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例讨论了单糖即醛糖和酮糖被某些弱、中、较强氧化剂氧化时的条件、产物和机理;说明了酮糖能被弱氧化剂氧化而不能被中等氧化剂氧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我们所知 ,高中学生和高中化学教师都想知道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 ,而我们的教材、教学大纲都没有涉及 ,也不要求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可是学生在学了糖类一章的知识以后 ,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淀粉、维生素可以用碘水鉴别 ;蔗糖、麦芽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或碱性氢氧化铜鉴别 ,那么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应是补充的实验。现介绍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1 反应原理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 ,但还原性的强弱有差别。溴水、碘水都能氧化醛糖 (葡萄糖 ) ,但不能氧化酮糖 (果糖 )。溴水、碘水都属于相对较弱的氧化剂 ,能够将醛…  相似文献   

3.
二酮糖单肟Z,E-异构体的合成及其~(13)C-NMR谱曹玲华,周健,刘育亭(新疆大学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天然存在的一些结构特殊的酮糖,常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1],从而为合成化学家们所关注。在深入研究果糖的氧化及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HY分子筛催化邻苯二酚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二苯甲酮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酚与醛(酮)的配比、HY分子筛用量等因素对酚与醛(酮)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当邻苯二酚与醛(酮)摩尔比为1:1.0、催化剂用量为每mol邻苯二酚2.5g、反应4h,选择性一般在97%以上,醛(酮)的转化率一般在57%以上,表明HY分子筛对邻苯二酚与醛(酮)的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任青 《化学教育》1993,14(4):45-46
醛和酮的最主要区别是对氧化剂的敏感性,醛容易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酮则不易被氧化,因此利用此性质可以选择较弱的氧化剂来区别醛和酮。  相似文献   

6.
盐酸三甲胺三氧化铬/硅胶对醇类化合物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贵生  张松林 《合成化学》1997,5(3):303-304,302
报道了盐酸三甲胺三氧化铬/硅胶对醇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盐酸三甲胺三氧化铬/硅胶可在多种介质中氧化伯醇和仲醇成为相应的醛或酮,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β-蒎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松节油中β-蒎烯的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的氧化方法有高锰酸钾氧化、环氧化、四醋酸铅氧化、臭氧氧化、光敏氧化和二氧化硒氧化等。通过各种氧化方法,β-蒎烯可用于合成诺蒎酸、诺蒎酮、2,l0-环氧蒎烷、水芹醛、紫苏醇、紫苏醛、紫苏葶、桃金娘烯醇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合成N-甲基十氢吖啶-1,8-二酮化合物,我们以各类醛(脂肪醛、芳香醛、二醛)、达咪酮或1,3-环己二酮和甲胺为原料,以乙二醇或水为溶剂,经微波辐射,一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N-甲基十氢吖啶-1,8-二酮化合物。反应时间从传统热反应的4-5小时缩短至2-10分钟,产率较高(56-95%),并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该反应后处理方便,只需要简单洗涤,环境友好,为合成此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元脂肪醛、芳香醛,还适用于芳香二醛,因此可以合成含有一个或两个十氢吖啶结构单元的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关于氢化铝锂和硼氢化钠还原醛酮成醇的反应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达荣 《大学化学》1997,12(4):53-54
关于氢化铝锂和硼氢化钠还原醛酮成醇的反应式蒋达荣(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641002)在中外不同版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和著作中,甚至在同一本《有机化学》教科书中[1],氢化铝锂(LiAlH4)或硼氢化钠(NaBH4)还原醛、酮成醇的反应式有两种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在以下一系列实验中,发现酮类确能与 Tollens 试剂发生银镜反应。因此,用Tollens 试剂来区别醛和酮是值得商榷的。试样乙醛苯甲醛葡萄糖果糖丙酮丁酮戊酮-3 苯乙酮环已酮乙酰丙酮。Tollens 试剂:根据 Tollens 试剂是硝酸银的氨水溶液这个结论为出发点,就有加碱(指加氢氧化钠)和不加碱的银氨溶液之分。因此,将实验分为两大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氮氧自由基TEMPO:选择氧化醇的高效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醇被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官能团转换反应之一。自从Anelli法(TEMPO/NaBr/NaOCl)发现以来,由于所具有的醇被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官能团转换反应之一。自从Anelli法(TEMPO/NaBr/NaOCl)发现以来,由于所具有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催化醇的氧化反应成为温和条件下醇选择氧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并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最近有关TEMPO催化醇氧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用于分子氧对醇绿色氧化的催化体系和目的在于实现催化剂回收再用的TEMPO固载化研究两个领域上。本文以此为重点,综述了TEMPO催化醇氧化反应的发展和最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刘俊杰 《色谱》1985,2(1):23-28
〕GDX-102氧化改质后,乙烯基减少,羰基和羧酸酯基增加,成为多官能团极性高分子多孔小球。最佳改质条件下的产品,对烃、醇、醛、酮、酯、酸等多系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比改质前明显变好,也比GDX-101,301,401好;柱效是改质前的数倍(丙醛是2.5倍,丙酮是2.3倍,乙醇和乙酸是2倍,乙酸乙酯是1.3倍),是GDX-301,401,501的2-4倍(含氧化合物;对庚烷,是GDX-501的15倍)。它适用于低沸点烃、醇、醛、酮、酯、酸等同系或多系混合物的分析。用于石蜡氧化尾气的气相色谱分析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固载化催化剂在烯烃氧化合成醛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固载化催化剂在烯烃氧化合成醛酮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钯配合物固载在无机载本上,钯盐和杂多化合物固载在无机载体上,钯盐固载在化催化剂在烯烃氧化合成醛酮中的应用。对负载型液相催化剂,负载型水相催化剂,负载型熔融盐Wacker催化剂,活性C固载的Pd膜及Pt膜催化剂催化烯烃氧化合成醛酮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溴酸钠与氯化苄基三苯基膦作用得到溴酸苄基三苯基膦氧化剂。该氧化剂热稳定性好,氧化性能温和,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和在Lewis酸存在下,有效地将苄醇、环醇、和α-羟基酮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产率较高;将苯硫酚氧化为二硫化物,产率中等。此外,对该氧化剂氧化烷基苯为醛、酮及羧酸,氧化芳醛为羧酸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有机碲氧化物催化合成10-亚苄基蒽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MSO中以双对甲氧基苯基氧化碲为催化剂缩合芳醛与蒽酮,合成了16个10-亚苄基蒽酮,产率52%-8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Broensted酸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H2PO4)为催化剂,在不使用其它有机溶剂且无需脱水的条件下,于室温下进行醛(酮)与二元醇的缩合反应,得到了由中至高的转化率和高选择性,产物1,3-二口恶戊烷可以和反应物自动分层,后处理操作简单过量的醇与离子液体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醛(酮)的转化率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固体碱连续催化合成假性紫罗兰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多由柠檬草油或氧化芫荽油合成紫罗兰酮,而中国则以富含柠檬醛的山苍子油为原料。其中假性紫罗兰酮(1)是由柠檬醛(2)与丙酮(3)经醇醛缩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用酶法测定血浆中1,6-二磷酸果糖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用酶法测定血浆中1,6-二磷酸果糖(FDP)的方法,为含1,6-二磷酸果糖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血浆用30%(ψ)的高氯酸沉淀蛋白后,分别在样品中加入0.56mg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啉二核苷酸(NADH),085u(酶活单位)3-磷酸甘没脱氢酶(GDH)和60u磷酸甘油醛异构酶(TIM)后15min在340nm处测定吸光值A1,然后加入0.25u醛缩酶(ALD),15min后在340nm  相似文献   

19.
氯铬酸甲铵/硅胶载体氧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醇的氧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硅胶作载体,负载氯铬酸甲铵盐制备了一种新的载体铬(Ⅵ)氧化剂。该试剂制备方法简单、性质稳定。可在多种反应介质中对伯醇和仲醇氧化,高收率得到相应的醛和酮,反应操作简单,提纯方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单取代的丙氨酸四苯基卟啉,5-(4-丙氨酸丁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H2L),及其Co(Ⅱ)、Cu(Ⅱ)、Zn(Ⅱ)配合物(CoL、CuL、ZnL),用元素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ML存在下,用氧气氧化芳醛的过程,测定了反应体系的吸氧动力学曲线,研究了氧化过程金属卟啉可见光谱变化以及底物和金属卟啉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L能加速芳醛氧化反应,最大吸氧速率随Co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反应诱导期随CoL浓度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