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NA是生物体发挥功能的遗传基础,随时都承受着来自体内或体外环境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可以使DNA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即产生"DNA损伤";如果这些损伤不能被及时修复,会对生命体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细胞存在一系列的DNA损伤修复机制;这些机制的存在使得基因组在很长的时间内得以稳定维持。201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托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奇以及阿齐兹·桑贾尔,以表彰他们在DNA损伤修复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述了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德尔、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和美国与土耳其双重国籍科学家阿齐兹·桑贾尔,表彰他们在DNA修复机制(for mechanistic studies of DNA repair)的研究方面的成就。在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上,除了刊出宣布获奖的题为用于修复DNA的细胞工具箱(The cell’s toolbox for DNA repair)的新闻公报之外,还分别发表了题为对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飞秒激光、1 999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方面介绍了飞秒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川  刘克文 《化学教育》2014,35(10):1-6
美籍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阿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为复杂化学系统设计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众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提出了“多尺度模型”,即用量子物理处理分子结构或者化学反应的核心部分,用经典物理模型处理周围物质或环境,而对于更外围的环境则以电介质模型处理。借助这种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就可以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多相催化和溶液中分子光谱等进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5.
刘欢  刘克文 《化学教育》2014,35(24):1-6
史蒂芬·赫尔(Stefan W. Hell)、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和威廉·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因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共享了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使用荧光分子和特殊的光物理原理,巧妙地突破了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突破的"阿贝极限",其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技术发展为"显纳"技术,能够窥探纳米世界.  相似文献   

6.
王昊  刘克文 《化学教育》2013,34(4):1-4,10
美国科学家Robert J.Lefkowitz(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Brian K.Kobilka(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这一重要受体蛋白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与激素和G蛋白结合形成三重复合物结构,从而活化G蛋白,引发生理反应。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及工作机制的发现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医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导电聚合物——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坤林  李桢  徐洁  曲宝琦  张鹏 《化学教育》2001,22(1):5-6,24
介绍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主要包括以聚乙炔为代表物的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发展、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袁进  郝京诚 《大学化学》2022,37(1):125-132
截止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其见证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化学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主线,联系诺贝尔化学奖趣闻,讲解化学学科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乃至对人类社会和生存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使大家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且更加了解如何进行化学研究,促进化学学科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驱动生命之轮——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被授予1997年诺贝化学奖的有关ATP合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欣  冯晓颖  王晓义 《化学通报》2011,74(3):284-288
在探索微观元素的过程中,同位素的发现与证明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质谱仪的发明对证明同位素的存在不可没,为此19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质谱仪的发明者--F.W.阿斯顿,2010年恰逢阿斯顿逝世65周年,特撰义纪念他对现代化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姜国庆 《化学教育》2006,27(12):8-10
光合作用不仅是规模极其宏伟的化学过程,而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介绍诺贝尔化学奖曾经7次授予光合作用的研究者,简要回顾人类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同时,阐述叶绿素结构及光合作用化学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格哈德·埃特尔在金属表面氢吸附、哈伯-博施法合成氨反应过程催化机理及CO催化氧化反应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获奖成果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3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和开发方面的卓越贡献,阐述了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
童敏  樊敏  钱丰清 《化学教育》2023,44(4):6-12
在厘清和比较21世纪以来有机合成领域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情况的基础上,陈述我国有机合成研究现状,为我国未来有机合成研究的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琴  朱传方 《化学教育》2007,28(2):5-6,9
简要介绍了2006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真核转录过程的分子研究,对于人们理解转录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基因转录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相似文献   

16.
李川  王磊 《化学教育》2018,39(12):1-10
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获得了原子级分辨率的蛋白质3D结构图,开启了揭秘生物分子结构测定的新时代;约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研发了一种新的由2D结构图合成3D结构图的分析方法,打破了生物样本排列规则、朝向固定、结构均一的限制;雅克·杜波谢(Jacques Dubochet)成功研发了可以迅速将液态水冷却成玻璃态水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冰晶体分散电子束和破坏生物分子结构的问题。3位科学家因为测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而研发了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为Cryo-EM)技术,荣获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3位获得者在冷冻电镜领域的主要贡献,同时介绍了冷冻电镜技术的用途、一般工作流程和其局限性,以及中国学者在冷冻电镜技术应用研究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