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异苯并吡喃和异苯并呋喃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许多天然产物中含有异苯并吡喃或异苯并呋喃结构单元. 由于其广泛的生物及药物活性, 它们的合成方法受到广泛关注. 综述了异苯并吡喃和异苯并呋喃衍生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
3-(2-苯并呋喃甲酰甲基)喹唑啉酮的合成及抗球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具有抗球虫活性的新化合物,本文设计并合成了4个含卤素的3-(2-苯并呋喃甲酰甲基)喹唑啉酮。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HRMS和IR所证实。抗球虫活性实验的结果表明,在18 mg/kg的浓度下,化合物8-氯-3-(2-苯并呋喃甲酰甲基)喹唑啉酮具有抗球虫活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苯并呋喃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开发高效构建具有该核心骨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分子本身芳构化驱动力的影响,橙酮衍生氮杂二烯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一类高反应活性的合成子,大量基于1,4-共轭加成和串联环化历程的反应被陆续地报道出来,在合成具有苯并呋喃结构基元的杂环化合物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橙酮衍生氮杂二烯参与的化学反应进展,重点阐述了反应所采用的催化体系,并对部分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异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报道了以邻羧基苯甲醛和不同取代的苯乙酮为原料,苯胺促进的串联反应构建异苯并呋喃酮类骨架结构的合成新方法,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高产率和简单易处理等优点,为异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经过取代、缩合反应后,与咪唑取代生成2-(4-咪唑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2,再与不同卤代烃反应,合成7个新的苯并呋喃类咪唑盐(3a-3g),并采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Hela,A549和H1975)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a对Hela,A549和H1975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21μM)。  相似文献   

6.
以脯氨酸作为催化剂催化苯并呋喃-2,3-二酮与丙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 高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3位含有手性季碳中心的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全新的苯基哌嗪类衍生物,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进行了初步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哌嗪环4位连有苯磺酰胺结构时,其1位引入苯并呋喃结构的目标化合物4t的活性最好.化合物4t对多种瘤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强度与阳性对照药棉酚相近.  相似文献   

8.
噻吩和呋喃衍生物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发光材料的核心骨架,因此发展一种从简单易得的原料高效合成呋喃和噻吩衍生物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实现了一锅法高产率合成2,5-二取代呋喃、2,5-二取代噻吩、苯并呋喃和苯并噻吩化合物.首先通过铜催化末端炔烃Glaser偶联反应合成1,4-二取代丁二炔化合物,接着硫化钠(氢氧化钾)参与水解和环化反应得到2,5-二取代噻吩和呋喃化合物.该合成策略同样适用于合成苯并呋喃和苯并噻吩化合物,通过末端炔与邻氟碘苯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然后硫化钠(或氢氧化钾)参与碳氟键的水解和环化反应得到相应的苯并噻吩和苯并呋喃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和高产率等优点,可为该类呋喃和噻吩的合成提供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2-芳基苯并呋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抗真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一直以来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2-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其生物活性和合成方法,尤其是苯并呋喃环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具有抗癌活性的新型PARP抑制剂,以2-氨基-3-硝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硝基还原等反应合成了8个苯并咪唑衍生物。合成的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了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的确证。计算机类药性评价和MTT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类药性质,其中化合物HSS04表现出了与阳性药相当的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1.
苯并呋喃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与合成药物中,许多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理、药理和毒理学活性,其合成方法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苯并呋喃-3-甲酸乙酯,在Et_3N存在下以甲苯作溶剂、邻碘苯酚与丙炔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1∶1. 5,室温反应20min后加入K_2CO_3和Pd(OAc)2/PPh3,85℃反应3. 5h,产率达到78%。本方法避免了反应过程中使用毒性较大的重氮类化合物,反应步骤少,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较高,并且可以较方便地对目标分子进行结构改变和修饰,对类似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报道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2-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以及这一类化合物结构骨架的构建与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现新型姜黄素类抗肿瘤先导化合物,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4个螺杂环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该反应利用无需加催化剂的"一锅煮"方法合成,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所有化合物结构经ESI-MS、ESI-HRMS和1H NMR确认,通过X衍射确证B6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通过噻唑兰(MTT)法测定所有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60的增殖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其中B1、B6、B7和B11对三种肿瘤细胞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对正常人肝细胞HL-7702显示了相对较低的细胞毒性.化合物B1和B7均能明显诱导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活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所合成的螺杂环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为新型的抗肿瘤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能在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甲氧基取代苯甲醛和氯仿为起始物, 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制得甲氧基取代扁桃酸钠, 经酸化得到相应的甲氧基取代扁桃酸; 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下, 甲氧基取代扁桃酸分别与不同的酚类化合物发生串联的酯化-分子内环合反应, 便捷、 高效地合成了13种3-芳基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 采用噻唑蓝(MTT)法对其中11种化合物进行了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化合物4a, 4j及4a, 4i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呋喃酚经醚化、傅克酰化、α-溴代、噻唑环化和亚胺化等反应合成了16种4-(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苄亚氨基噻唑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确证.杀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a和2i在500 mg/L对棉红蜘蛛死亡率分别为53.10%和67.71%,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a和2k在25 mg/L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分别为57.9%和59.8%,除草活性实验结果表明,2l在2250 g.ai/ha浓度下对苘麻、刺苋、藜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呋喃酚为原料, 采用2条合成路线制备2种关键中间体2-氨基-1-(2,2-二甲基-7-烷氧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乙酮盐酸盐(2)和n-(2,2-二甲基-2,3-苯并呋喃-7-氧基)烷胺(9), 再经2-(4-芳氧苯氧基)丙酰化合成了17种基于呋喃酚的2-(4-芳氧苯氧基)丙酰胺, 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谱、 高分辨率质谱和旋光度确证.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在1500 g/hm2剂量下, 大部分化合物对单子叶杂草马唐(Crabgrass)和稗草(Barnyard grass)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在化合物4和5中, 有7个化合物对单子叶杂草表现为A级除草活性, 如化合物4a, 4b, 4i, 5a, 5c, 5e和5h对马唐和稗草的抑制率为100%. 初筛结果显示, 在375 g/hm2剂量下, 化合物4a, 4b, 4i, 5e和5h对稗草的茎叶处理抑制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盛回香  余健  王硕文  徐振华  唐石 《应用化学》2019,36(11):1266-1274
发展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潜在生物活性的含氰苯并呋喃-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以廉价碘化亚酮为催化剂,锌粉为添加剂,催化对亚甲基苯醌与1,1-偶氮双(环己烷甲腈)和H2O三组分反应,经历1,6-共轭加成/芳构化,惰性碳-碳键断裂,以及后续的串联自由基插氰/环化及水解等步骤,“一锅法”快速合成了一系列含氰苯并呋喃酮结构的化合物。 为含氰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一条简便而高效的途径,同时也为对亚甲基苯醌类化合物的高值化应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苯并呋喃是研发多种疾病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合成药物化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Dorsmerunin A是一种从桑科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弱细胞毒活性的苯并呋喃类天然产物.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2-溴-4'-甲氧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分子内缩合、还原和脱保护等4步反应,以49%总收率首次完成了DorsmeruninA的全合成.另外,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初步测试了DorsmeruninA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浓度为25μmol/L时,能有效抑制NO的生成,且对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串联Aza-Wittig法合成了两类共计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 通过IR, 1H NMR, EI-MS, 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化合物II-1还通过了X单晶衍射的进一步确证. 并初步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 结果表明: 所测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较差, 但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和良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2-(4-氯苯基)-5-烷基-7-甲氧基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冀燕  康强  汪波  许遵乐 《有机化学》2003,23(Z1):405-406
许多2-芳基取代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从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抗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并可作为选择性腺苷A1受体拮抗剂和免疫抑制剂,因此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1~4].其中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2-芳基-5-烷基-7-甲氧基基苯并[b]呋喃的结构骨架,表现了良好的心血管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提高药效,本文根据电子等排等原理,设计合成了2-(4-氯苯基)-5-烷基-7-甲氧基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