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微波辅助条件下提取鱼腥草挥发油,考察了微波温度、功率及时间对鱼腥草挥发油提取率及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鱼腥草挥发油储存过程中癸酰乙醛的化学转化。研究发现,在温度80℃、功率1 000 W及时间12min的微波辅助条件下,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率高达0.66%,挥发油中癸酰乙醛的含量高达60.78%。在微波辅助条件下,较低的提取温度及快速提取有效避免了癸酰乙醛的氧化分解是其高效提取的根本原因,鱼腥草挥发油中存在癸酰乙醛与其二聚物的动态平衡是癸酰乙醛长时间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质谱学规律,剖析了在电子轰击下中药材鱼腥草中最关键的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的离子形成机理:癸酰乙醛的分子中存在两个-C=O,处于端位上的-C=O活性远大于-CH3,易失去H2O(M+-18)、CO(M+-28)等基团,产生较强的m/z180、170等离子碎片,此外,还易失去H2O+H2O(M+-36)、H2O+CO(M+-46)、CO+CO(M+-56)等基团,产生m/z162、152、142等离子碎片,这同实验中得到的癸酰乙醛质谱图完全吻合,纠正了文献中对癸酰乙醛的错误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Ar气保护和减压三种水蒸汽蒸馏方式提取鱼腥草挥发油,发现在惰性气氛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癸酰乙醛的提取,与常规水蒸汽蒸馏条件相比,Ar气保护下癸酰乙醛的含量从0.03%提高至0.53%,而减压条件下癸酰乙醛的溶出效率进一步提高至3.37%。研究表明常规水蒸汽蒸馏条件下癸酰乙醛易氧化分解是得到较少癸酰乙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光照生长条件的鱼腥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相似度评价以探究不同光照挥发油成分的异同。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HELP)分辨重叠色谱峰,NIST标准质谱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t-检验比较不同光照组成分含量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3种光照下的鱼腥草挥发油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共有化合物26种。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少,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减少,非萜类含量增多,倍半萜类变化不大。癸酰乙醛和甲基正壬酮在全光照组的含量明显低于遮光组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遮光有利于鱼腥草挥发性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鱼腥草药材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与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光照生长条件的鱼腥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相似度评价以探究不同光照挥发油成分的异同。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HELP)分辨重叠色谱峰,NIST标准质谱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t-检验比较不同光照组成分含量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3种光照下的鱼腥草挥发油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共有化合物26种。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少,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减少,非萜类含量增多,倍半萜类变化不大。癸酰乙醛和甲基正壬酮在全光照组的含量明显低于遮光组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遮光有利于鱼腥草挥发性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鱼腥草药材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与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有机质谱学在中药鱼腥草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中药鱼腥草的挥发性物质和鱼腥草注射液的有效成分。用CC/MS方法鉴定了鱼腥草挥发性物质和鱼腥草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从二者中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中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成分有:2-十一烷酮(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醛(鱼腥草素)、苯甲醛、薄荷醇、冰片乙酸酯、2-十一烯醛、正十一烷醇、葵酸、δ-瑟林烯、肉豆蔻醚、斯巴醇、石竹烯氧化物、二苯胺及十六酸。占优势的化合物为甲基正壬酮,它在鱼腥草的挥发性物质中和鱼腥草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中分别占9.8%和9.2%。作为鱼腥草中的特有物质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在鱼腥草的挥发性物质中和鱼腥草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中分别占5.1%和2.6%。本文还讨论了甲基正壬酮和癸酰乙醛结构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对比减压和常压条件下提取的柴胡挥发油在成分、含量及药效方面的差异,考察挥发油的品质,优选提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柴胡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再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挥发油中己醛、庚醛、正辛醛和反式-2,4-癸二烯醛的含量检测方法,测定不同压力下提取的柴胡挥发油有效成分含量,通过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  相似文献   

7.
以八角香兰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八角香兰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20h,固液比1:10,粉碎粒径<1 190μm.在此条件下测得八角香兰挥发油含量为9.12%.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其中黄樟醚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92.81%,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水杨酰肼和癸二酰氯,或水杨酰氯和癸二酸二酰肼为原料合成了癸二酸二水杨酰肼(5),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5的较适宜反应条件为:癸二酰氯13 mmol, n(水杨酰肼) ∶ n(癸二酰氯)=2.2 ∶ 1.0,三乙胺作缚酸剂,DMF作溶剂,于90 ℃反应7 h,收率80%.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速溶剂提取法(ASE)提取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探索ASE法提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寻找一种快速、高效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ASE法提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提取3次,每次静态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率高达2.15%.ASE-HPLC法是一种准确、快速测定甘草酸含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肉桂中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NPSMA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了肉桂中的挥发油成分, 并测定了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肉桂醛(Cinnamaldehyde)的含量. 考察了NPSMAE提取溶剂的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固液比等对测定的影响, 同时将NPSMAE与超声波辅助提取(UAE)及水蒸气蒸馏(HD)等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 NPSMAE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产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实用的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首次研究了维药细穗柽柳(Tamarix leptostachys Bunge)实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的化学成分。 分别采用药典中的挥发油提取法和索式取提法提取柽柳实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取总离子流图,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经过NIST2011标准谱库检索定性,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出48种挥发油和19种脂肪酸。 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香类化合物(43.71%)、芳香性醛酮类(20.58%)、脂肪酸类(13.03%)、酯类(17.36%)和醇类(4.19%)等。 脂肪酸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5.61%)、亚油酸(27.26%)和油酸(11.33%)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8.65%。 维药细穗柽柳实中富含丰富的挥发油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氢氧化钠水解合成鱼腥草素类药物,然后用乙醚提取,除去乙醚后,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样和组织样品中药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碱水解后合成鱼腥草素,形成共轭双键的烯醇式烷酰乙醛,紫外吸收显著增强,HPLC图谱测定物峰分离良好。血液加样标准曲线回归线性良好,r=0.999以上,线性范围为0.1-100mg/L,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7.3%。利用该方法分析合成鱼腥草素类药物在动物血液、脑、肝、心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中的残留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以正己烷和乙醚为萃取剂从小叶女贞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在正己烷萃取的挥发油中鉴定了45种组分,在乙醚萃取的挥发油中鉴定了58种组分.研究了不同极性溶剂作萃取剂对小叶女贞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苍子雄花和雌花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欧 《广州化学》2010,35(3):11-15
山苍子的根、叶和果实中均含有精油,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醛。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花挥发油,对雄花和雌花分别提取。并利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两组挥发油进行分析检测,确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从雄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8.15%),从雌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53%)。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定量指纹图谱的角度,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分辨解析重叠色谱峰,并对广东省博罗县、云南省大理市、湖南省长沙县3个不同产地的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药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挥发油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物质的相对含量上,其中(-)-4-萜品醇、α-松油醇、桧烯和β-月桂烯等物质含量的差别较大。3个不同产地(-)-4-萜品醇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19%~0.24%、4.47%~4.93%、0.03%~0.07%,α-松油醇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17%~0.27%、0.22%~0.24%、0.07%~0.09%,桧烯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48%~0.64%、25.2%~26.8%、0.07%~0.11%,β-月桂烯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3.66%~43.36%、10.11%~11.11%、51.23%~55.39%。该研究为规范鱼腥草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在制药和用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立西黄丸中挥发油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西黄丸的质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超临界CO2萃取西黄丸中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辛酯含量;研究压力、温度、时间和粒度因素对挥发油得率与乙酸辛酯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采用GC-MS分析了适宜条件的挥发油的成分。综合考虑挥发油得率和乙酸辛酯含量双指标,确定的西黄丸挥发油萃取条件为:粉碎粒度为80目,萃取压力为25 MPa,温度为40℃,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达到7.76%,乙酸辛酯含量达到0.72 mg·g-1。通过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化学计量学分析可知,不同萃取条件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物质组分及其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GC-MS鉴定出的主要成分有(1S-endo)-2-甲基-3-亚甲基-2-(4-甲基-3--3-戊烯基)-二环[2.2.1庚烷、10α-羟基日本刺参萜、(±)-麝香酮、4-亚甲基-2,8,8-三甲基-2-乙烯基-双环[5.2.0]壬烷和2-甲基-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丁醛。结论:西黄丸挥发油成分适宜萃取条件,及建立的乙酸辛酯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控制西黄丸质量,完善其质量标准及进一步的药效成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种药材为研究实例,对加速溶剂萃取法(ASE)在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条件(萃取温度、静态萃取时间、萃取溶剂以及料液比),确定了较好的实验条件。比较了ASE、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对木香挥发油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ASE对木香挥发油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超声提取-固相萃取纯化/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及大豆油中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的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及净化方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色谱固定相对磷酸甘油酯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为:以氯仿-甲醇(2∶1,体积比)为提取溶剂,1 500 W功率超声提取30 min;氨基固相萃取柱为纯化小柱;正己烷-异丙醇-1%HAc(8∶8∶1,体积比)为流动相。在该条件下,PC、PE、PI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8~8.00、0.15~15.00、0.30~20.00 g.L-1,定量下限分别为0.021、0.050、0.060 g.L-1,检出限在8~23 mg.L-1之间,其在大豆和大豆油中的回收率为85%~108%。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分别不大于4.7%和8.6%。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法提取紫甘薯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紫甘薯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影响紫甘薯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溶剂pH值溶剂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紫甘薯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40(W/V),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溶剂pH 9。在此条件下甘薯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8.22%。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辅助提取GC-MS分析莪术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莪术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是一种有效的抗癌中药,在防治恶性肿瘤特别是早期宫颈癌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被称为血中之气药.莪术根茎中含挥发油约1%~2.5%,为多种倍半萜类,其中莪术醇和榄香烯以及莪术酮和莪术二酮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的疗效.微波辅助提取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节省时间和溶剂、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环境样品分析迅速扩展到食品、化工和农业等领域.本研究以莪术为原料,采用微波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其含量变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挥发油成分,为进一步开发莪术药用价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