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讨论了一种应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测量火车车轮踏面磨损量的检测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测量原理;阐述了线阵CCD图像传感器视频信号的处理、数据采集方法及措施;给出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对车轮踏面测量有代表性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2.
火车车轮踏面磨损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应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测量火车车轮踏面磨损量的检测分析;分析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简述了线阵CCD图像传感器视频信号的处理,数据采集方法及措施;给出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对车轮踏面测量有代表性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3.
车轮踏面擦伤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和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论述了机车车辆车轮踏面擦伤自动检测研究的重要意义 ,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等臂叉形机构检测擦伤的踏板法 ,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动态自动测量的实现 .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同时 ,就有关实际应用问题作出相应理论分析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对车轮踏面缺陷的超声检测,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轨道上运行车轮的自动化检测.  相似文献   

5.
尹凤伟 《科技信息》2012,(33):580-I0108
轮对是车辆重要的走行部件之一,车辆的重量全部通过车轮支撑在钢轨上,通过与钢轨的粘着来产生力的作用,当车辆运行至轨缝、道岔等不平线路时,车轮承受来自各方向的力的冲击。因此,车轮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本文对车轮踏面擦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预防的方法和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减少踏面擦伤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使我国在铁路货车领域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斗轮堆取料机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应力进行了计算,进一步明确了载荷、车轮踏面的硬度、车轮的直径和转速,轨面的形状等参数与接触应力的关系,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车轮踏面擦伤的集成粗糙神经网络预示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轮踏面擦伤的预示诊断对列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预示诊断中多传感器、多特征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粗糙集与多个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车轮踏面擦伤预示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时频域都具有高分辨率的小波分析从车轮振动信号中提取擦伤特征,利用粗糙集的数据约简确定神经网络的初始拓扑结构,通过网络训练建立故障特征与故障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踏面擦伤的多传感器融合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示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列车车轮踏面检测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轮踏面动态检测系统,分析了k-means聚类算法,通过加权欧式距离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聚类法具有保持最大相似性的特性,将基于加权欧式距离的k-means聚类算法用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先对原始图像作图像增强、图像灰度化等预处理,再以特征聚类思想对图像作阈值分割,使图像中的各部分特征更加突出。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基于加权欧式距离k-means聚类算法的车轮踏面损伤视觉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踏面损伤。  相似文献   

9.
针对动车车轮日常维护中存在的过度镟修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新的镟修标准,以优化镟修设计策略;在建立动车车轮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镟修比例系数对轮缘厚度的减少量和轮径的减少量进行目标优化,使得磨损后的车轮能够以最少的镟修量,镟修到优化后的标准外形轮廓尺寸;以CRH2A型车LM型车轮的长期记录数据为基础,对磨耗后的车轮进行优化镟修后,对比传统镟修方案,优化镟修方案在最大程度恢复轮缘厚度的基础上,避免了过度镟修问题;优化镟修方案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动车车轮的寿命,并且减少了因过度镟修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接触角曲线反推法设计铁路车轮踏面外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寻求机车车辆踏面外形的基本目标的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根据接触角特性曲线和轨头外形的反推算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以某一独立轮踏面为例,探讨了该方法在设计踏面外形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轮对踏面与钢轨的配合对机车的脱轨性能影响很大.应用SIMPACK软件分别建立了LMA和LM型踏面的机车模型及钢轨模型,通过不同速度下小半径曲线上的仿真,分析了2种踏面对机车脱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踏面轮对与钢轨的配合可以提高机车的脱轨性能,LMA型踏面的脱轨性能优于LM型踏面.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中国350 km/h的动车组的车轮磨耗变化及其动力学性能变化,对运营中的某350 km/h的新型动车组进行踏面磨耗跟踪测量,发现车轮在镟修周期内出现了踏面凹型磨耗和轮缘根部磨耗问题。从轮轨接触关系开始对上述发现进行研究,并通过SIMPACK软件仿真模拟,探究在高速下该型车轮磨耗的增加对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包括非线性临界速度、曲线脱轨系数、车辆平稳性指标、磨耗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50 km/h高速运行的新型动车组,其车轮磨耗主要为踏面滚动圆处的凹型磨耗与轮缘根部磨耗;伴随着车轮磨耗的增加,轮轨接触发生改变,滚动圆两侧的疲劳损伤愈加明显,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不断恶化。最后就车轮的磨耗的发生位置与其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力机车轮箍更换工作量大,耗电量大,加工时间长,直接影响电力机车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采用交-直-交变频技术的中频加热炉,不仅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电力,资源资源,而且可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阐述采用顶根距和公法线组合测量法 ,控制摆线齿轮齿形的途径 .介绍了公法线长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工艺分析 ,指出了正确选择磨削砂轮外缘园弧半径是决定摆线齿轮齿形的关键因素 .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过岔方式及过岔速度对机车通过固定辙叉时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固定辙叉伤损原因,基于铁路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75 kg/m钢轨12号道岔固定辙叉和JM3标准车轮型面,应用SIMPACK软件建立机车-固定辙叉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机车在不同速度、从不同方向通过固定辙叉时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机车通过固定辙叉时,...  相似文献   

16.
重载铁路钢轨磨耗状态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弹性体滚动接触理论,对法向接触问题最小余能方程的影响系数和法向间隙进行修正,使其更适用于非平面接触问题的求解.以某重载铁路通过总重达100 Mt的CHN75型面磨耗钢轨为对象,车轮选取LMA系列原始型面,利用修正后的接触模型,研究在30 t轴重作用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对轮轨接触特性影响较大,横移量在+12~+14 mm轮轨接触状态变化显著;其中,横移量在+12.9~+13.2 mm时出现两点接触,横移量增大至+14 mm时出现车轮轮缘和钢轨轨距角的接触.  相似文献   

17.
机车同轴左右车轮存在直径不一致的情况,改变了轮轨的接触状态。针对机车同轴轮径差的问题,建立了机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轮轨接触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和动载荷作用下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同轴轮径差对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同轴轮径差的存在,轮轨间的动载荷发生变化,当内侧车轮直径小于外侧车轮直径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车曲线通过,反之则会降低曲线通过性能;与无轮径差相比,同轴轮径差存在时,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发生改变,等效应力增大,导致磨耗增加,降低车轮和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测的机车车轮磨耗数据,利用非平稳Gamma过程,建立机车车轮轮缘的退化模型,运用a, b两种方法结合轮缘磨耗阈值预测95%可靠度时的镟修里程.a方法利用Bootstrap方法随机生成一组伪寿命的经验分布,以Weibull分布拟合预测镟修里程为47.39万km.b方法利用基于最大熵值原理的二次四阶矩方法,预测镟修里程为48.89万km.结果表明:与经验分布相比,a方法的的寿命较为保守,b方法的失效分布更吻合,可确定镟修里程为45万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