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物理學第二册第九章‘振動與波’中關於叙述波的形成和性質這一部分的教材(自31節至40節)是使學生樹立波動概念的基本知識的。波動是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在這以前我們所講的能量傳遞形式,都是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例如風在吹動帆船或風車的時候,風的能量就傳遞給帆船或者風車;水蒸汽用很大的速度衝在汽輪機的葉片上的時候,使葉片和連在葉片上的整個輪機轉動,水蒸汽的能量就傳遞給輪機。所有這些都說明這個物體對另外的物體做功的時候,這個物體的能量就傳遞給另外的物體。而波動却是在彈性體內所有質點相互联繫着作振動的一種運動狀態,它把由於別的物體對它作功而得到的能量在體內  相似文献   

2.
讀了“物理通報”9月號葉、姜二同志合著“我們是怎樣進行彈性振動的傳播——波的教學的”一文後,對個人有很大的啓發,同時在某些方面自己也有些点滴的體會,這些體會不見得正確,願意在這里提出來談談,請同志們指正。“波”的這一部份教材是位於“振動”的後面,聲波的前面;而整個是屬於力學的系統範圍内的覀冊谶M行教学时,當然首先要使学生明瞭波是振動在彈性介質内的連續傳播,指出它是能量傳播的一種形式;但除此而外,我們还應該提出波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態,並且這種運動形態是比較複雜的。在力學部份中同學  相似文献   

3.
地震波     
地球自形成以來,并非一個永恆不變的球体,而是一直在發展、演變的过程中。地球的表面經常發生着大小不等、快慢不同的運動。沧海桑田的變遷是在地質年代里所显示的現象;地面的脈動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記錄出來。这些運動都是在人类一般感觉限度之外,所以不易觉察。但是当地下某处所積累的脅强超过了岩石的强度,以致地层發生斷裂或滑動,当火山爆發或山巖地穴發生大規模的崩陷,这時所引起的震动便通过地球的介質(岩石)而傳播到地面各处,於是造成可以感觉的地震。这种由震源向四外傳播的震動就叫作地震波。地震物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地震波的  相似文献   

4.
波動的演示     
为了得到便於全班学生都能看到的、在液內竖直面進行的、具有足够大尺度的波動,需要建造很大的水池。但即便在大的水池中,波的傳播过程还是很快。有这樣一些方法,可在二介質分界面上創造具有較大振幅、較慢傳播速度和較小减幅的波。 為了得到竖直投影,利用具有二平行面的小水槽,並在其中倒入兩种不相混合的液体,它們的密度相差不大而且具有不同的透明程度或顏色。这样,就可在兩种液体分界面上造成極便於观察的波動过程;因為这樣的波是以很  相似文献   

5.
波的研究完全建築在學生以前所得到的關於振動的那些知識的基礎上。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学生清楚理解相的概念。波的研究應該從最簡單的波即在繩或橡皮繩上傳播的波開始,然後研究在液體薄层中進行的波,最後以聲波結束。所有這些波都是機械性質的,但是,由於研究這些波而得出的结論,當應用於其他性質的波例如電磁波時,也是正確的。1.橡皮管上的横波用鈎把橡皮管掛在天棚上绻顾南露俗鲋C振動,就有波沿  相似文献   

6.
我們的耳朶以聲音形式感覺到的聲波是傳播在空氣中、水中和固體中的彈性波。振動的聲源壓縮和它緊挨着的媒質微粒,它們又把這個壓縮傳給相鄰的媒質層,於是與稀疏波互相更替的壓縮波傳到該媒質所佔的整個空間。說明每一聲波特點的物理量是每秒鐘交替的稀密波的數目,即該聲音的振動頻率。不同頻率的  相似文献   

7.
尼柯拉依·亚歷克塞維奇·伍莫夫——能的運動学說的創始者——是俄国物理学泰斗的光荣队伍中占首要位置的人之一。他和門捷列夫,斯托列托夫,列别捷夫,波波夫等人一起堅决地捍衛了並創造性地發展了物理学中羅蒙諾索夫的唯物主義路線。在伍莫夫一生中自活动的開始直到最後一日,始終是站在俄国先進知识界的队伍中。他所有的各种各樣的活動都貫穿着促進祖國科学勝利發展的志向。伍莫夫在八十年前(1874年),作了博士学位论文“物体中能的運動方程式”,進行了答辯。在这篇论文中,伍莫夫在科学历史上首次全面地發展了能在介質中的運動与分佈的問題,即,關於能从一种介質的颗粒轉移和傳遞到另  相似文献   

8.
電子     
电子的發現 電子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構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之一。它有一定的質量、一定的電荷以及一系列其他的性質。它的運動規律,我們也知道得相当清楚。然而我們对於电子的一切認識並不是那一位物理学家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的。而是在很長的年代中,經过無數科学家繼续不断、一再深入地研究自然現象的結果。在科学研究的範圍內,人們对於自然現象的認识过程是一個逐步深入的过程。平時的研究工作僅為人們对於自然界的認識积累更多的事实和数據。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發現出現之  相似文献   

9.
縱波、横波兩節在物理學波动这一章中是一个主要部分,在講授時如不通过形象化的实物演示,那末这兩种波的概念和它們傳播的特性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为了使学生对这一部分能够徹底理解,並在意識中獲得灵活的和深刻的記憶,採用直观教具讓他們从直觉的印象中逐步建立起正確的概念,就能收到更良好的效果。在已往,我們講授縱波時也曾使用过与克罗發(Clova)圓盤相類似的一种儀器,它可以表示出縱波傳播的情况,不过当轉速控制不宜时,看起来就顯得不清楚。这个缺點还不难克  相似文献   

10.
當我講到高中物理第一册二十三節的第三運動律的時候,有一個說明作用和反作用的實驗,是在第四十五頁和第四十六頁兩面上。這一個实驗在教材裏是分成兩個實驗進行的:第一個實驗是說明液體對於浸沒其中的物體產生一個豎直向上的作用力,第二個實驗是說明浸沒在液體裏的物體對液體產生一個豎直向下的作用力。通過這兩個實驗,可以說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作用和反作用是量值相等、方向相反的。但是,因為教材上的實驗是分别進行的,所以學生在這兩個實驗中只能先後的看出兩個單方面的作用力,而沒有辦法看出這兩個作用力是同時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的。然而在教學大綱(草案)中卻特别指示出在講解第三  相似文献   

11.
一、組織情况: 自从我省第五次中学教育会議精神在学校傳達之後,学校各科教学都進一步要求增强综合技術教育的因素,以提高全面發展教育的質量。要完成这項任务,学校党委和行政注意了課外小组活動的開展,在学校內進行了小組的增建与擴建工作。我們物理課外小組,就是在学校行政的領導下,团的支援下開始新建起来的。在剛建立之後,参加小組的57名初師二、三年級的学生,根据他們不同的爱好和年級的特點,組成了礦石收音机組、教具創造組等四个小組。各組都选举了組長,由任課教師任輔導員。後來为着滿足他們日益發展的要求,又將原來的四組擴展成八个小組,並成立了指導部,統一指導。  相似文献   

12.
按照本学年教学大綱的規定,只有在七年级研究了通电導体在磁場中运動的現象以後,才研究直流电動机的作用原理。考慮到直流电動机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所以应該特別注意研究它的搆造和作用。在七年級研究电動机的構造和作用有可能向学生明顯地指出电能轉变成机械能的过程,阐明电動机的优點並通过一系列的具体例子來说明它的普遍应用。电動机可以分为兩堂课來研究。如果学校里有相当數量的全套的电磁学设备或者“MyM”型电動机的设备,那末,最好还要用一課來組  相似文献   

13.
光的波動性是物理光学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伹由于光波不像机械振動中所發生的波那样容易觀察,因此成為教學中感覺困難的課题。要想使这一課题的內容容易地為學生接受,固然有赖於教師在理論上的系统講解,但主要關键还在於用实际的演示實驗和對自然现象觀察的实例,來證明光的波動性。波的干涉和衍射是波動的重要表征,因此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演示和观察也就成為光的波動性這一課題的教学的重要环節。  相似文献   

14.
在上課時经常進行提問,是启發学生积极思維的方法之一。因為学習是学生自觉地积極地掌握知識的过程,教師若能有意識地针对学生的学習水平和思想情况,提出一些符合教学大綱要求的问题,先讓学生經过充分的思考,然後在師生共同劳動下去解决它,則所收的教学效果比单純由教師讲解一定要好一些。当然,要通过提問,真正启发学生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核質點無論是所謂“質子”的形態,或所謂“中子”的形態,那是可以找到的。在核中能够發生質點從一種形態轉變為另一種形態。很自然地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是否在自由狀態下的質點也能發生同樣的轉變呢?能否觀察到質子直接轉變為中子或中子直接轉變為質子呢?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可以比較一下這兩種質點的質量的數值: 質子質量m_p=1.00756, 中子質量m_n=1.00893。这一比較表明,中子質量大於質子質量。再加上,陽电子質量也不是零而是等於0.00055原子質量單位。可見質子無法自变為中子和陽電子,如要使之轉變,則需消耗的能量应等於 (m_n+m_c-m_p)c~2=1.9兆电子伏特。在具有多餘的能量的核中,質子就能够從其他核質點互相作用的結果取得轉變為中子所必需的能量。但在自由狀態下的質子無處獲得  相似文献   

16.
在講到高中物理学第二册振動和波動一章中的縱波和横波的生成过程時,同学們对教科书中圖8及圖9說明波動形成过程的兩圖(1954年3月原版)常感到很难領会,為了解决这個問題,我們設計和制作了,說明横波和縱波生成过程的横波演示仪和纵波演示仪。这两件仪器能很清晰地演示出在一個周期內的任何一時刻波動的質點所在的位置,同時也能清晰地显示出横波和縱波的波形特征(凹凸狀和疏密狀的傅遞),这就將教科书中圖8图9兩图所表明的問题更形象地表示了出來,有力地帮助了同学們对波動生成过程的領会。现在將这两件仪器的構造簡單地介紹如下以供大家參考。一、横波演示仪 (1)基本构造:  相似文献   

17.
光的分子散射問题自上世紀末年由瑞利的研究工作提出以後,經過50年順利的發展,在解决分子物理学的基本問題方面带來了丰富的果實。回顧過去,我們僅指出,在瑞利得到的基本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天空藍色的解釋——之后。1907年曼德爾斯坦指出只有在介質的光學均勻性被破壞之後介質才能散射光。若依瑞利的看法,分子運動定將破壇受光照射分子所發射的次波的相干性。但是,如果介質各部分等體積中含等數目的同樣分子的話,分子運動本身並不足以解釋光由介質散射的現象。因此曼德爾斯坦指出瑞利對散射所持見解是錯誤的,而且蒲朗克的色散理論也是不正確的。曼德爾斯坦所作判斷的根據很快地  相似文献   

18.
“电磁振盪及电磁波”这一課題在教学大綱中是規定了的,可惜的是缺乏適合於这方面的实际演示。按这个課題進行实际操作,一般地尚沒有这种設备。在学校真某些实驗設备当中对於演示电磁振盪及电磁波的裝置,其实是有可能作出來的。这个課題的实际演示能使学生深信电磁波的真实存在,同時由此能使學生对無线电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它在現代和將來科学技術領域中的廣泛应用和偉大的發展远景有所理解。电磁波的發生及其接收的最簡單裝置可由下列儀器及零件組成:一般学校用的感应蟠一个,其功率不限,电池兩个,演示用的电流计一个,開關一个(能当作电報电鍵用),粗铜条兩根,長各为50—60厘米,連接用的導  相似文献   

19.
開学初,領導上提出開展課外活動,以幫助学生鞏固所学的知識並啓發其學習興趣。起初同志們信心不足,認為經驗少,理論水平低,怕做不到好處。經在教研組討論研究後,决議開展一次整個初中物理課的實驗觀察活動,使全校學生普遍進行一次觀察。這個活動要達到使畢業學生作一次整個初中物理總結性的複習;二年級学生作全年總結複習;並使正在學物理和將要學物理的一、二年級学生愛好自然科學,啓發學習興趣和发揮他们的創造才能,給學好物理課打下更好的基礎。  相似文献   

20.
我校物理課外活動小组,在華东師大物理系教學法教研組的帮助和指導之下,在今年三月下旬組織成立,到六月上旬各小組基本上完成原定計劃。在短短的兩个半月内,我們的成績虽然有限,伹是领導一百十餘位高三、高二的同学参加活動,活動内容又有四項之多,是我們过去所沒有經歷过的。一百十餘位同学能自始至終熱烈的参加活動,是爱科学爱劳動的具体表现,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啟發。这学期的活動是我們良好的開端,但是也存在着缺點,所以總結出來,希望同志們給我們指教。一、成立經过上学期我們虽然也曾輔導过初中同学的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