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由重力场和电场组成的复合场内,带电质点在斜面上的最佳抛射问题,推导出了最佳抛射角和射程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对斜面上的最佳抛射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计算出了射高和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3.
非理想抛体的最佳抛射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数值计算,给出有阻力、起点与终点在不同高度的抛体的最佳抛射角.  相似文献   

4.
从力学运动公式出发,假设运动员抛出物体时输出能量固定,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以一定高度和角度抛出物体的运动规律,详细定量分析运动员输出能量、肩膀高度和手臂长度对抛射速度、最佳抛射角和最大射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铅球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抛射速度和抛射角,而50厘米的肩膀高度或手臂长度差别对铅球成绩的影响分别为分米和厘米量级。另外,理论计算结果与三名铅球运动员实际投掷数据的比较说明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高,研究结果对投掷类运动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佳抛射角和最远抛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分方法,求出了抛出点和落地点有一定高度差的理想抛体的最佳抛射角和最远抛射距离及其与两点高度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矢量三角形法,可以极大地简化求解投掷问题的最佳抛射角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动力学方程出发,定量分析阻力大小和抛射高度对抛体运动最佳抛射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力系数不为零且给定抛射高度时,最佳抛射角先是随初速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到达某一个极大值后转为平缓地单调下降.而当阻力系数保持不变时,最佳抛射角随初速度的变化行为与抛射高度密切相关.但不管阻力系数和抛射高度取任何非负值,抛体运动最佳抛射角均小于45°.另外,在其他参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抛体运动最佳抛射角均是随抛射高度和阻力系数的增大而单调减小.  相似文献   

8.
在水平面上斜抛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当抛射角为45°时射程最大.若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将物体抛出,抛射角(抛射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θ为何值时物体在斜面上的射程最大呢?  相似文献   

9.
考虑物质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不可压缩流体的动量方程出发,推导出爆轰驱动二维平板过程中物质元的抛射角控制方程。  相似文献   

10.
铅球最佳投掷角的精确方程及数值解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蔡志东 《大学物理》2005,24(8):16-18
指出关于铅球最佳投掷角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这一角度的精确方程和数值解。  相似文献   

11.
BBO晶体四倍频全固态小功率紫外激光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KTP晶体和BBO晶体,进行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Nd:YVO4声光调Q激光脉冲四倍频实验。在不同绿光功率入射时,获得光束的束腰半径和紫外转换效率的依赖关系:当绿光功率为1.10 W,束腰半径为12.4 μm时,得到了210 mW的准连续266 nm紫外脉冲输出,四倍频转换效率为19.1%。实验还对紫外远场光斑分别在o光振动面和e光振动面内进行分析,指出了BBO晶体在该两平面内不同的倍频接受角是造成椭圆形紫外光斑和主光斑附近明暗条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二元光学在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元光学器件的相位补偿作用进行波面变换,将高斯光束变换为平面光束,达到减小激光测距仪光束发散角的目的。在20km 处对激光光束发散角采用叠加积分衍射分析进行计算,得到结果为2 ×10 - 4mrad , 远小于原来的2mrad 。计算还表明测程没有因能量损失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大角度减反射光学薄膜,采用电子束蒸发斜角蒸镀工艺,按照设计好的膜系,通过蒸镀一系列低折射率膜层,最终得到在380~780nm波长间,入射角0~70°,平均反射率低于1%的光学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斜角蒸镀工艺镀制出折射率从基底到空气的渐变多层膜结构以取得优良的减反射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KTP晶体和BBO晶体,进行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Nd:YVO4声光调Q激光脉冲四倍频实验。在不同绿光功率入射时,获得光束的束腰半径和紫外转换效率的依赖关系:当绿光功率为1.10 W,束腰半径为12.4 μm时,得到了210 mW的准连续266 nm紫外脉冲输出,四倍频转换效率为19.1%。实验还对紫外远场光斑分别在o光振动面和e光振动面内进行分析,指出了BBO晶体在该两平面内不同的倍频接受角是造成椭圆形紫外光斑和主光斑附近明暗条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ion guidance of air-to-surface weapons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a new optimal guidance law applying to attack the ground stationary target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dividing the 3D movement of the weapon into the movements of diving plane and turning plane, the relative motion of weapon-target is established first. Considering the conditions of miss distance, impact angle and terminal angle of attack, the general formulation of a new guidance law with an arbitrary system order is deduced by solving the Riccati equation of the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The approximate expressions of lag free system and first-order lag system are given. The validity of the optimal guidance law is verified by the comparable simula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 trajector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optimal guidance laws satisfy the precision guidance with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as well as the angle of attack converges to zero at final tim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warhead effect.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缩尺寸沟渠火灾试验模型,测量了沟渠以及平台入口附近的温度分布,研究了沟渠内杨木三合板架空燃烧的位置和沟渠的倾斜角度对火蔓延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火焰传播特征和火蔓延速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效应和烟囱效应的综合作用下,火焰先从杨木三合板与沟渠底板之间的狭长空间传播到沟渠顶部,在入口处形成喷射状火焰;狭长空间内的温度先...  相似文献   

17.
The two-dimensional barrier passage is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Langevin statistical reactive dynamics. The optimal incident angle for a particle diffusing in the dissipative non-orthogonal environment with various strengths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is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 The optimal diffusion path of the particle in a non-Ohmic damping system is revealed to have a probability to return to the potential valley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off-diagonal system tensors.  相似文献   

18.

浊度对于评价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90°散射法在高浊度范围测量误差大、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135°散射大量程浊度测量方法。由于散射相位函数与散射角密切相关,实验研究了散射角的浊度测量适应性。通过多项式拟合阶次分析发现,在100 NTU~2 000 NTU范围内单一散射条件下,135°散射法具有更大的量程范围。经过实验标定,分段线性拟合的$ {R}^{2} $结果分别为0.99(100 NTU~800 NTU),0.98(800 NTU~1 500 NTU)和0.99(1 500 NTU~2 000 NTU)。实验证明,135°散射法可以扩大浊度测量范围,改善高浊度范围内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椭圆方程导出弹道导弹自由飞行段的射程公式;并根据该关系式推出当自由飞行段的起始速度给定后;射程最远时对应的弹道倾角和最大射程;给出几个估计弹道参数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