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柏铭久诗歌“奇崛、沉静、遥辽”,他的诗歌体系立足三峡的基础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对诗歌的终极理喻。三峡是其诗歌物象中重要而突出的一个.诗人之笔挖掘着三峡表层下的人类心灵史,用平凡、巨大的意象体现历史与现实的深厚内蕴。  相似文献   

2.
文字由生僻趋简明 ,《西京赋》从薛综注到李善注、五臣注 ,体现了此通俗化过程。班固《两都赋》引用“五经”“今文家”说 ,张衡《二京赋》宣扬老庄思想 ,东汉中叶又重视《老子》、《庄子》。《毛诗序》流传至少在汉宣帝前 ,河间献王好《毛诗》之说不误。颜延之《赭白马赋》,写作年代李善注与五臣注不同 ,五臣注较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以其特有的感受力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对《文选》予以评价,并以其创造性的发挥与现实的社会斗争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他所一贯坚持的“古为今用”原则。同时也为深入了解他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许多有利的依据,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文选》。  相似文献   

4.
诗化人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回答。诗化人生的价值在于精神自由、彼此相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表达了自己对诗化人生的求索、感悟和体验。诗歌以诗人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为开端,随后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最后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而结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王守国所著《诚斋诗研究》一书,集多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杨万里的诗歌进行剖析,立足微观,折射宏观,在对诚斋诗的勾幽入微与阐释中揭示出中国诗歌美学的宏观特征及发展走向,并且在作家作品的系统研究上,走出了一条比较新颖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解读小说可以有多种方式,而不同的方式可能得到不同的解读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王守国所著《诚斋诗研究》一书,集多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扬万里的诗歌进行剖析,立足微观,折射宏观,在对诫斋诗的勾幽入微与阐释中揭示出中国诗歌美学的宏观特征及发展走向,并且在作家作品的系统研究上,走出了一条比较新颖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刘素芝  刘晶 《科技资讯》2009,(12):226-226
陶渊明的一生,是求真求美的一生,他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面对多元化的浮躁时代,他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和从而形成的宁静平和、恬淡自然的心态,正是他诗意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说《乾》《坤》──读《易》随笔王振《周易》是纪录、反映周人的军国大事,其最大者莫过于兴周灭纣。对这一巨大历史事件作了最为全面最为集中反映的,我认为就是居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坤》二卦。对这一问题,前人及当今有的《易》学专家也已有触及,有对其中有的卦爻...  相似文献   

10.
铭心 《创新科技》2006,(1):25-27
在人们的印象中,他始终是一位严谨、睿智且有独到见地的经济学家。然而,伴随他70年人生历程的不仅仅有经济思想,更有着充满激情与哲理的诗意,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他独具魅力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在明末清初讥评汉魏六朝骈体的浪潮中,陈维崧首倡文体平等观,编纂《今文选》为清初骈体文正名,极具导扬之功。其选文则具有“以人存文”“以文存史”之重要意义。《四大家文选》有选有评,在承继唐宋古文精神的基础上,以归有光为要枢,继述文统,赋予“文以载道”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反拨弊风之重要意义。两选体现了陈维崧对清初散文发展的思考之力与引领之功,是其文学反思与创作实践的另一种表达,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与文学、文体学批评意义,为清初文章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出版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是实事求是地解决新时期重大问题的经验结晶,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范例。它突出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它的内容极为丰富,而象一根红线那样贯串于其中的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人之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的主要思想。他把栖居之所具化为天地神人所构成的"四重整体,"通过建立一个本真的自然世界而恢复神与人,存在与大地的本源联系,使人与物的存在居于澄明。无独有偶,张炜在其小说《九月寓言》里也做了同样的努力:对"地瓜"、"黑夜"、"九月"等独特的意象的歌吟,极富诗意地还原了自然生命的本真形态;同时,通过对小村人流浪与安居两种生存境遇的诗意描绘,昭示了诗意栖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被称之为“八代文学的选粹”的《文选》,实在是一部各类应用文与文学文的总集,仅以“文学”称之,确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而“文章”作为古代一切创作文学的共名而为历代所公认,只有“文章总集”这个名称才能从内涵到外延都恰如其分地涵盖全部《文选》。  相似文献   

1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50年代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一本小说,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解剖了他们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本文从时代特征、艺术特色尤其是语言特色的角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要人们注意《简·爱》中不被重视的人物──疯女人伯莎,并为其鸣不平。伯莎是作者的渲怨和报复,她是一个受迫害的形象,她贯穿作品始终,绝非可有可无的道具。为伯莎鸣不平绝无为作者和简·爱抹黑之幸,只是要人们共同解开疯女人之迷。  相似文献   

17.
《文选》注本的出现使白文本加速消亡,对昭明之旧的考察及版本演变造成了很大困难,敦煌白文本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敦煌白文无注本《文选》不仅能够为考察《文选》正文的演化提供起点与参照,并以此确立一个《文选》白文演化的序列,而且也为考察从抄本到刻本的《文选》变化提供了参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观”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比较,一方面客观地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另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展示的社会主义观,从而说明:以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穆旦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文通过对穆旦《诗八首》的分析,说明它所包含的异质情感和理性审视对中国现代 爱情诗传统的终结意义。同时说明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营养滋润下,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文选》钱氏学的学术体系特点与一般的学术体系特点不同,它不是指理论的基本框架,即学术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理论支点,而是指这些基本理论在表述时呈现的特征。及其内在结构上的相互关系:它以中国主要古籍为基本线索,以外国学术材料为参照,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或者说一个巨大的圆体,因而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