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综述了建国50年来我国乳液聚合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及合成聚合物聚液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乳聚合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以及乳液聚合物与聚合物乳推广应用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含C60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光电导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多功能、高性能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有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超微乳液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等.制备微米级微球通常采用乳液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1):27-30
聚合物纳米材料包括纳米聚合物和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纳米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分子自组装,微乳液聚合,模板聚合,树枝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机械粉碎,相反转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乳液聚合的最新进展(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近10多年中发展起来的与乳液聚合相关的聚合技术,如无皂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分散聚合等,也对其实施方法、理论研究结果和应用作了介绍;还针对近年来已经成为热点的核壳乳液、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及表面官能化的乳液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接枝纳米颗粒(Polymer grafted nanoparticles,PGNPs)是一类重要的聚合物改性填料。由于表面聚合物链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PGNPs可以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完全相容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PGNPs填充聚合物体系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已成为高分子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概述了PGNPs的制备及其填充聚合物体系的结构-性能关系。从PGNPs的设计制备、PGNPs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行为、PGNPs纳米复合体系流变行为和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4个方面介绍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并展望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乳液聚合法制备水分散有机硅聚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液聚合法是制备水性有机硅聚合物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本文从乳液聚合所采用的有机硅单体或预聚物、乳液聚合工艺、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水性有机硅聚合物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PMMA-VAc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 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PMMA-VAc), 并以此聚合物制备了新型聚烯烃膜支撑的聚合物膜及聚合物电解质. 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GPC)、差热和热重分析(DSC/TG)、扫描电镜(SEM)及电池充放电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聚合物膜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 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MMA与VAc通过各自的C=C双键打开聚合成PMMA-VAc. PMMA-VAc易于分散在混合碳酸酯溶剂中并形成凝胶, 凝胶粘度随PMMA-VA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浓度为4%时成膜效果最佳. PMMA-VAc膜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 具有极强的吸液性能. PMMA-VAc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380 ℃范围内保持稳定. 聚烯烃膜支撑的PMMA-VAc膜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85×10-3 S•cm-1, 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时, 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是将液晶和聚合物结合,得到的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膜材料,液晶分子赋予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膜显著的电光特性,使其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聚合物作为成膜材料,起着辅助但是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固化过程是影响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电光特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制备方法、电光特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苯丙共聚微乳液粒径增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0年Stofer[1]首次进行微乳液聚合研究以来,微乳液聚合法作为制备纳米聚合物乳液的主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涂料、胶黏剂和造纸工业等领域.随着微乳液的广泛应用,要求人们对微乳液聚合深入研究,然而大多数的报道都是关于微乳液聚合速率的研究,对微乳液聚合的过程和粒子分散变化的研究报道很少.虽然乳液聚合和微乳液聚合具有许多相似点,但是由于微乳液聚合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乳化剂,导致微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不同于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10.
活性自由基聚合与无皂乳液聚合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而活性自由基无皂乳液聚合兼具两种聚合方法的优点,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目前,实现活性自由基无皂乳液聚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先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含有活性引发基团的水溶性或两亲性聚合物,将这类聚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需加入其他乳化剂的条...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SPAM)及磺化聚苯乙烯(SPS)等几种水溶性聚合物。研究了水溶性聚合物的种类、阴离子度、分子量、表面活性、掺量、pH值等因素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聚合物及适中的阴离子度、分子量、掺量、pH值有利于水泥的分散,从而改善水泥的流动性。聚合物的电荷保护作用是影响水溶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分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聚合物分散水泥粒子与分子链性质相关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增稠、絮凝、吸湿特性,是水溶性聚合物中重要的品种之一.本文从水溶液聚合、分散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胶束共聚合、双水相聚合、模板聚合、超临界CO2中聚合、离子液体中聚合和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等方面对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作了全面的总结,同时简要评述了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认为反相微乳液聚合、离子液体中聚合及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具备独特的优势,并对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今后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单分散大粒径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单分散,大粒径聚合物微球是近20年来开发的一类球形高分子粒子,在标准计量、情报信息、化学化工、医学免疫及生物化学等许多领域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合成和应用在高分子科学领域里已成为人们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4.
智能聚合物在医药与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聚合物是一类对于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其自身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聚合物,这类聚合物能以各种形式存在,如固体、溶液或吸附于载体表面,水溶性智能聚合物系统与生物分子相结合能够产生一类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有响应的新的聚合物,本文综述了这类聚合物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Ⅰ.纳米聚合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聚合物纳米材料包括纳米聚合物和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纳米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分子自组装,微乳液聚合,模板聚合,树枝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机械粉碎,相反转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多孔聚合物微球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技术、医学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安全、色谱填料等领域,因此受到材料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超临界技术是一种廉价的绿色致孔技术,在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种子聚合、沉淀聚合等多种聚合方法合成聚合物微球,通过超临界干燥技术除去溶剂实现致孔,可得到高质量多孔聚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散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我们制备了粒径不同的交联聚合物微球。通过改变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压力、处理微球的时间以及实验的温度,我们可以实现对这些微球塑化程度的调节。研究发现,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的升高,其对聚合物微球的塑化能力呈现出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文中我们对这种现象出现的机理也进行了相应的讨论。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或者延长处理微球的时间,超临界二氧化碳对两种微球的塑化能力都呈增强趋势。由于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通常会比分散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分散聚合法制备的微球塑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光折变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光折变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及其分类情况,对每一类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展望了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SPAM)及磺化聚苯乙烯(SPS)等几种水溶性聚合物。研究了水溶性聚合物的种类、阴离子度、分子量、表面活性、掺量、pH值等因素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聚合物及适中的阴离子度、分子量、掺量、pH值有利于水泥的分数,从而改善水泥的流动性。聚合物的电荷保护作用是影响水溶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分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聚合物分散水泥粒子与分子链性质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问题是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保持其纳米尺度的分散,本文主要讨论直接分散法、同时形成法制备聚合物基无机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