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的元素及元素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改造型矿床是层控矿床的一个重要类型。我国形成沉积改造型矿床的元素主要有Pb,Zn,Hg,Sb,As,U,Cu,Fe以及S(黄铁矿),F(萤石),Ba(重晶石),Si(水晶)等。本文分析了沉积-改造型矿床主要控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含量背景,划分了矿床中主要成矿元素的组合类型,讨论了元素组合类型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东川式层控铜矿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康滇地轴东川式层控铜矿床,其层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矿源层、藻礁与储矿层。成矿作用贯穿在整个沉积过程中,特别是生物造礁作用与成岩作用对成矿具有决定意义。层状铜矿的生成机理可试名为“红层汲取-藻控成岩成矿”模式。由于构造运动及其轻微的变质作用与火山活动,对层状铜矿中的矿质加以改造,沿断裂运移并重新淀积于有利岩层中,形成脉状富矿体或脉型矿床。所以,作为东川式层控铜矿成矿的全过程,又可概括为“红层汲取-藻控成岩成矿-构造富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丁家山铅锌矿矿床的成因复杂,主要存在矽卡岩型与块状硫化物型两种争议。尝试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重新探讨。结果表明:矿床的主要矿源层为元古代龙北溪组上段大理岩地层,而非中新元古代东岩组绿片岩地层;所谓的"绿片岩"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体与经过区域变质的钙质泥岩、钙质粉砂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和泥灰岩发生双交代作用所形成的矽卡岩,而非绿片岩相遭受区域变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理岩地层,少量来自岩体,而非多来源;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故矿床成因应为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铅、硫、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改造热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来源,Pb、Zn元素的活化迁移和沉淀的实验研究,矿床的成矿规律等。认为矿床的形成首先是成矿物质与含矿岩系同生沉积,又受后期地质作用影响而被改造及进一步富集成矿。整个成矿过程与岩浆活动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隘上矿区石炭系梓山组和外围有关地层的微量元素研究,揭示了本区梓山组是一个富含硼、钛和铜等元素的地层,并含有与重砂矿物局部富集有关的衍生含钨层位.后期花岗岩的叠加使含钨层位形成层控钨床.研究结果表明,基底含钨建造和梓山组地层为成矿床提供了钨和主要伴生元素硼、钛和铜,后期花岗岩则为成矿提供了能量和铍、氟等叠加组份。  相似文献   

6.
我国混合岩化后改造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的重要层控金矿类型——产于我国华北地台太古界中的混合岩化后改造型金矿床的地质、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观察、稳定及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包裹体成分及微量元素等综合方法证明成矿物质及矿液主要来自金的矿源层,矿床为海西及燕山期构造-热液的改造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苏南地区为例,依据典型样品的石英晶体方位测量,三种压力敏感矿物成分结构观察和位错密度流变参数测算等进行论证分析。并从碎裂流变、动力分异和简单剪切作用,特别是从Odé强度理论方面探讨成因机制。最后还指出了区域层滑脆性断裂系统中韧性变形域与层控矿床形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包含两个内容:1)介绍各类硅岩的特征,对展状硅岩进行分类和成因探讨.认为大多数层状硅岩是生物(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等)吸收海水中的SiO_2后构成本身的壳体,死亡后堆积而成层状硅岩;2)讨论层控硅岩型铀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和矿床成因.着重论述矿源层的形成和铀矿床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纳流控芯片的微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巧红  陈双 《化学进展》2008,20(12):2061-2067
纳流控学和纳流控芯片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纳流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以纳流控芯片的研制为基础,而纳流控新品的制备需依靠微纳加工技术。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已经建立的纳流控芯片加工技术,包括掩膜加工法、牺牲层技术、模具加工法、化学-机械抛光法、机械拉伸技术以及其他的加工技术。此外,还简单介绍了纳流控芯片在试样预处理以及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白云鄂博稀土、铌钽矿物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白云鄂博矿床赋存于元古代地层中,本文具体描述了矿物在矿床的部位和产状,区别出地层矿物和地层后的矿物,其中的热液交代现象具明显成矿特征,依据大地构造,岩浆活动,矿物共生组合,热液交代,成矿地质时代和持续时间等因素,认为稀土铌钽矿物成因是来自深源的硅酸碳酸岩浆演化分异的成矿热液,伴随着构造运动,侵入交元古代地层,长期多幕而成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层控汞矿的成矿作用、主要金属类型、赋矿层位、矿体形态、矿物组合、含矿建造、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等特点将碳酸岩中主要层控汞矿分成三种成因类型。在层控汞矿地球化学和成矿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层控汞矿找矿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我国各地质时代中的碳酸岩的发育、演化及其中的层控矿床。碳酸岩的时空分布具太古代和中新生代较少,元古代和古生代多;西部褶皱带少,东部陆台区多的特点。它们主要是在浅水环境下沉积的,太古代碳酸岩为化学沉积;元古代多与藻类的生命活动有关,白云岩占绝对优势;古生代及部分中生代主要是生物及生物化学沉积,灰岩多于白云岩。元古代以后,生物礁滩开始发育。  相似文献   

13.
对比研究了皖南西坑银多金属矿床中赋矿围岩蓝田组地层、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矿石、矿床蚀变岩等地质体的稀土元素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来源。结果表明,西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浆作用,成矿热液和富碳酸盐岩地层水岩反应使蚀变岩相对富集重稀土。  相似文献   

14.
皖南西坑Ag-Pb-Zn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研究了皖南西坑银多金属矿床中赋矿围岩蓝田组地层、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矿石、矿床蚀变岩等地质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 ,西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浆作用 ,成矿热液和富碳酸盐岩地层水岩反应使蚀变岩相对富集重稀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毛细-蒸发作用力微泵作为液流驱动力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连续、选择性地检测溶液中的NH+4。微流控芯片为六层结构,包含五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及一层玻璃。采用PDMS加工透气膜,并与其它PDMS层和玻璃层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封接。液芯波导管用作检测流通池,以提高检测光程。通过检测溶液中NH+4验证了微流控流动注射系统的性能。系统的检出限(3σ)为40μmol·L-1,分析通量可达60h-1,试样消耗仅100nL。  相似文献   

16.
江南金成矿带层控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通过对该带层控金矿床,即江南型金矿的含金建造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对比指出,江南型金矿最明显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元古界中金矿密集带和部分金矿体分别与区域性金亏损区(带)和局部性金负异常伴生,矿石富低丰度元素而贫贱金属,成矿溶液呈中低温、中等盐度、中-弱碱性和还原性,并富HCO_3~-和S而贫Cl.其成矿物质来自含金建造,成矿过程主要与深部变质热液和浅部地下热水综合作用有关,在成因上属变质热液金矿和地下水渗滤热液金矿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7.
松辽平原更新世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松辽平原更新世地层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应用孢子花粉、磁性地层、粘土矿物、同位素年龄、沉积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平原中心埋深75—80m以下的砂砾石层,属冲积、湖相沉积,时限2.48—1.87Ma,应为第四纪下限。而厚层粘土层,下部厚40—30 m,时限2.01—0.73Ma,属早更新世中、晚期。上部厚25—21 m,时限0.73—0.20 Ma,属中更新世。厚层粘土层平均沉积速率3—4 cm/ka,属大湖长期缓慢、稳定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个旧高松矿田断裂和裂隙构造发育,是重要的控矿构造.本文对断裂带构造岩结合矿田花岗岩、地层围岩以及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角砾岩表现为富Eu、负Eu以及弱负Eu的三种类型;构造岩与花岗岩和矿石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我们更好地认识高松矿田断裂构造岩的演化提供了依据;分析了影响构造岩稀土含量及配分模式的因素,包括断裂的动力分异作用以及围岩地层和岩浆岩对构造岩物质来源的影响;构造岩具有较好的示矿作用,构造岩中稀土元素与主要成矿元素Sn,Cu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能为隐伏矿的预测提供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9.
安徽安庆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比研究了安微安庆铜矿床中矿石、矽卡岩、闪长岩及地层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并通过模拟平衡热液稀土元素的模型探讨了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结果表明,安庆矽卡岩型铜矿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有较强的活动性,成矿物质来源于闪长岩体,成矿热液流体来源于闪长质熔体。  相似文献   

20.
张维  肖江群  周勇亮 《电化学》2006,12(4):429-433
微电极的制作是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CO2激光烧蚀结合化学腐蚀快速制作微流控芯片阵列微电极的方法.在溅射Au/Cr的玻璃基片上涂敷指甲油作牺牲层,利用CO2激光烧蚀开窗口,经化学腐蚀后获得阵列电极,电极宽度为100μm.考察了激光加工参数及牺牲层对电极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由键合包封制作的微流控芯片,循环伏安及流动注射分析测试表明,该电极芯片可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安培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