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色圆珠笔字迹色痕ATR谱与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圆珠笔字迹色痕的鉴定一直是法庭科学领域中十分注目而又棘手的研究课题之一[1,2 ] .曾有人用溶剂萃取和色谱法进行研究 ,但因损坏试样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7] .尽管 FTIR用于字迹色痕的鉴定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因样品制备非常苛刻 ,实际应用存在困难 [8~ 10 ] .本文在用 ATR(AttenuatedTotal Reflection)技术对 1 0 8种蓝色圆珠笔油墨的字迹色痕进行了系统分析 (区分为 1 8类 )基础上 ,又采用了模式识别[11,12 ] 进行研究 ,不仅实现了种类区分 ,而且达到了生产厂家、牌号及批次的认定 (进一步分为 5 3种 ) .该系统的实现 ,为蓝色圆…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确定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的形成时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岩  姚丽娟  赵鹏程  王景翰  王彦吉 《色谱》2005,23(2):202-204
选择适当的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蓝色圆珠笔油墨中展色剂苯甲醇和苯氧基乙醇这两种组分的含量(以峰面积计),以展色剂的峰面积、内标物的峰面积与紫外-可见光谱测得的参比物墨水中的染料的吸光度值这三者之比为纵坐标,以字迹形成时间为横坐标,确定了字迹形成曲线,从而建立了确定字迹形成时间的方法。选择了不同种类的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为圆珠笔油墨字迹形成时间的推断建立了一种可靠而又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实际办案。  相似文献   

3.
用0.1g·L^(-1)氯金酸溶液100mL与10g·L^(-1)柠檬酸三钠溶液2mL反应制成红色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AuNPs粒径约为12nm,AuNPs溶液在波长518nm处有特征吸收峰。当三聚氰胺与AuNPs同处于一溶液中时,三聚氰胺的诱导作用使AuNPs团聚,其溶液的颜色由原来的红色变成蓝色(即在波长680nm附近出现新的吸收带)。三聚氰胺的检测范围为0.1~28.0μmol·L^(-1),测定下限(3σ)为0.1μmol·L^(-1)。据此,提出了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9.0%~108%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气液界面上研究了α-D-甘露糖苷-十六烷(MC16)与10,12-二十五碳双炔酸混合单分子膜行为,二者具有较好的互溶性.在疏水的玻璃衬底上用Langmuir-Schaefer(LS)薄膜技术制备单层MC16/PDA薄膜,研究了这种仿生薄膜与大肠杆菌jm109的相互作用.大肠杆菌jm109对MC16修饰的聚二乙炔LS薄膜的吸附,使薄膜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进行定量检测.动力学研究显示比色响应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3min内即有显著变化,15min后趋于饱和,20min后CR值达到28%,进一步探讨了分子识别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元凤  王景翰  姚丽娟 《色谱》2007,25(4):468-472
选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对13种市售蓝色签字笔样品字迹色痕进行了分析。当电压为15 kV、柱温为25 ℃时,以0.03 mol/L 四硼酸钠水溶液(外加10%(体积分数)的甲醇)为缓冲液,所有样品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区分;依据紫外区检测结果,样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五小类;依据可见区检测结果,样品可以分为四类;两种分析结果相结合有助于增大不同样品之间的区分度;选择3种样品进行暗处保存老化制样,根据字迹中色料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对字迹的相对形成时间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还发现纸张类型对于上述研究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处理好的玻碳电极浸入到2.0 mmol/L FeCl_3+2.0 mmol/L Fe(CN)_6~(3-)+0.10 mol/L KCI+0.10 mol/LHCl溶液中,在0.40 V(vs.SCE)下恒电位沉积120 s,将电极取出用水洗净,再转移至0.10 mol/L KCl+0.10mol/L HCl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0圈,取出电极,用水洗净,在N2气氛中干燥,用肉眼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在电极的表面附着一层蓝色膜.至此,PB/GCE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前,字迹的书写时间的鉴定已成为法庭科学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区分书写材料的种类是其中关键的一个步骤.分析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1]、薄层色谱法[2]、气相色谱法[3]、液相色谱法[4]、毛细管电泳法[5]、拉曼光谱法等.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可靠的检测技术,可非破坏性进行物质鉴定、分子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发达国家已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法庭科学中.但有关激光拉曼光谱研究笔迹书写材料鉴定的文献并不多见[6],对于红色签字笔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红色签字笔字迹进行无损检验,为鉴别红色墨水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平板计数、ATP生物发光等传统牛奶菌群总数检测方法耗时长,现有光谱技术操作复杂等问题,将紫外-可见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应用于牛奶中菌群总数的定量分析,并采用优化的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牛奶菌群总数的定量模型。以等时间段(0,2,4,…,20 h)32℃恒温下培养的牛奶为研究对象,探究光谱与牛奶菌群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19个特征波数;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模型建立基于特征波与菌群总数的模型关系;优化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Rp优=0.978,Rp原=0.968)和更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优=0.265,RMSE原=0.324)。该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细菌总数的方法为快速检测牛奶菌群数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因子分析法在质谱成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方法分析的质谱成像数据来源于空气动力辅助离子源质谱成像技术,所用样品为含有3种不同颜料(红色、蓝色、黑色)的笔迹样品。对该样品的成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将成像数据分为了背景、黑色、蓝色和红色因子。分析结果显示,m/z 443.2,478.4,322.2(344.2)分别在红色、蓝色、黑色因子中的贡献值远大于其它质荷比,因此是3种颜料的特征质荷比。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质谱成像数据进行分析和特征提取是可行的。对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成像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因子分析可以更简单和定量地对特征质荷比进行取舍,在生物标志物提取、疾病诊断、药理分析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奶牛注射氯霉素后牛奶中的生物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技术研究牛奶代谢组学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浓缩富集,采用HPLC-MS技术研究了注射氯霉素后牛奶中内源性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注射氯霉素后,牛奶的代谢指纹图谱中8个谱峰的变化随给药及休药时间呈现一定升降规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可将给药组与空白组样品完全分开;鉴定了对组间差异贡献较大的化合物为单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ODE),HODE可以作为注射氯霉素后奶牛体内代谢应激产生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白光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白光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根据目前LED实现白光的两种主流方式:蓝光LED芯片+黄色荧光粉(或+绿色/红色荧光粉)和近紫光LED芯片+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重点介绍了蓝光芯片激发的黄色,绿色和红色荧光粉以及紫光芯片激发的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粉.文中并给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归纳了各种基质材料用于荧光粉的优缺点,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作出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 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色特性, P3MeT-ECD显示出蓝色和红色的可逆变化, PANI-ECD显示出墨绿色和黄绿色的可逆变化, 同时采用P3MeT和PANI作变色材料的P3MeT-PANI-ECD可以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 用激光雕刻微型化P3MeT-PANI变色层组装制得的侧面结构固态P3MeT-PANI-ECD控制合适电压也可多色变化. 另外, 用CeO2-TiO2作为P3MeT-PANI对电极的垂直结构固态P3MeT-PANI-ECD在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的同时, 也可进行四色自由搭配选择.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微波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固体废物中17种元素的方法。取固体废物样品0.1~0.2g(称准至±0.1mg)加入硝酸-氢氟酸-盐酸-过氧化氢(4+1+1+1)混合液7mL,于175℃微波消解20min,将消解液于150℃蒸发至近干,加水溶解残渣并定容至50mL。取固体废物浸出液25.00mL,加入硝酸-盐酸(4+1)混合酸5mL,于165℃微波消解10min后,按上述手续处理后作为样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上述两类样液中17种元素。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4.5%~12%之间(固体样品)和0.4%~15%之间(浸出液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9.1%~116%和82.4%~113%之间。按所提出方法分析了一个CRM(TCLPlot#7044-52,ISS1),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和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GasBench-IRMS)分别测定了来自国内外7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中国)的83件牛奶样品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 C、δ15 N、δ2 H和δ18 O)。对所测得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牛奶产地的判别分析。从所得结果可见,上述4项稳定同位素比值中的每一项都可获得相关牛奶样品产地来源的若干信息,但还不足以作为相关牛奶样品的溯源地判别的充分依据。而将测试结果进行组合后,对δ13 C、δ15 N和δ2 H三项指标组合交叉检验整体判别正确率达到84.3%,据此采用3项组合指标对牛奶产地进行判别分析,并在此项组合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产自7个国家的牛奶的判别模型。对自来这7个不同国家的牛奶盲样进行判别时,可将所测得样品中上述3项稳定同位素的δ值代入所建立的模型中,并比较各模型所得的Y值的大小,其中Y值最大的,即归属于此模型所代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段雨欣  向雪琴  董永强 《化学学报》2016,74(11):923-928
制备了苯基甲苯基二苯并富烯(phenyltolyldibenzofulvene,1)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化合物1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及结晶诱导荧光增强(crystallization enhanced emission,CEE)的性质,且化合物1可形成蓝色、蓝绿色荧光的晶体以及黄绿色荧光的无定形态.因化合物1分子为扭曲的螺旋桨构象,分子在聚集态中以较疏松的形式堆积,故化合物1可在热、溶剂气氛以及外力刺激下发生多种聚集态间的可逆转变,从而实现在三种不同发光状态间的可逆转变.我们尝试将化合物1用于光学记录,以单一化合物1为发光材料,其可在蓝绿及蓝色荧光颜色背景上以暗黄绿色字迹记录,可通过研磨、加热及溶剂气氛处理擦除字迹,并将记录纸分别转变为蓝色、蓝绿色及黄绿色,因此化合物1有望用于光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3 nm的金纳米颗粒(Au NPs)为探针,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的比色法对头孢噻肟钠(CTX)进行检测。其做法是:CTX在碱性介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降解生成巯基化合物,该巯基化合物与Au NPs在盐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容易形成Au-S键而修饰在Au NPs的表面,诱导Au NPs的团聚,使Au NPs的颜色从红色变为紫色或蓝色,实现对CTX的检测。CTX浓度在0.020~0.60μg·m L~(-1)范围内与Au NPs的△(A649/A520)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6μg·m L~(-1)。该方法对尿样、唾液、牛奶中两个浓度水平的CTX加标回收率在97.5~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2.3%,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体液与牛奶中CTX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个基于芳叉丙二腈的高活性迈克尔系统2,2′-[(5-叔丁基-2-羟基-1,3-苯撑)二甲川]双丙二腈(1), 能迅速吸收空气中的水, 生成稳定的氧杂迈克尔加成产物2-[5-叔丁基-3?(2,2-二腈基?1-羟乙基)-2-羟基苄叉]丙二腈(2). 在二甲亚砜(DMSO)中, 各种碱性催化剂都能使化合物2脱水生成化合物1, 同时发射红色强荧光. 在PBS缓冲溶液(pH=10)中, 化合物2立即脱水生成化合物1, 随后又缓慢加水转变为化合物2. 加热吸附在硅胶上的化合物2的荧光由蓝色变为红色, 温度降低后荧光又恢复为蓝色. 因此, 吸附了化合物2的硅胶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热敏荧光材料. 此外, 吸附了化合物1的硅胶还对某些有机蒸汽具有荧光响应.  相似文献   

18.
刘慎诸 《化学教育》1983,4(6):47-47
我们对“氮族”的几个演示实验做了下面的改进。一、铵盐受热分解在一支粗试管(20×100mm)里,加入氯化铵约2-3克,先在试管底部加热一定时间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氯化铵受热分解后有氨生成。然后缓慢移动试管,加热试管的中部(氯化铵已升华部分),可观察到已变蓝色的石蕊试纸,重又变成红色,这证明氯化铵分解时有氯化氢生成,在试管壁上尚有“升华”残留的氯化铵晶体。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酸、L-赖氨酸和氟化钠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明亮蓝色荧光的氮氟共掺杂碳点(NFC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对合成的NFCDs进行表征,并基于核黄素与NFCDs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构建了NFCDs荧光探针用于核黄素的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核黄素的线性范围为3.0~66.5μmol/L,检出限为0.26μmol/L,将其用于牛奶和奶粉中核黄素的测定,回收率为96.7%~103%。经MTT法测定NFCDs对HeLa细胞为低毒性,并成功用于细胞中核黄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从多种流动相体系中优选出了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在此条件下分析了105种市售的不同生产厂家和牌号蓝色圆珠笔油墨的字迹色痕,并依据有色成分的差异将这些同色油墨分成了6大类,考察了纸张的影响因素及在该条件下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和精密度,为进一步分析鉴定圆珠笔字迹色痕的形成时间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