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乾善简介     
????? 《力学与实践》1984,6(5):60-60
胡乾善出生于1911年4月,河南省通许县人.九岁随其父到北京居住.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一些学识渊博、知名的物理学家如吴有训、周培源、萨本栋等教授都在该校执教.1933年他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作研究生,次年考取河南省官费留英,于当年秋进入英国 ...  相似文献   

2.
《力学与实践》1983,5(3):56-56
钱伟长1912年9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5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39年又考取了庚款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1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直至1946年,1946年返回祖国后,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授。1949年起,历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1950年钱伟长被选为中华全 ...  相似文献   

3.
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和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1912年10月0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现无锡市锡山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正>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和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1912年10月0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现无锡市锡山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相似文献   

5.
冯钟越简介     
《力学与实践》1986,8(1):57-59
冯钟越同志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31年12月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冯友兰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著名学者。学生时代的冯钟越同志先后在昆明、北京完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解放前的旧中国,民族危亡,内 ...  相似文献   

6.
叶开沅简介     
叶开沅教授,1926年生于浙江省巨州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后即考取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的研究生,于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部.先后在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任教.现为兰州大学教授.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他为博士导师及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叶开沅还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常委、中国力学学会  相似文献   

7.
叶开沅简介     
叶开沅教授,1926年生于浙江省巨州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后即考取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的研究生,于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部.先后在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任教.现为兰州大学教授.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他为博士导师及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叶开沅还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常委、中国力学学会 ...  相似文献   

8.
徐芝纶简介     
徐芝纶生于1911年6月,江苏省江都县人。1934年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工程科学硕士学位。1937年至1943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43年至1952年期间,分别在  相似文献   

9.
徐芝纶简介     
???? 《力学与实践》1984,6(6):63-63
徐芝纶生于1911年6月,江苏省江都县人。1934年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工程科学硕士学位。1937年至1943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43年至1952年期间,分别在 ...  相似文献   

10.
北京航空学院名誉院长和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沈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生于1916年,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学习航空工程,1940年毕业后在西南联大当助教,1943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专攻空气动力学,二年后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在力学学科的科研领域、教育领域和学会工作方面,都有很大贡献,并取得了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共同资助,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承办的庆贺黄克智院士80寿辰"断裂、塑性及纳米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racture,Plasticity Micro-and Nano-mechanics in Honoring Professor K.C.Hwang's 80th Birthday)于2007年8月25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正式召开.  相似文献   

12.
陆士嘉简介     
陆土嘉教授生于1911年,祖籍是浙江省肖山县。193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赴西德学习,1942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执教于北洋大学,清华大学。1952年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先 ...  相似文献   

13.
唐照千教授,江苏无锡人,1932年生,1984年11月1日因患肺癌不幸逝世,终年52岁, 唐照千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著名力学家。195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汽车专业,毕业后留校。他的杰出才能受到沈三多和朱诚教授和同事的重视,1957年选送入清华大学力学班进修,兼任辅导教师,是老一代力学家钱伟长、杜庆华等教授的学生和助手。1959年回西安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应用力学实验室主任。他继承振动力学家朱诚教...  相似文献   

14.
《力学与实践》2001,23(3):69-70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暨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王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1年4月8日10时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王仁先生1921年1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44年春到贵阳飞机制造厂做设计员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派到台湾参加对日军修理厂的接收工作,在台中市第三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1948年~1950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于1…  相似文献   

15.
1956年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了力学研究班。我国力学界的著名教授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张维、杜庆华等当时都参加筹建并亲自授课。力学研究班共办了三届,培养了来自全国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的学员200多人。学员们分别于1959年、1960年和1962年毕业。现在他们遍布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关和生产部门,大多数同志都已成为技术工作和理论工作的骨干。力学班的创办为发展我国力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黄玉珊简介     
黄玉珊1917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35年他18岁就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在同校机械特别研究班学习并留任助教.1937年考取“英庚款会”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航空系攻读研究生,1939年获硕士学位.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著名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王仁先生百年诞辰,也是他逝世20周年。抚今忆昔,我同王仁先生的许多同事、学生和朋友一样,深深地缅怀先生的谆谆教导和深厚情谊。我特别要怀念的是,在我学术人生中的几个重要关头,都是王仁先生伸出他温厚的手,给予关怀和扶助。我于1958年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1964年本科(六年制)毕业前我报考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在录取前的关键时刻,王仁先生向教育部打报告,把我从清华大学要回了北大力学系,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因病于1989年11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生于1896年1月.1916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1917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桥梁  相似文献   

19.
????????  ??? 《力学与实践》1990,12(2):71-71
<正>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因病于1989年11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生于1896年1月.1916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1917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进展》副主编、《力学学报》编委、北京航空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陆士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8月29日下午5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陆士嘉同志,1911年3月18日生,浙江省肖山县人。1933年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赴德国学习,在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普朗特教授指导下,194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