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浙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要立足创新资源集聚的现实,借鉴国际知名科创平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凸显自身的产业技术优势,辐射带动浙江产业创新,实现区域间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在全省带动打造形成更多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政府层面,要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有必要在缩小区域间政策制度落差、推动跨区域财税分享、加强知识产权共保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创走廊是创新要素集聚的组织形式,建设的初衷在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采用社会网络实证方法分析科创走廊在提升城市创新力和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科创走廊促进了创新要素在特定空间集聚,构成了要素流动空间;科创走廊通过增加城市间创新合作联系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够有效破解“核心-边缘”结构困境;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效应受到城市创新力、产业结构、高铁密度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影响,其中城市创新力和高铁密度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研究结果看,G60科创走廊还存在协同度不高的问题,核心区城市节点的创新关联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核心区节点城市与边缘区节点城市创新关联,是提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知识兼并可以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竞争能力表现一般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学习竞争对手的知识提升自己。通过阐述兼并吸纳知识的活动类别,分析影响和制约知识兼并的因素,论证企业竞争力迅速形成方式,最后以中国中车为例论述,只有在知识兼并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知识的企业,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4.
禅宗文化是江西特色区域文化资源之一,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具备重要的产业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江西禅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系统的机制为保障。江西禅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突出的问题是系统的产业化机制乏力。为促进江西禅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从定位、组织、产品、渠道等四方面提供产业化机制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炎  朴星辉  肖彦 《创新科技》2021,21(10):10-17
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林至科技的创新生态链进行分析,对创新生态链的内涵、特征以及作用做出了解释;同时发现,林至科技在创新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将理论、技术、材料、产品、市场五大要素分为知识和需求两个模块,借由材料这一要素将两者连接起来,进而形成创新生态链.  相似文献   

6.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方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带动区域更好地融入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创新系统。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合作申请专利信息为依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廊带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网络个体特征。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技术协同网络地域化发展趋势明显,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更强的社会嵌入性,集团企业具有更强的路径依赖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韩博  赵功强 《创新科技》2016,(11):12-14
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体系建设是创新方法工作开展的基础,文章总结了创新方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分析了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以宁夏为例提出了从组织管理、工作推进、推广服务、培训、专家咨询、宣传传播、政策保障、对外交流合作等体系建设方面如何构建区域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体系的构成与内容,为各省区创新方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崭新模式,除解决其自身发展的问题外,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马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作为立足于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实验示范基地,拥有突出的资源优势,从白马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市场驱动的“双向”资源合作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3,(5):46-49
首先剖析了知识、知识创新概念的演进,并论证了创新环境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环境的评价体系,并以湖南为例,对其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进行评价;最后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先珂  卢涛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9):1006-1015
中国和美国是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两大产出国,领域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两国国家层面的对比分析,缺少具体机构层面的分析以及对国家层面相关研究结论的验证。本文选取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作为研究案例,对两国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研机构的创新产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2006年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创新产出的数量领先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但创新产出的质量不及后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以及对网络资源的控制能力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从合作角度对提升我国科研人员的创新产出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科技中介的独立性、中立性、专业性、知识密集性与交互服务性特性,研究了区域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信息孤岛和专业鸿沟3种障碍,提出了科技中介的特性可以有效解决三种障碍促进区域创新系统有效运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机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中介组织运作机制的现状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运作机制进行了详尽地研究,并指出在经营管理、服务创新、执业资格测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和问题。以此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运作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的科技金融一直发展得比较好,自双创以来,成都市更是加强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根据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技创新创业检测动态》提供的数据,运用Vensim-PLE软件对成都市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结果有力证明了成都市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管理研究》2017,(6):102-105
从科技金融创新的三大主要内容——产品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3个视角,基于对我国传统科技金融支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梳理区块链技术运用对科技金融创新的作用机理,针对区块链技术运用于科技金融领域所可能存在的风险与认知偏误,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并不强。造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不健全,以及金融支持不够。因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创新、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强国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研究及培养的进程,在我国产业创新、综合竞争力提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基于这种形势,加强我国对领军型人才的研究及培养,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刻不容缓。尝试剖析学界关于领军型人才的相关概念,归纳其基本内涵,从而建立起领军型人才从选拔到考核以及人才形成过程中使其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得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培育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呈现出实验数据来源广、大、杂、深,科研资源需求、成本提高、科研主体多元化与科技研发个性化等特点,以科研物联网云为支撑,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技术产业化和科技研发的角度构建多元开放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是大数据背景下实现科技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完善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区域研究基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建设太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尽快形成研究基地、企业、政府良性互动的“官产学研”结合,为太原市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太原市科技局于10月26目在太原市委会议厅举办科技讲座,邀请太原市党政领导科技顾问、清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凤桐研究员作“完善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报告,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碳税已被提到议事日程。技术创新是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碳税对工业创新能力影响及机制意义重大。采用CGE模型定量模拟碳税对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得出:总体上,征收碳税会减弱大多数工业部门的创新能力,而补贴碳税却能减弱甚至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因此在碳税征收后需给予一定的补贴额度。具体分析,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无需补贴,传统能源密集型部门和创新能力较强部门的最优补贴率均不低于50%,而其他部门仅需较低的补贴率即可实现创能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在制定碳税征收政策时,在统一碳税税率水平后,需针对不同工业部门制定不同的后续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20,(5):28-37
颠覆性创新是我国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追赶的重要路径,既有文献对于其驱动因素讨论的不充分限制了其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从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力视角出发,探究设计与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认为:基于"意义"维度,颠覆性创新可以划分为原有意义系统颠覆性创新和新意义系统颠覆性创新;不同类型的设计对颠覆性创新驱动机理不同,具体而言,产品功能设计通过功能—成本联动创新满足了低端和边缘市场消费者被过度服务和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原有意义系统颠覆性创新;而产品语义设计则通过技术—社会文化要素联动创新为消费者提供象征性和情感性价值,满足他们情感和社会文化需求,从而实现新意义系统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