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道几种双-β-萘甲酸多次甲基二醇酯及双-β-萘基烷烃次甲基链上被极性基团取代的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谱。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对于双-β-萘甲酸多次甲基二醇酯来说,其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强度与链长有关,以三次甲基链为最大。对于双-β-萘基烷烃取代衍生物来说,由于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两个萘环的电子云密度不等,它们所形成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峰都比未取代的1,3-双-β-萘基丙烷有所蓝移。在极性溶剂乙腈中其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峰的位置虽然不变,但IE/I2值则有所降低,表现出既不完全与激基缔合物相同,又不完全与激基复合物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我们合成了N,N'-二甲基-二-β-萘甲基乙二胺(Ⅰ),N,N'-二甲基-二-β-萘甲基丙二胺(Ⅱ),N,N'-二-β-萘甲基哌嗪(Ⅲ)三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它们既能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又能形成分子内激基复合物(exciplex),与溶剂极性有关。在极性较大的溶剂如乙腈和甲醇中,由于激基复合物几乎完全解离因而不发射荧光,这时观察到的荧光峰蓝移而且强度增加,可以认为,这是激基缔合物存在的证明。这三个化合物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的难易程度按Ⅱ>Ⅰ>Ⅲ的次序依次递降。  相似文献   

3.
以1,8-萘酰亚胺和三聚氯氰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两种由三嗪环桥连的双1,8-萘酰亚胺化合物3 和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考察了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 与参比化合物N-丁基-1,8-萘酰亚胺相比, 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甲醇等极性溶剂中, 化合物3和5除了在短波区(λ<400 nm)存在1,8-萘酰亚胺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外, 在长波区(>450 nm)均产生一个较强的新荧光发射峰, 表现出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光物理行为. 与化合物5相比, 由于化合物3特殊的构象异构, 其荧光强度发生严重的猝灭. 在非极性溶剂甲基环己烷中, 化合物5 由于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而聚集, 受激后形成了较稳定的分子间激基缔合物, 但未观察到明显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在甲苯溶剂中, 化合物3和5与甲苯分子形成了激基复合物, 并未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 进一步研究3和5的固态激发态性质, 发现化合物3和5的固体薄膜受激后分别在465和469 nm处出现激基缔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4.
徐承柏  佟振合 《化学学报》1988,46(7):686-692
本文研究了1,3-二(α-萘基)丙烷(ααDNP)和1,3-二(β-萘基)丙烷(ββDNP)在乙二醇-水(EG-H2O)混合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发现在-196至60℃范围内, 疏水效应使ααDNP和ββDNP分子采取两个萘环彼此靠近相互平行的构象, 并且两个萘环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形成基态配合物(二聚体), 受激后只显示二聚体荧光. 高于60℃, 二聚体分解, 受激后显示单体和激基缔合物荧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1,3-二(α-萘基)丙烷(ααDNP)和1,3-二(β-萘基)丙烷(ββDNP)在乙二醇-水(EG-H_2O)混合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发现在-196至60℃范围内,疏水效应使ααDNP 和ββDNP 分子采取两个萘环彼此靠近相互平行的构象,并且两个萘环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形成基态配合物(二聚体),受激后只显示二聚体荧光.高于60℃,二聚体分解,受激后显示单体和激基缔合物荧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稀溶液中,聚2-乙烯基萘分子内不同生色团之间相互作用后先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然后与受体分子相互作用后再生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机理。测定了聚2-乙烯基萘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寿命的r_2=18.83ns;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速度常数k_7=4.18×10~9(mol/L)~(-1)S~(-1),受扩散速度反应控制。首次提出了激基缔合物或激基复合物可能是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中间体,并提出了由激基缔合物再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光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N,N′-双-β-萘甲基哌嗪(DMNP)在苯与乙腈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乙腈含量<5(mol·dm-3)时,乙腈猝灭DMNP苯溶液的荧光符合Stern-Volmer方程,表明极性溶剂分子乙腈与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存在着相互作用。随着乙腈含量的增加,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exci-plex)荧光的猝灭与红移以及分子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逐步形成则仅与体系的极性有关。文中还讨论了DMNP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徐承柏    寿函森  佟振合 《化学学报》1988,46(4):353-359
本文研究了双-β-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Bn)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和乙二醇-水(EG-H2O)两种混合溶剂中的稳态和时间辨荧光光谱以及温度、溶剂组成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发现疏水作用使B3、B4、B5和B10的两个发色团在基态时相互重叠, 因此被激发时, 很容易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 B2的激基缔合物中, 两个亚甲基为顺叠式构象, 在基态时两个发色团只能相互靠近. 以减小排斥能. 受激后, 两个发色团需稍作运动, 才能形成激基缔合物, 测定了B2激基缔合物形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并和β-萘甲酸酯发色团形成分子间激基缔合物的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双-β-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B_n)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_2O)和乙二醇-水(EG-H_2O)两种混合溶剂中的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以及温度、溶剂组成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疏水作用使B_3、B_4、B_5和B_(10)的两个发色团在基态时相互重叠,因此被激发时,很容易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B_2的激基缔合物中,两个亚甲基为顺叠式构象,在基态时两个发色团只能相互靠近.以减小排斥能.受激后,两个发色团需稍作运动,才能形成激基缔合物,测定了B_2激基缔合物形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和β-萘甲酸酯发色团形成分子间激基缔合物的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双荧光团化合物2-(ω-联苯基多亚甲基)-5-联苯基-1,3,4-二唑及其模型化合物2-甲基-5-联苯基-1,3,4-二唑和2,5-二联苯基-1,3,4-二唑的荧光光谱.对分子内,分子间激基缔合物和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分子构型与形成分子内激基复合物之间关系作了初步探讨.从实验结果得到,亚甲基桥链的碳数为奇数时容易形成分子内激基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动力学控制的方法在化合物3的5-C上C=O与6-C发生烯醇化生成锂盐,然后可在6-C位分别引入甲基、烯丙基、苄基、溴以及羟基取代基。产物6、7、8、9a和11经鉴定,除9α外其他都是α和β构型的混合物,其中以α-构型取代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近年来氨基、羧基、巯基和羟基等到基团的酶催化脱保护方法的进展。由于酶催化脱保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中性,水溶液)、选择性和专一性高、副反应少等到优点,故在多肽缀合物、糖等敏感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研究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The stereochemistry of carbonyl olefination reaction of cyanomethylene triphenylarsorane with ketones is reported. The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E isomer of the products α, β unsaturated nitrile was formed predominantl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 adopte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E, Z ratio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showed profound effect. The results shown in Table 1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eaction of carbomethoxymethylene triphenylarosorane reported in the previous paper. When methyl t-butyl ketone was used as the substrate and the reaction carried out in benzene solution, nearly pure E isomer was obtain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s shown in the previous paper. When Δ4-cholesten-3-one was used as the substrate, change of the solvents showed more prominent effect on the E, Z ratio of the reaction product. This paper also deals with the reaction of three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 (CN, COOCH3, COCH3) substituted methyltriphenylarsonium salts with ketones in the presence of K2CO3, Na2CO3/benzo-15-crown-5, K2CO3/18-crown-6 or (C2H5)3N in CH3OH solution. The latter three gave satisfactory results (Table 2). The chromotographically pure product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crude products by passing through silica gel column. Its E, Z ratio is near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crude product. This method seems to be a good one for preparing olefinic compounds in miligram scale.  相似文献   

15.
孙钟瑛 《化学学报》1988,46(2):176-178
有关基团电负性的研究,曾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运用电负性指数对物质性能进行定量化研究可避免复杂的计算工作,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导出一种简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礼成  王吉泉 《有机化学》1994,14(3):225-241
本文对一类重要的ⅥB族金属叁键化合物R~2M~2(CO)~4(R为环戊二烯基及类环戊二烯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综述重点是这类化合物的官能团M≡M叁键的化学活性, 全文包括R~2M~2(CO)~4的合成及结构, M≡M叁键与亲核试剂、与碳-碳重键、与氧或与金属羰基物等试剂的反应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烯丙基醚是一个重要的β-羰基化合物的合成等价物,已有许多应用,它的应用和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有密切关系.最近,Werstiuk 曾对烯丙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作了综述,并讨论了立体因素对烯丙基化合物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Evans 等研究了烯丙基烷基醚阴离子和亲电试剂反应中位阻和区域选择性的关系.当亲电试剂是卤代烷时,烯丙基醚中烷基体积增大,γ位烷基化的比例也增大;而亲电试剂为羰  相似文献   

18.
陈瑛  张蓓娜  郑筠青  夏鹏 《有机化学》2002,22(5):335-340
11α,17-二羟基-及11β,17-二羟基-雄甾-1,4-二烯-3-酮-17腈以乙烯基正 丁醚进行保护,得到双羟基和11-及17-单羟基保护产物,对因保护基引入手性碳而 产生的双羟基保护产物的立体异构体进行了分离纯化和波谱鉴定;单羟基保护产物 的薄层层析和分离中均未能观察到立体异构体的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雷学工  刘有成 《化学学报》1983,41(5):441-447
The kinetics of decomposition of 3, 5, 5-trimethylhexanoyl peroxide (1) in benzene has been studied at 30, 40 and 50`C and the cage effect of decomposi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cavenging method. The relative amounts of the main products of decomposition of 1 at 50`C with chang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1 followed first plus three halves order kinetics as reported for lauroyl peroxide (2), but had a larger cage effect of 0.6. The mechanism of decomposition of 1 is practically the same as what we have proposed for 2. The faster rate and larger cage effect but less induced decomposition of 1 than that of 2 are attributed to the branching of the molecule of 1, especially to the presence of β-methyl group, which causes a larger entropy increase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相似文献   

20.
H_2O与NO,CN,OH自由基及负离子相互作用的CP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均衡(CounterPolse)校正和非校正势能面上研究 了珑O与NO,NO~-,CN,CNoH~-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了CP-梯度优化和非校正梯度优 化以及基组的选择对超分子结构和能量的影响.研究311++g**基组对于这些体系的 研究有很高的效率.这些自由基和负离子均能与H_2O形成强弱不同的氢强弱次序依 次为OH~-,CN,NO~_,OH,CN,NO,由相互作用能.△E~(CP),成键临界点电荷密 E(2)分析均得到同样结果CF梯度优化和非校正梯度优化所得能量及正BSSE相差不 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