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四纯  李华  武亚艳 《分析化学》2001,29(2):150-153
新合成的N(2-四氢苯并噻唑)-2-羟基苯甲亚胺希夫碱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甲酸的存在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报道了其荧光光谱、化学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并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噻唑类希夫碱的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1.0×10-7~8.0×10-5mol/L,检测限为5.0×10-8mol/L,对1.0×10-6mol/L噻唑类希夫碱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痕量抗坏血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下,抗坏血酸对 Luminol-K3Fe(CN)6体系发光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化学发光抑制快速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本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4.0×10-8~1.0×10-6mol/L,D.L=40×10-8mol/L,对1.0×10-7mol/L抗坏血酸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应用于医用维生素C片剂、维生素针剂以及血样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锰(Ⅳ)-安乃近-甲醛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发现锰(Ⅳ)氧化安乃近可以产生弱的化学发光,甲醛对这一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安乃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最优化的条件下,测定安乃近的线性范围为6 0×10-7~1 0×10-5mol/L,检出限为2×10-7mol/L安乃近。对1.0×10-6mol/L安乃近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4%。该方法已应用于针剂中安乃近的测定,其结果与药典方法测得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L-酪氨酸-高锰酸钾-硫酸化学发光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硫酸介质中 ,L -酪氨酸与高锰酸钾反应能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 ,据此建立了测定 L -酪氨酸的分析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 4.0× 1 0 - 6 ~ 2 .8× 1 0 - 5mol/L;检出限为 8.8× 1 0 - 7mol/L;对 1 .0× 1 0 - 5mol/L 的 L-酪氨酸进行连续1 0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7%。该法已应用于测定医用氨基酸注射液中的 L-酪氨酸。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菲咯啉)化学发光测定亚硫酸盐的方法。亚硫酸盐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1.75×10-7~1.25×10-4mol/L范围内呈正比。检出限为6×10-9mol/L,4×10-5mol/L亚硫酸盐溶液9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该方法用三乙醇胺作为吸收液成功地测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6.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非那西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亚艳  张四纯  赵瑞  李华 《分析化学》2000,10(3):318-321
根据四价铈在酸性介质中氧化非那西汀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非那西汀的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4.0×10-9~1.0×10-6g/mL,检出限为1.0×10-9g/mL,,对5.0×10-8g/mL非那西汀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不需分离和其它预处理可直接用于药物生产的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7.
钌(Ⅱ)-联吡啶-铈(Ⅳ)-戊二醛化学发光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测定戊二醛的新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基于在硫酸介质中戊二醛增强林(Ⅳ)氧化钌(Ⅱ)-联吡啶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2.5×10-6-2.5×10-3mol/L和3.1×10-7mol/L戊二醛。拟定的方法体系简单,用于消毒液中戊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用高锰酸钾 -硫酸 -甲醛 -叶酸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酸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2 .4× 10 -8mol/ L,叶酸浓度在 1.0× 10 -7~ 1.0× 10 -5 mol/ 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 4.0× 10 -6 mol/ L叶酸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7%。该法用于叶酸片剂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结果与药典标准方法测得值一致 ,回收率为 97.3%~ 10 3.8%。  相似文献   

9.
实验观察到锰 氧化抗坏血酸可以产生弱的化学发光 ,甲醛对这一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据此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0 -8mol/L抗坏血酸 ;线性响应范围为 6 .0× 1 0 -8~ 2 .0× 1 0 -5mol/L。对 1 .0× 1 0 -6mol/L的抗坏血酸进行 1 1次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维生素C针剂和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结果与药典方法测得值一致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酚紫-示波计时电位法间接测定天然水中总酸溶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伟  毕树平 《分析化学》2000,28(5):590-593
报道邻苯二酚紫(PCV)-示波计时电位法间接测定天然水中的总酸溶铝。在0.5mol/LNH4Ac(pH6.4)缓冲溶液中,PCV在dE/dt-E示波极谱图上出现两个切口,Ep1=-0.80V和Ep2=-1.20V。加入铝后,切口深度变浅,切口深度的变化△h同加入铝量有关。在最佳条件下,即0.5mol/LNH4Ac,pH6.4及1×10-3mol/LPCV,第二个切口△h2变浅的幅度在4×10-7~4×10-6mol/L铝浓度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7mol/L。在1×10-6mol/L时标准偏差为8.3%(n=10)。应用该法测定了天然水中总酸溶铝,并同ICP-AES所获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