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首次报道了间歇釜中以丝氨酸(Ser)-BrO^-~3-Mn^2^+-H2SO4为体系(简称Ser-BZ体系)的新型BZ类振荡反应,其特征如下:(1)虽然Ser不能发生溴代反应,但即使在无丙酮或惰性气体流时也能在间歇釜中观察到持续振荡;(2)振荡诱导期极短(~0),振荡次数较少(<11次);(3)振荡反应受到Cl^-,Br^-,丙烯腈等的抑制;但当加入足够量Ag^+使[Br^-]的振荡抑制后,仍可在Pt电极上观察到振荡现象。根据上述特征和反应产物分析,推测Ser-BZ振荡反应可能是自由基-控制模型,而非Br^--控制模型。加入适量丙酮可诱导连续振荡反应,归因于两种控制模型的共存。通过对Mn^3^+-Ser和BrO^-~3-Mn^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并结合FKN机理,对Ser-BZ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6.
7.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d,p)和高级电子相关的偶合簇法CCSD(T)/6-311++G(d,p)研究了气相离子-分子反应B2H3-+CS2B2H3S-+CS的机理.结果表明,B2H3最可能进攻CS2中碳原子形成三元环中间体,随后通过氢迁移和最终消除CS的反应步骤形成硫原子转移产物H3BBS-+CS,反应大量放热且不需要活化能.B2H3直接对CS2中硫原子进攻夺取硫原子的反应方式存在一定能垒阻碍.计算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B2H3,B3H-6和B4H7-等缺电子硼氢负离子的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 G(d,p)和高级电子相关的偶合簇法CCSD(T)/6-311++G(d,p)研究了气相离子,分子反应B2H2^- CS2→B2H3S-+CS的机理,结果表明,B2H3-最可能进攻CS2中碳原子形成三元环中间体,随后通过氢迁移和最终消除CS的反应步骤形成硫原子转移产物H3BBS^- CS,反应大量放热且不需要活化能,B2H3^-直接对CS2中硫原子进攻夺取硫原子的反应方式存在一定能垒阻碍,计算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B2H3-,B3H6和B4H7-等缺电子硼氢负离子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H~2O+CN→HCN+OH的IRC解析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能量梯度法,在UHF/3-21G水平上,优化了反应H~2O+CN→HCN+OH的反应物,产物及其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得到了该反应的活化能为32.6kJ/mol, 与实验所得的测量值相一致,同时用Morokuma的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沿着IRC,对反应过程中体系构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IRC 运动与垂直于IRC简正振动之间的偶合常数,讨论振动频率的变化,并结合偶合常数进行分子动态学分析,用传统过渡态理论,变分过渡态理论及相关的隧道校正等方法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如T=763K时,K~(计算值)^(CVT/SCSAG)=3.09×10^1^0,K~(实验值)=(5.1±0.6)×10^1^0,单位为cm^3·mol^-^1·s^-^1) 相似文献
17.
电动势法对LiCl-Li~2SO~4-H~2O体系25℃热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制的锂离子选择电极和经典Ag-AgCl电极,测定25℃时LiCl-Li~2SO~4-H~2O三元体系中离子强度0.01~6.0mol.kg^-1的LiCl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求取Pitzer方程、Harned方程的离子作用参数和系数,并用上述方程计算LiCl在混合溶液中的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以Inγ~±LiCl和logγ~±LiCl的形式与实验值进行比较,标准偏差均小于0.008.本工作测得的LiCl平均活度系数的自然对数与等压法测定的渗透系数拟合的Pitzer方程参数计算值比较,标准偏差为0.0097.同时计算了Li~2SO~4在该体系中的平均活度系数和混合溶液的渗透系数以及混合超额自由能.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利用旋转圆盘电极系统研究了酸性介质中H2O2在Au(100)和Au(111)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Au电极上H2O2难以发生还原,但是当电位稍微正于H2O2氧化为O2的平衡电势时即可发生氧化. 在Au(111)上H2O2氧化的起始电位比在Au(100)正0.1 V左右. Au(100)上的双桥位位点能增强反应中间体*OOH的吸附,可能是导致Au(100)上H2O2氧化反应超电势比Au(111)低的主要原因. 在较正电位区(E>1.2 V), 当电极表面被氧物种覆盖时,H2O2在两个电极上的氧化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影响在Au(111)上比Au(100)上更加明显,这与Au(111)上氧物种的生成与逆向还原可逆性差的趋势一致. 最后还将Au与Pt单晶电极上H2O2氧化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硫脲氧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H2O2—SC(NH2)2—Cu^2+反应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H2O2-SC(NH2)2-Cu^2+-H^+反应体系在封闭条件下以及在CSTR中的振荡行为,体系在封闭条件下出现单峰振荡行为,其振幅和诱导期与反应温度,(H2O2),(SC(NH2)2)等有关,在CSTR中体系的Pt电极电位,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以及pH值均显著稳定的周期性振荡,考察期振荡过程的流速序列,发现在低流速下的出现周期性复杂振荡,体系没有双稳态出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