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对氯苯酚稀溶液为研究对象,以正辛醇为稀释剂,研究了萃取剂种类及其浓度、水相平衡pH、对氯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并用NaOH对其负载溶质的有机相进行反萃.结果表明,络合萃取对处理高浓度对氯苯酚废水具有优势;磷酸三丁酯(TBP)的浓度和体系的pH是影响络合萃取的关键因素;采用NaOH对有机相进行反萃,当NaOH浓度为0.5mol/L时反萃率达到98.5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BP萃取对氯苯酚基于氢键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磷酸三丁酯萃取脱硫废液中硫氰酸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炉煤气含污染物H_2S 5g/m~3-8gm~3、HCN1g/m~3-2.5g/m~(3[1]),目前主要用催化氧化-氨水吸收法(NH_3-OMC)工艺处理.由此产生的脱硫脱氰废液中主要含有NH_4SCN、(NH_4)_2S_2O_3等无机盐,其中,SCN~-及S_2O_3~(2-)浓度均影响脱硫催化剂的效率,规定其总浓度不得超过250g/L.  相似文献   

3.
磷酸三丁酯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Ⅵ)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上升单液滴法和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磷酸三丁酯-环己烷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Ⅵ)的动力学。萃取过程为扩散控制,得到了在扩散控制下影响萃取速率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恒界面池法和上升单液滴法研究了UO_2(NO_3)_2/HNO_3/TBP-环己烷体系的反萃取动力学。得出扩散控制下的反萃速率方程为R=k_1[U]_(O)[TBP]_(O)~(-1.17)[HNO_3]~(-1.70;在恒定硝酸浓度下化学反应控制的反萃速率方程为R=k_2[U]_(O)[TBP]_(O)~0,并对二种速控类型下的反萃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侯列奇  王树安 《分析化学》1995,23(8):919-921
本法对U3Si中22个微量杂质元素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d、Cr、Cu、Fe、Hf、In、Mg、Mn、Mo、Nb、Ni、Pb、Sn、Ta、Ti、V、Y、Zn和Zr的测定范围5μg/g-800μg/g,回收率为94%-105%,RSD(n=8)0.4%-1.2%。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苯基硫脲(PTU)-磷酸三丁酯(TBP)-醋酸丁酯体系对Pt(Ⅳ)的萃取作用,发现在1 ̄6mol/L HCL介质中,若先使Pt(Ⅳ)与PTU(6mol/L HCL溶液)在水相中反应,然后用TBP-醋酸丁酯溶液萃取,则铂可被定量萃取至有机相中。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t:PTU:TBP=1∶1∶2,借助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探讨了萃合物的可能结构,并对协同萃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焦木素对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 ,水中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被检测出来 ,它们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酚类化合物是环境中的一类主要污染物 ,来源于炼油、炼焦、煤气洗涤、造纸、化工等工业废水和废弃物 ,酚类影响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 ,使水产品着臭。当水中酚含量在0 .3mg·ml- 1 以上时 ,可引起生物的逃逸。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吸附剂去除水中的酚[1~ 3] ,其中活性炭纤维去除效果最佳 ,但其价格昂贵 ,目前在我国难以广泛使用。本文所用焦木素是以造纸黑液提取的木素为原料制备的 ,其吸附性能与活性炭类似 ,其原料来源丰富 ,…  相似文献   

8.
本法对U_3Si_2中22个微量杂质元素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d、Co、Cr、Cu、Fe、Hf、In、Mg、Mn、Mo、Nb、Ni、Pb、Sn、Ta、Ti、V、Y Zn和 Zr的测定范围5μg/g~800μg/g,回收率为94%~105%,RSD(n=8)为0.4%~1.2%.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采用上升液滴法, 研究了氯化铀酰在盐酸介质和磷酸三丁酯(TBP)之间的传质过程. 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 TBP 萃取铀的速率与[U] 成正比; 反萃速率与[U] 成正比, 而与[TBP] 成反比. 在温度为20~40 范围内分别测测定了萃取和反萃反应的活化能, 它们的差值与由萃取平衡分配 温度关胤系测得的焓变相符,可以认为, 萃合物UO2Cl2TBP 的生成和离解都是分步进行的中间 物是CU2Cl2TBP; 萃取速率的控制步骤是UO2Cl22TBP 的生成反应, 而反萃速率  相似文献   

11.
张先梓 《化学学报》1984,42(2):183-188
前言自从发现协同萃取以来,许多作者对协同萃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Reddy等人应用亚砜等中性萃取剂研究了两种中性萃取剂的协同萃取(以下简称B-B类协萃),认为在第一萃取剂(S~Ⅰ)浓度([S~Ⅰ])固定时,萃取分配比D的对数值对第二萃取剂(S~Ⅱ)的浓度([S~Ⅱ])的对数值作图是直线,其斜率为S~Ⅱ的溶剂化数n,随[S~Ⅰ]的增加直线斜率逐渐下降。似乎难以用斜率分析法来确定溶剂化数目。本文研究了二-正-辛基亚砜(以下简称DOSO),TBP和TOPO从NH_4SCN溶液中萃取Ce(Ⅲ)。分析了实验数据,提出了B-B类协萃分配比D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与水无限混溶的磷酸三甲酯(TMP)质子化过程的^3^1P化学位移的变化,解析后得到H2O.TMP(H.M)和H2O.2TMP(H.2M)两配合物的平衡常数,用^1H NMR研究混合物中水的化学位移,找出了自由水^1H化学位移值与浓度的关系,并在TBP体系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推积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协萃体系,即:(简单阴离子)1+(简单阴离子)2+萃取剂,并以实验证实了水相混合介质的协同效应.研究了UO2/OAc,C1/TBP-二甲苯体系的协萃效应,测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以及各种影响分配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TBP-CCl4-H2O体系中水和磷酸三丁酯作用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斌  陈智  滕藤  沈其丰 《化学学报》1984,42(9):893-898
用NMR法研究了TBP-CCl_4-H_2O体系中水与磷酸三丁酯(TBP)之间的氢键作用.在Li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整个浓度范围的新模型和一个经验关系式,并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求出了水和TBP之间氢键作用的参数.新模型和经验关系式能对TBP-CCl_4-H20体系中水的δ_H变化作出较好的解释.当水浓度很低时,水主要以H_2O·TBP和H_2O·2TBP形式存在,当水浓度很高以至达到饱和时,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缔合水,但此时仍有20%左右的水和TBP形成H_2O·TBP和H_2O·2TBP.  相似文献   

15.
庄云龙  漆德瑶 《化学学报》1988,46(9):937-940
考察了不同介溶剂(苯基膦酸二正辛酯, 磷酸三丁酯, 硝基苯, 邻硝基苯正辛醚,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的四苯硼酸盐PVC膜对碱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探讨了不同介体溶剂的膜对选择性的影响. 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也就是硝基芳香族化合物介体溶剂适用于大半径碱金属离子, 而膦酸酯类介体溶剂适用于具有小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6.
袁荣尧  潘宪明  吴季兰 《化学学报》1984,42(11):1117-1122
前曾报道磷酸三丁酯(TBP)受γ射线照射时有三种可明显区分的活性粒种,可能为其激发态及离子态.本文以TBP为“探针”来检测n-C_6H_(14)—TBP体系在γ辐照下正己烷产生的激发态,求出正己烷可能存在两种激发态,它们的G值分别为0.71和0.34.提出了能量传递机理,获得正己烷敏化TBP的动力学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以TBP作“探针”测得正己烷激发态的G值≥1.05.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具有一个游离羟基的葡萄糖衍生物与试剂CH3OPCl2反应生成糖的方法, 包括逐步取代试剂上两个氯原子, 将生成的亚磷酸酯氧化成磷酸酯及最后的氨解去甲基反应. 运用这个方法制备了三个单糖磷酸三酯, 四个双糖磷酸三酯及一个双糖磷酸二酯. CH3OPCl2 中第一个氯原子被糖衍生物取代后,第二个氯原子可用被伯醇丶仲醇或另一个糖基取代. 但叔醇在相同条件下不发生取代反应. 两个氯原子被取代后生成的亚磷酸酯是一类不稳定的化合物, 在醇中易被醇解. 应用叔丁胺脱去磷酸甲酯上的甲基生成双糖磷酸二酯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反应操作简便, 产率高.对二异丙叉葡萄糖磷酸酯衍生物质谱图的主要碎片峰所进行的解析表明, 它们的断裂具有一定的规律, 这个方法可以用鉴定此类化合物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8.
屈义彬  王镜明 《化学学报》1987,45(7):704-706
铱在萃取过程中的行为与其存在状态有关.王水溶解含铱物料有[Ir(NO)Cl_5]~-生成,亚硝酸盐配位法分离贵金属时,盐酸酸化可使[Ir(NO_2)_6]~(3-)转变为[Ir(NO)Cl_5]~-。[Jr(NO)Cl_5]~-在溶液中的变化极其复杂,它在冶金过程中必然影响到有关的分离.本文研究[Ir(NO)Cl_5]~-在盐酸-磷酸三丁酯(TBP)体系中的萃取行为,寻求最佳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钟云霄  肖波  王文清 《化学学报》1987,45(4):374-378
本文对TBP-C6H6、TBP-CCl4、TBP-CHCl3及TBP-C6H5Cl四体系作了蒸汽压法测量.对TBP-C6H5Cl体系作了^3^2P标记法测量,其它三体系^3^2P标记法数据取自文献.分析了二种测量的结果.所得的稀释剂的活度系数应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