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室温时K~3Fe(CN)~6,K~4Fe(CN)~6在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结果表明:K~3Fe(CN)~6与NaBH~4固相混合物室温下不反应,但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K~3Fe(CN)~6与NaBH~4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K~4Fe(CN)~6与K~2S~2O~8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但当固体KOH存在时,反应明显受到抑制。K~3Fe(CN)~6与K~2C~2O~4.H~2O室温下无反应,但与H~2C~2O~4.2H~2O在室温时即发生固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2.
钴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催化性能巳有不少研究,但热稳定性方面还很少报道,本文用气相色谱和四极质谱研究了3个一取代五氰合钴酸钾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对分解时放出的气体产物用色谱、质谱进行了跟踪检测,对应各阶段的固相产物分别用红外和X-衍射谱进行了标识。实验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次序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了铁氰化钾在室温下与碘化钾、硫化钾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发现在固相下铁氰化钾与碘化钾混合后,生成单质碘和亚铁氰化钾,而在溶液中该反应是反方向进行的.实验还发现,在固相下铁氰化钾与还原剂硼氢化钠不反应,而在溶液中,该反应却能进行.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了铁氰化钾在室温下与碘化钾、硫化钾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发现在固相下铁氰化钾与碘化钾混合后,生成单质碘和亚铁氰化钾,而在溶液中该反应是反方向进行的.实验还发现,在固相下铁氰化钾与还原剂硼氢化钠不反应,而在溶液中,该反应却能进行.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室温时K_3Fe(CN)_6,K_4Fe(CN)_6在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结果表明:K_3Fe(CN)_6与NaBH_4固相混合物室温下不反应,但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K_3Fe(CN)_6与NaBH_4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K_4Fe(CN)_6与K_2S_2O_8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但当固体KOH存在时,反应明显受到抑制.K_3Fe(CN)_6与K_2C_2O_4·H_2O室温下无反应,但与H_2C_2O_4·2H_2O在室温时即发生固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室温固-固相化学反应一步法合成氨基酸铜配合物.trans-Cu(Gly)_2·H_2O、cis-Cu(Gly)_2·H_2O、trans-Cu(DL-Ala)_2、trans-Cu(DL-Ala)_2·H_2O、trans-Cu(DL-Val)和trans-Cu(DL-Leu)_2,经元素分析、IR、XRD、DTA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几何构型.并初步讨论了室温固相反应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室温或近室温条件下,2-氨基嘧啶(AP)与4种铜(Ⅱ)盐CuCl2.2H2O,CuBr2,CuSO4.5H2O,CuAc2,H2O发生固-固相化学反应,生成3类不同配位比(Cu/AP)分别为2:2、1:1和1:2)的2-氨基嘧啶合铜与合物,用元素分析,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直读光谱、IR、XRD、UV、ESR等方法表征了固相反应产物,不同阴离子铜盐的结构是影响固相反应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固相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u(OAc)2·H2O与两个Schiff碱[水杨醛缩邻氨基吡啶(HSAPy)、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SAP)]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DTA、UV漫反射和磁化率测定等方法表征了固相产物,其组成分别为Cu(SAPy)2和Cu(SAP),后者为双核结构。通过等温电导法得到固相反应的活化能为:H2SAP(35.25KJ/mol82.31KJ/mol,并初步讨论了配体的结构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固相配位化学研究配位化合物在固态条件下的反应及性质。有关室温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反应的报导很少。本文用XRD方法研究Cu(Ac)_2·H_2O与甘氨酸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探讨碱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试剂均为分析纯,cis-trans-[Cu(gly)_2)·H_2O按文献[2]合成。实验均在Ar气氛下进行。XRD图用岛津XD-3A型X-射线衍射仪测取,铜靶,扫描速度4°/min。定量分析根据下武: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配合穆斯堡尔谱等其他手段研究了草酸铁与金属氯化物在氢气氛和氦气氛中的固相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高铁与氯化铜在180℃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氯化亚锡在室温下发生固相还原反应,与碱金属氯化物不反应,但氯离子的存在明显提高了α—草酸亚铁的热稳定性且与氯化物中金属阳离子的价态有关,价态越高,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郑丽敏  忻新泉  梅毓华 《化学学报》1991,49(12):1473-1477
本文用红外、紫外可见漫反射、X射线粉末衍射和四极质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四氰合镍酸钾一水合物与草酸、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己二酸的固相反应,发现K~2[Ni(CN)~4].H~2O与一些固体酸在室温下就发生反应,生成Ni(CN)~2.xH~2O,并放出HCN气体。由产物与反应物相对含量大小,得到固体有机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草酸二水合物>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己二酸。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成功地在低热温度下固相反应合成镍钨硫杂核金属簇合物:[(n-Bu)4N]2[Ni(WS4)2]和[(n-Bu)4N]2[Ni(WOS4)2].用EXAFS、IR、UV.元素分析、TG-DTA等手段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温度、气氛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30℃常压条件下,无水醋酸镍与水杨醛肟发生固-固化学反应,生成反式-水杨醛肟合镍配合物,反应在4h内完成.产率高达99%.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固相产物.用DTA法对比了在非等温条件下的固相反应情况,通过电导法计算出该固相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红外、紫外可见漫反射、X射线粉末衍射和四极质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四氰合镍酸钾一水合物与草酸、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己二酸的固相反应,发现K~2[Ni(CN)~4].H~2O与一些固体酸在室温下就发生反应,生成Ni(CN)~2.xH~2O,并放出HCN气体。由产物与反应物相对含量大小,得到固体有机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草酸二水合物>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己二酸。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草酸钾和氯化铁为原料,通过室温固固反应合成了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合物,用ICP、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K3[Fe(C2O4)3]·3H2O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774 52(4) nm,b=1.990 39(10) nm,c=1.034 31(5) nm,β=107.704(2)°,Z=4,Dc=2.148 g/cm~3.草酸根中的O原子与Fe原子形成了配位数为6的变形八面体配合物,在N2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分4步,最后的残余物为FeO和K_2CO_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等温电导法考察了醋酸锰和草酸的室温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的制样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获得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参量。  相似文献   

18.
微量铁的测定方法已有许多报道,其中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是邻二氮菲比色法和磺基水杨酸比色法。近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提高和新试剂的应用,测铁的灵敏度在不断提高。如荧光熄灭法和催化吸光光度法。其检出限可达2×10~(-8)g·ml~(-1)。但这些方法条件苛刻且测定的线性范围窄。Seitz等利用Fe(Ⅲ)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反应,测铁的灵敏度已达2×10~(-10)g·ml~(-1)。但该方法中,除Fe(Ⅲ)外,其它金属离子共存时同样有催化作用,干扰大。因而事先大多需要分离。本文对鲁米诺-六氰合铁(Ⅱ)酸钾-铁(Ⅱ)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痕量Fe(Ⅲ)对鲁米诺-六氰合铁(Ⅱ)酸钾的化学发光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且发光强度与Fe(Ⅲ)浓度在较宽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对共存金属离子无需分离的测铁新方法。此法应用于大米、乳粉及水样中铁量测定,结果与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u(OAc)2.H2O与两个Schiff碱[水杨醛缩邻氨基吡啶(HSPy),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SAP)]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DTA、UV漫反射和磁化率测定等方法表征的固相产物,其组成分别为Cu(SAPy)2和Cu(SAP),后者为双核结构,通过等温电导法得到固相反应的活化能为:H2SAP(35.25kJ/mol<HSAPy82.31kJ/mol,并初步讨论了  相似文献   

20.
以四极质谱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一取代基五氰合铁(Ⅱ)类配合物在真空中的热分解,结合穆斯堡尔谱结果研究了固相物的化学组成,阐明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机制,并发现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与取代基团的光谱化学序列一致.对该类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分解活化能与分解峰值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