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项目设计、作品设计与制作等为学习载体,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得多方面体验以及科学知识.这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教育,与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思想吻合,对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物理实验的创新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物理实验的更新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学生需求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对物理实验进行创新的“三步走”。第一步,预备阶段,即找出所要创新的物理实验的“重难点”;第二步,设计阶段,即根据重难点,设计出物理创新性实验;第三步,制作与反思阶段,即对所设计的实验进行制作,反思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天下无不可创新之物”,对于有瑕疵之物我们都应该并且有能力去改进它。  相似文献   

3.
三维仿真实验能够模拟逼真的实验场景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物理原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专业的研究团队制作的商业仿真实验软件售价太高,无法在课堂推广.本研究小组将以Virtools仿真软件为开发平台制作出一系列的虚拟仿真实验.本论文以平抛运动实验为例,介绍了平抛运动仿真实验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分析与设计、模型的构建、交互功能设计和作品发布四个步骤.在论文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仿真实验在课堂实践的成效并对物理仿真实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大学物理实验选课学生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探索。提出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原则。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改进实验处理和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性实验和学生参与科技制作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相似文献   

5.
李元杰教授是我国首届高校百名教学名师的获得者,也是"数字化"教学的倡导者之一,主持制作了《科学计算与模拟平台》。基于"知识育智、方法育才、思想文化育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教学创新模式。授课过程打破传统的以知识及其应用为主的讲授模式,从学科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入手,将具体知识融入到思想方法的应用中,注重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和思想文化的渗透;鼓励学生在掌握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创新训练,最终能够自己确定研究的问题、构建实物模型、编写程序、借助《平台》得到可视化结果,达到基本的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第二课堂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并开展了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包括教学延伸型、兴趣提高型和科研训练型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延伸型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开放预备实验和课外实验.兴趣提高型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有开放演示实验、指导和参与学生协会活动以及开展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科研训练型第二课堂活动由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成.实践表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是物理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可分为学生自主设计、教师启发设计、教师指导设计三种形式。较易的实验可由学生自主设计,稍难一点或运用知识点稍多的实验可在教师的启发协助下由学生设计完成,较难的实验或制作可由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按照教师的意图鼓励学生略有创意地设计完成。课外实验与小制作的设计应遵循趣味性强、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经济可行的原则。基本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可适当做些引申和拓宽,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下面略举几个案例,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研究了工科物理实验教学 ,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利用实验史教育,实验教学及研究性实验怀仪器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教育的视角下审视物理演示实验,从创新教育、情境教学设计、创新能力评价和科学普及4个方面对演示实验的价值进行重构.学生制作和创作并重,结合内部动机和外部激励,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已有的演示实验,根据情境教学法编制系列情境演示实验;为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学生,设计评价性实验;利用演示实验的独特优势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11.
熊力 《物理通报》2017,36(12):13-17
以通识课“ 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为例, 探讨了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的构建. 将演示实验融入课堂教学, 辅以实验课、 小制作、 课外实验小组、 创新竞赛等层层深入, 培养学生的综合 能力. 研究表明只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兴趣构建教学内容, 采取多种灵活、 科学的教学手段,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 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探索”课题研究概要总结。首先针对现行高中物理创新教育中存在问题,提出本研究课题,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次根据物理创新素养培育的内容和课题研究的规范要求,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组织分工;再次,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实际,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总结本课题研究取得主要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王荣恺 《物理实验》2004,24(10):28-28
用废弃材料制作了反冲式水轮机模型,可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相应的原理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STEM理念,以“家用吸尘器的工作原理”为教学线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创设项目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和技术工程的整合;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吸尘器”,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的探究课堂,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电子束刻蚀法制作微米/亚微米云纹光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电子束刻蚀技术并结合真空镀膜技术提出了制作电子束云纹光栅的新方法。首次提出三镀层制作双频电子束云纹光栅的新工艺。所制得的光栅可在两频率下应用电子束云纹法测量物体的变形。同一般光栅相比 ,这种双频光栅变形量程范围更大。在本研究中 ,运用电子束刻蚀法并结合真空镀膜技术制作出 0 .1μm间距 ( 10 0 0 0线 /mm光栅 )的电子束云纹光栅。应用所制作的 10 μm/1μm双频光栅与相对应的电子束参考栅干涉 ,分别得到对应的电子束云纹场。文中对制栅工艺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设计制作了高压电源和整套气体放电装置,用于开设气体击穿、惰性气体导电和介质击穿等实验,补充了物理教学中高压电和气体放电方面的不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都非常喜欢动画片,为了使他们了解电影、电视中动画的视觉暂留原理,并且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动画机,自行设计创作各种动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开发研制了一种主要利用可乐瓶制作的“科教简易动画机”.1 原理结构科教简易动画机主要根据人眼对图象可以停留0.1s的视觉暂留原理和巧妙的顶针式转动机构设计研制的.该作品由转桶部分、底座部分、动画部分构成.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 简易动画机的结构示意图1.长条孔带2.竖直条形动画3.水平圆形动画4.圆盘5.粘接剂6.底板7.瓶底8.顶针轴9.车条帽10.转桶1.1 转桶部分…  相似文献   

18.
 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是物理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这种形式有利于中学物理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更有利于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实施这种课外活动的设计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的物理实验室或物理教室中,为了满足学生实验和课堂演示的需要,设置一实验室用小型配电盤,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配电盤中,可以得到适合我们需要的各种量值的交流电压,以及充电和电解时所需要的直流电压。这个配电盤的设计和制作,并不很困难,在任何一个中学里,都可以试制。现在把我们制作小型配电盤的一些有关资料,介绍在下面,供同志们参考,并希望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的思想,并阐述了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经验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