.
钢表面钼沉积及渗硫复合改性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弧离子镀及低温离子渗硫复合镀渗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含MoS2的钼基复合表面改性薄膜,在QP-100型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查了复合薄膜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用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薄膜表面、截面和其磨损表面形貌及成分,用X射线衍射仪及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及组成元素沿深度分布.结果表明,含MoS2的复合镀渗薄膜由Mo、MoS2及少量FeS组成,其在油润滑条件下同轴承钢对摩时表现出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CrMoCu合金铸铁表面形成厚度约5μm渗硫层,渗硫层表面分布均匀,其相组成主要为FeS.在液体石蜡及含硫添加剂液体石蜡润滑下,对未渗硫及渗硫表面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对比试验,并对其磨损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重载条件下,CrMoCu合金铸铁经表面渗硫后其摩擦系数明显降低,同时降低了材料的粘着倾向,提高了材料的抗擦伤性能,在渗硫层与含硫添加剂协同作用下生成钼的化合物、磷酸盐及硫化物等化学反应膜,使CrMoCu合金铸铁表面具有更加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低温电解渗硫工艺(简称渗硫)是一种电化学反应热处理新技术。处理后的零件表面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在干摩擦或油润滑条件下均有优良的耐磨特性。 本文分析了渗硫原理,渗硫组织结构及渗硫层用于轴瓦、轴套的可行性,并着重介绍了渗硫层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普通灰铸铁(HT20—04)轴瓦、轴套经渗硫后完全可以取代耐磨性较好的铝青铜(2QAl10-3-15)轴瓦、轴套。  相似文献   

12.
表面纳米化中碳钢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能喷丸方法对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环-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表面纳米化处理45#钢与T10钢摩擦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通过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探讨表面纳米化对中碳钢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荷为10~60 N条件下,表面纳米化中碳钢的摩擦系数较处理前有所降低;在载荷为10~40 N时,其磨损质量损失较处理前有所降低;表面纳米化能够减弱中碳钢的疲劳磨损效应,提高中碳钢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在45#钢基体上制备激光熔覆镍包纳米Al2O3复合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复合涂层与45#碳钢配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经激光熔覆处理制备的镍包纳米Al2O3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显著提高,磨损质量损失降低38%,摩擦系数降低40%;复合涂层中纳米Al2O3的配比对其耐磨性影响显著,高配比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而摩擦系数与Al2O3配比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碳钢渗硫层面接触滑动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高伟  施忠良 《摩擦学学报》1998,18(4):312-315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方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45^#钢渗硫层材料,利用面接触摩擦试验装置测定了在不同的载荷,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硬度下渗硫层的摩擦系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减摩条件下可适当减小渗硫层厚度。研究结果为后续理论研究及渗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铁道车辆用新型减振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铁道车辆摩擦减振系统所用斜楔和磨耗板新型材料进行了磨损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其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T10与ADI球铁、奥贝灰铸铁和高分子材料配副的耐磨性均优于45#钢与ADI球铁配副,磨耗板材料的相对耐磨性均优于斜楔,T10与高分子材料配副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摩擦磨损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对Ni-B-SiC化学复合镀层的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Ni-B-SiC化学复合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分散相SiC微粒的嵌入没有改变Ni-B基质合金原有的结构,SiC微粒在Ni-B合金中呈均匀弥散分布状态;热处理后,复合镀层向晶体结构转变;Ni-B-SiC化学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该镀层与45~#钢(淬火)在干摩擦下于磨损初期有轻度的磨粒磨损,但在短时间跑合后则主要表现为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7.
高速钢离子渗硫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工艺在 W6 Mo5 Cr4 V2高速钢表面制备了硫化物固体润滑层 ,在 MM-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干摩擦试验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渗层表面、截面、磨面的形貌及成分 ,用 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硫层相结构 .结果表明 ,高速钢表面渗硫层由 Fe S、WS2 和Mo S2 等具有固体润滑特性的硫化物共同组成 .微观分析发现 ,渗硫层由直径 30~ 80 nm的硫化物球状颗粒随机叠嵌而成 .纳米结构有利于磨损过程中氧化物的产生 ,对提高摩擦磨损性能有利 .干摩擦条件下 ,渗硫层具有明显的减摩与耐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MFT-R4000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激光网格化淬火表面渗硫复合层(简称SLD层)和激光网格化淬火表面渗硫/纳米微粒复合层(简称NLD层)在不同试验载荷时的减摩抗磨性能,利用SEM和XPS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磨损表面形貌和所含元素及其化学价态.结果表明:NLD层不仅在重载荷下的减摩性能比SLD层的优异,其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仅为0.075左右,而且在较低试验载荷下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磨损表面元素分析发现S元素以硫化物和硫酸盐形式存在,但没有发现Si元素,这表明磨损表面形成了主要由硫化物、硫酸盐和氧化物组成的摩擦化学反应膜,而n-SiO2颗粒在摩擦表面可能起到了"微纳滚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碳化钨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直径为188~250 μm的石英砂为磨料,在自制颗粒冲蚀磨损试验机上对WC颗粒增强ZG45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的气-固两相冲蚀磨损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相同冲蚀角条件下,增强相WC颗粒的直径越大,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差,复合材料在冲蚀角为45°时的冲蚀磨损率最大;而ZG45钢在冲蚀角为15°~30°范围内的冲蚀磨损率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冲蚀角增加而减小;复合材料抗冲蚀磨损性能在较小冲蚀角(15°左右)下优于ZG45钢,在较大冲蚀角(≥30°)时劣于ZG45钢.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45~#碳钢在空气中于室温下微动磨损时表面层的微结构特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动磨损表面及其横断面和磨屑的观察发现,15~#碳钢微动磨损时表面层系由三个特征区组成。讨论了片状氧化物磨屑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