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凯 《中学数学》2023,(10):75-76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初中几何重要的结论,为解题提供了线段的位置与长度关系.教材中对该定理的证明耐人寻味——通过辅助线,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这样的辅助线,与以前的“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完全不一样,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转化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完善了对辅助线作法的认知.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基础,本文中给出了其他几种解法,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有中位线定理,梯形有中位线定理,那么一般的四边形有无中位线定理呢? 首先,我们给四边形定义中位线: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称四边形的中位线。而且有以下的四边形的中位线定理。命题 a,b为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的长,其延长线的夹角为a(平行视为0°),则另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长为  相似文献   

3.
<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指: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它不仅表示出中位线与第三边大小的数量关系,而且也表示出其与第三边平行的位置关系.应用该定理可解决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平行关系问题.现举例加以说明,供参考.一、求线段的最值问题图1例1如图1,AB是  相似文献   

4.
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ABC中,∠C=90°,设M为斜边AB的中点,则称MC为斜边上的中线.  相似文献   

5.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非常多,如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等,它们都在解决三角形有关问题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中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蓝本,结合例题分析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可以给一线教师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已知:如图1,DE是△ABC的中位线.求证:DE∥BC,DE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课本(人教版初二几何)在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采用了“同一法”,方法如下: 如图1,DE是△ABC的一条中位线.如  相似文献   

8.
<正>(三)综合例题例7如图15,点O是凸四边形ABCD内一点.∠AOB=∠COD=120°,AO=OB且CO=OD.K是AB中点,L是BC中点,M为CD中点.求证:△KLM是正三角形.证明如图15,连接BD、AC,设BD,AC交于P.易知△BOD≌△AOC(边、角、边),所以BD=AC.∠PBO=∠PAO.  相似文献   

9.
<正>(一)基础知识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已知:如图1,△ABC中,D、E分别是边AB和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1/2BC.证明连接CD,  相似文献   

10.
本节课是自主探究式学习课,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和再创造,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学生利用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相似形是全等形的深入和发展 ,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图形中最简单的情形 ,相似三角形具有相似图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 ,且相似三角形在解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介绍相似三角形在证明几何问题中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在证明相似问题上的应用例 1 已知 :如图 ,定长的弦PQ(长度小于直径 )的两端点在半圆弧AB上滑动 .求证 :不论PQ在什么位置 ,从P ,Q分别向AB作垂线 ,其垂足P′,Q′与中点M所成的三角形都相似 .分析 :因为弦PQ为定长 ,OP ,OQ为圆的半径 ,所以△POQ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因而只须证△MP′Q′…  相似文献   

12.
彭成 《中学生数学》2012,(13):13-14
近期研读张景中与彭翕成两位先生的专著《绕来绕去的向量法》,感受颇多.该著作基于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常用结论,用大量的例题展示向量法解题的简洁明快风格.可见作者对向量法解题的青睐.而书中给出的如下两个结论,更是成为作者解题的两把利器.  相似文献   

13.
凸四边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化归法,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达到证明的目的,而这种证明思路正是研究四边形,乃至多边形的基本方法.现列举几种不同证法如下. 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已知:四边形ABCD, 求证:∠A+∠B+∠C+∠D=360°. 注:为书写简便,记三角形内角和为∑,  相似文献   

14.
近期研读张景中与彭翕成两位先生的专著《绕来绕去的向量法》,感受颇多.该著作基于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常用结论,用大量的例题展示向量法解题的简洁明快风格.可见作者对向量法解题的青睐.而书中给出的如下两个结论,更是成为作者解题的两把利器.  相似文献   

15.
怎样发现和探求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呢?我们常采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证明"的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1,△ABC中,DE是中位线.探求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探求图1中DE和BC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我们很容易直觉观察到DE∥BC;用测量的方法可以得到DE=12BC.但这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由此我们还不能得出猜想.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四边形中,如果一组对边的和等于另一组对边的和,那么这个四边形必有内切圆”。这是一条判定定理,由于它的逆定理成立,所以这定理的证明常采用反证法。可是在使用反证法证明这判定定理时,不少的资料(如重庆出版社的《初三几何辅导与练列》、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习题解答(初中第五册)》)上却往往出现漏洞,试看以下的证明。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四边形有内切圆。  相似文献   

17.
若三角形底边为a,则另外两边中点连线段的长:l=(1/2)a (1) 梯形两底为a、b,则两腰中点连线段的长 l=(a b)/2 (2)这即是所谓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显然,前者是后者当b=0时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上面的结论,对于图3若AB//CD, l=(a-b)/2 (3)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的长  相似文献   

18.
14 梯形中位线定理137400内蒙古科右前旗教师进修学校姚殿平面主问句(主提示):极端情形常常是很有用的!试换一个角度考察一下!换一个顺序再看看.怎样创设条件(如添作某辅助线),以便利用已经得到的结果呢?模式:由导引特例到一般情形的叠加模式(参看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首先得出猜想,然后再进行证明,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但你是否想过除了课本的证明方法外 ,还有没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呢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 .已知△ABC ,求证 :∠A +∠B +∠C=180° .证明一 常见的证法 ,过点C作CE∥AB ,延长BC至D ,则∠A +∠B +∠C =∠ 1+∠ 2 +∠ACB=180° .证明二 过点C作DE∥AB ,易知 ∠A =∠ 1,∠B =∠ 2 .∵ ∠ 1+∠ 2 +∠ACB =180° ,∴ ∠A +∠B +∠C =180° .证明三 过点C作CD∥AB ,易知 ∠A =∠ 1,∵ ∠ 1+∠ACB+∠B =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 ,∴ ∠A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