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能超 《中国科学A辑》1995,38(2):207-211
提供了一种设计同步并行算法的基本技术——二分技术,阐述了二分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基本模式,并举例说明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还探讨了这种设计思想与易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由一类可分组设计构造出对称设计的方法.注意到这类可分组设计的关联图对应着5类结合方案的关系图.本文利用该5类结合方案的商结合方案,由这类可分组设计构造对称设计,并举例说明了构造的具体过程.此外,提出了一种利用阵列由对称设计构造可分组设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证明了两个有对偶性质的可分组设计GDDDP(2,11;5;0,1)和GDDDP(2,16;6;0,1)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4):628-635
本文首先给出并分析了影响复杂抽样设计效率的要素构成,明确了设计效应在抽样误差量度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其次,针对设计中的诸多要素,建立不同要素组合设计效应模型和综合设计效应模型,构建了对复杂抽样设计进行有效分析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以我国住户调查为例,给出设计效应在我国复杂样本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纯净准则和最小低阶混杂准则是选择部分因析设计的两个重要准则. 通过研究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的个数, 证明了某些2IVm- p设计具有弱最小低阶混杂, 并给出了2IVm- p设计具有弱最小低阶混杂并包含最多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的一些条件. 同时给出了几个弱最小低阶混杂2IVm- p设计的例子, 并构造了两个非同构的弱最小低阶混杂2IVm- p设计.  相似文献   

5.
目前推广的优选法和正交表试验法都不能很好地处理混料(亦叫混合配方配比)试验问题。关于混料试验的设计与分析,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这些设计有Scheffe单形──格子和单形──重心设计;Lambraki的多重格子设计; Murty和Das的对称单形设计; Thompson和Myers、Cornell和Good的可旋设计; Kentworty的成份比率析因设计等等。本文采用较简单的Scheffe单形──重心设计,对太原、包头及本厂的煤焦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粘度、沥青含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初步尝试了混料试验设计法在活性炭生产工艺试验中的应用。 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二元Panel Data模型基于Within估计在恒等设计类中的D-,A-,I-和E-最优设计.文章首先证明了二元Panel Data模型基于Within估计在恒等设计类中的几类最优设计可在设计域的顶点处获得;研究发现模型的D-,A-和E-最优设计均为设计域顶点上的等权重设计,I-最优设计为对称设计;结果还表明等权重设计具有较高的I-效.  相似文献   

7.
中预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主要有常规性作业设计和拓展性作业设计.常规性作业设计的要点是:以训练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为主,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习惯;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养成良好的、初步具有逻辑性的数学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养成数学作业及时订正的习惯.拓展性作业设计的要点是:导学案的使用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初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拓展、探究性作业——利于学生合作性学习,体会身边的数学知识;学生试着命题,形成试卷,自主完成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超图连通性的一个重要不等式;建立了区组设计到超图的同构映射;提出了BIB设计的一种新推广WBIB;给出了几类优化的容错多总线系统的设计. 本文是一组文章中的一篇,这一组文章利用超图、区组设计、排队论、数学规划等作为理论工具,解决多总线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并且提出了新的理论与应用课题,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多总线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授权再制造下, 再制造设计对制造/再制造影响, 构建了再制造设计不同承担模式下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博弈模型, 对比分析再制造设计费用不同承担模式下, 再制造设计对最优纳什均衡解影响。研究主要得到:授权再制造不仅可以改变原始制造商市场竞争不利地位, 还可以增加其收益; 在授权再制造下, 只有再制造设计带给两种单位产品收益之比较大时, 两者才愿意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 虽然再制造设计可以减少两种产品单位零售价格, 但是再制造设计不一定总是增加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有限简单图G,λKv的G-设计(G-填充,G-覆盖),记为(v,G,λ)-GD((v,G,λ)-PD,(v,G,λ)-CD),是一个(X,B),其中X是Kv的顶点集,B是Kv的子图族,每个子图(称为区组)均同构于G,且Kv中任一边都恰好(最多,至少)出现在B的λ个区组中.一个填充(覆盖)设计称为是最大(最小)的,如果没有其它的这种填充(覆盖)设计具有更多(更少)的区组.本文对于λ>1确定了(v,K2,3,λ)-GD的存在谱,并对任意λ构造了λKv的最大K2,3-填充设计和最小K2,3-覆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发挥好“问题链”的助学作用,可以实现对新知的深度学习.文章结合“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的教学,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问题链”设计,即从具体学情出发,设计“导入式问题链”,激发深度探究;从教学内容着手,设计“逻辑式问题链”,激起深度思考;从教学重点铺开,设计“应用式问题链”,引领合作学习;与生活实际对接,设计“反思性问题链”,实现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设计变更对项目实施的影响,本文将影响施工项目的设计变更原因称为项目的设计风险元,基于广义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研究设计风险元传递过程。通过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设计风险元对项目工期和项目费用影响程度,当设计风险元发生后,设计审批及设计过程将影响项目工期;受施工工序影响设计风险元造成实际施工速度不饱和,使得施工效率低下形成窝工;由于设计风险元导致的返工造成施工项目的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此模型为风险管理者或项目管理者在设计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MATCH(14,3,1)-设计的一个构造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MATCH(n,k,λ)-设计就是完全图Kn的一个k-匹配集合,使得Kn的每一对独立边恰好出现在λ个k-匹配中。本文构造了一个MATCH(14,3,1)-设计,解决了文献[1]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得到一个MATCH(42,3,1)-设计。  相似文献   

14.
许多因析试验中,试验者只关心指定的一部分因子效应的估计效果.针对此类问题,Addelman(1962)首次提出了折中设计的方法,并定义纯净折中设计以保证指定的因子效应被有效地估计出来,但此类纯净折中设计的分辨度限定Ⅲ为Ⅳ.本文研究了四类全新的折中设计,指定因子效应的集合分别记为{G1;G1×G1}、{G1;G1×G1;G2×G2}、{G1;G1×G1;G1×G2}和{G1;G1×G2}.相应地,可以定义四种类型的纯净折中设计,即指定因子效应全部纯净的设计.本文研究四类纯净折中设计的存在性和结构特性,给出一些理论结果和具体的构造方法.构造结果表明新型的纯净折中设计的分辨度为Ⅲ或Ⅳ,并且与Addelman(1962)提出的纯净折中设计相比具有更多的纯净两阶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创设课堂高品质活动”“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为追求的“至简数学”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设计学”,通过设计简明的情境、简短的实例、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其次是“设计教”,通过设计简明的讲解、简要的概括、简短的评价,让学生简单地学数学;最后是“设计评”,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素养达成度、思考深入度,让学生数学学得不简单.  相似文献   

16.
超饱和设计在搜索试验中有重要应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 超饱和设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的设计从二水平发展到多水平, 进而到混合水平;构造方法从巧妙的构思到利用组合理论进行系统构造,进而到各种算法的开发; 对于超饱和设计的评优准则也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介绍一种构造多水平超饱和设计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很容易构造出具有优良性质的多水平超饱和设计, 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双减”对教师如何切实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特点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善于例题变式,让作业有延续性;注重知识整合,让作业有针对性;加强分组设计,让作业有层次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绝对值概念的微课设计为例,对比优化前后的微课设计与片段实录,提出数学概念类微课优化设计的思考:增强趣味性,催生学习欲望;理解多元性,注重本质联系;确保有效性,发展核心素养.以期为优化初中数学概念微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部分平衡t-设计t-(v; b;w; 1; 0) (X;A) 称为可划分的, 如果它同时也是一个部分平衡(t-1)-设计(t -1)-(v; b;w; λt-1; 0) 并且可将区组集A划分为A1;…;Aλt-1; 使得每个(X;Ai) (1≤i≤λt-1)是一个部分平衡(t-1)-设计(t-1)-(v; b/λt-1;w; 1; 0). 本文证明可划分部分平衡t-设计PPBD t-(v; b;w;λt-1; 1; 0) 的存在性蕴含着完美(t;w; v;λt-1)-门限方案的存在性;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 最优可划分部分平衡t-设计OPPBD(t;w; v) 的存在性等价于最优(t;w; v)-门限方案的存在性. 由此我们得到了最优(t;w; v)-门限方案的一些新的无穷类.  相似文献   

20.
徐锦鹏 《数学通讯》2024,(1):16-18+28
为探索跨学科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实践,以“球赛积分问题”为例进行案例设计.研究表明,跨学科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应关注三方面:深度融合多学科间知识,实现高质量跨学科教学;在厘清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情境素材时效性不强的教材内容可进行创造性使用;提升问题设计质量,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