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行为及电导率的测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乙烯碳酸酯(EX)增塑的(PEO)16LiClO4-EC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交流阻抗谱图,提出了不锈钢电极/聚合物电解质/不锈钢电极这种结构在交流阻抗测试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的模拟等效电路,并且根据等效电路中元件拟合值测定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在不同EC增塑量及温度时的电导率,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EC对聚合物电解质电行为的影响,在低EC含量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在低温时符合Arrhenius方程,在高温时符合Vogel-Tamman-Fulcher(VTF)方程;而当EC含量大于20%时,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符合VTF方程。  相似文献   

2.
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史、分类、导电机理、研究方法及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途径进行了综述分析,并讨论了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于含锂盐的梳状聚醚聚合物电解质添加纳米S iO2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并分别使用DSC和XRD研究S iO2对聚合物链段运动能力的影响.电导率测试表明,在相同的锂盐浓度下,加入5%的纳米S iO2后,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30℃时为7.8×10-5S/cm,80℃时达到4.5×10-4S/cm.与未添加S iO2的聚合物电解质相比,电导率提高了30%~60%.TGA测定给出该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300℃左右,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赵峰  钱新明  古宁宇  董绍俊 《分析化学》2002,30(10):1153-1157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PEO1)10LiClO4-Al2O3和(PEO2)16LiClO4-碳酸乙烯酯(EC)两种复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给出了等效电路和各拟合元件的物理意义。当阻抗谱图发生严重变形时,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方法--阻抗虚部最大值法。  相似文献   

5.
唐致远  薛建军  李建刚  王占良 《化学通报》2001,64(5):312-315,308
介绍了用于测定理想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迁移数的三种比较常用的电化学方法,阐述了实际聚合物电解质输运性质和理想聚合物电解质输运性质之间的区别,并说明了实际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宁宇  李超  张荣斌 《化学通报》2007,70(9):677-683
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已经成为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复合化是有效提高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纳米粒子掺杂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粒子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体系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的影响,并介绍了四种初步解释了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作用的机理;讨论了无机纳米粒子对CPE体系/电极界面稳定及相容性的影响;提出了无机纳米粒子掺杂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三个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孔材料SBA-15改性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MMA-PEGDMA))共聚物为基体,介孔硅分子筛SBA-15为无机填料制备了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TG)和交流阻抗(AC)等技术对其形貌、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填料SBA-15与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SBA-15的加入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当W(SBA-15)=0.03时,离子电导率达最大值3.68×lO-3S/cm;并且掺杂SBA-15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其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9V(vs Li /Li),可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Al2O3掺杂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3年 Wright等[1] 首先报道了 PEO-Li+ 盐的固态聚电解质体系 ,我们从 90年代开始研究物质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传输机理及固 -固界面动力学等问题 [2~ 4 ] .由于聚合物电解质易成膜 ,在制备高能密度全固态电池和光电化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的聚电解质主要为通过加入金属盐而具有导电性的聚合物材料 .PEO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从而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金属盐溶于 PEO后 ,易形成晶态复合物 ,其电导率仅为 1 0 - 7~ 1 0 - 8S/cm,与应用中所要求的 1 0 - 3 S/cm相差甚远 .因此 ,如何提高 PE…  相似文献   

9.
原位聚合制备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出新型的BMIPF6/PMMA聚合物电解质透明弹性膜. 研究结果表明, BMIPF6/PMMA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在305 ℃时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其安全性能优于含有机溶剂的传统非水电解质体系. 随着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加,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减小, 离子电导率升高; 且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 其中, 当BMIPF6的质量分数为50%时, 该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0.15 mS/cm.  相似文献   

10.
原位复合法制备(PEO)8LiClO4/TiO2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锂复合物[(PEO)8LiClO4]为基体,通过钛酸丁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在其中原位生成TiO2,制备了(PEO)8LiClO4/T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采用SEM、DSC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度(Xc)和离子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O2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加入TiO2后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Tg和Xc均有所降低,而电导率明显提高,当TiO2添加量为ω=0.05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5.5×10-5S·cm-1(20℃).  相似文献   

11.
丁黎明 《电化学》1996,2(3):299-304
深入研究了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CP350)两种锂盐络合物CP350/LiAsF_6和CP350/LiPF_6的离子传导性能,给出了与复阻抗谱相对应的等效电路.离子电导率随[Li]/[EO]的变化而出现一极大值,室温下,两体系电导率极大值分别为1.38×10(-4),8.32×10(-5)S/cm.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导电行为呈非-Arrhenius特征.阴阳离子半径之和(r_c+r_a)愈大,离子电导率愈高.  相似文献   

12.
梁洪泽  宋永贤 《电化学》1996,2(3):346-349
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与其结构的关系梁洪泽,宋永贤,丁黎明,綦玉臣,李丽霞,景遐斌,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自Wright首次报道了聚环氧乙烷(PEO)-碱金属盐(MX)配合物的离子导电性以来,有关各种聚合物固体...  相似文献   

13.
The ionic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morphous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in the system copolymer of acrylonitrile and butadiene (40 : 60)—lithium hexafluoroarsenate (SPE) is studied in the region of small salt concentrations (up to 0.37 mol dm−3) at 298–368 K. In conditions studied, LiAsF6 is dissociated predominantly to ions. Macroscopic models of ion transport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of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SPE. Transport of anions free of the polymer matrix is realized activationlessly and resembles the Stokes drift in viscous media. Transport of cations solvated by electron-donating groups of the polymer turns possible only at temperatures in excess of a critical value (T crit ≈ 333 K), when the statistical mean of molecules in the first coordination sphere of the lithium cation becomes less than four (which is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for solvation) and requires the overcoming of an energy barrier of ∼6 kJ mol−1. Below T crit, the SPE are unipolar anionic conductors.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Elektrokhimiya, Vol. 41, No. 5, 2005, pp. 537–545.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5 by Bushkova, Sofronova, Lirova, Zhukovskii.  相似文献   

14.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free oligo(oxyethylene) chains as internal plasticizers were prepared by 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 glycol) acrylates. The effects of salt concent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internal plasticizers on ionic conductivity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5.
新型梳状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梳状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Ⅱ)丁黎明,林云青,梁洪泽,汪东梅,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梳状高分子,NaCIO_4络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聚环氧乙烷(PEO)可以溶解多种碱金属盐并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具...  相似文献   

16.
崔孟忠  李竹云  张洁  冯圣玉 《化学学报》2009,67(22):2624-2628
首次采用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侧链含一半硅氢键的羟基封端聚二硅氧烷(PSEMH)与聚氧乙烯醚(PEO)作为基质,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EO-PSEMH-LiClO4全固态共混聚合物电解质膜. 交流阻抗谱实验测定结果表明PSEMH与PEO共混作为聚合物电解质的基质可以显著提高共混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PSEMH含量为25%, O/Li+为12∶1时, 共混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大离子电导率2.7×10-5 S•cm-1 (28 ℃). PSEMH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显著地抑制PEO的结晶性能, 另一方面PSEMH分子链节中的二硅醚氧原子与Li+间具有配位作用, 且参与了共混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运动.  相似文献   

17.
赵俊  袁安保  宋维相 《化学学报》2005,63(3):219-222
为了提高聚氧化乙烯(PEO)/KOH 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 制电解质膜时分别将纳米 TiO2、纳米β-Al2O3和纳米 SiO2添加到 PEO/KOH 体系中, 制备出了兼顾电学和力学性能的碱性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交流阻抗测试显示, 其室温(28 ℃)电导率可达到 10-3 S?cm-1数量级.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制得的电解质膜在不锈钢惰性电极上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约为 1.6 V. 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中 KOH, H2O, 无机纳米粉末的含量以及温度对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