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晨江 《化学教育》2011,32(9):53-55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关系着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论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时间不足等问题,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了有效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整体水平普遍不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池州学院为例,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科研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以期为普通地方本科高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提供参考。通过开展专业情感教育、重组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激情,通过重视基础实验、开设探索性、综合性实验项目,采用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吸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本校制盐与盐化工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传统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实践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建立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工+”课程体系,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人人做设计、专业课-科研实践项目-毕业论文直通车等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支适应新工科教育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经过近4年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在一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师生创新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制盐与盐化工行业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化学》2021,36(7)
计算模拟软件、文献检索和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是培养创新性化学类人才的必备工具。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构筑多维度的教学内容、模拟毕业论文、科研论文撰写和前沿文献推送等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优质资源,创立了"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化学拔尖学生暑期国际科研训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开拓国际化办学模式,汇聚全球优质教育科研资源,提高拔尖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为提升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相似文献   

6.
韶晖  冷一欣 《大学化学》2012,27(1):45-47
化工原理实验室在承担课程设置实验的基础上,以工程观的理念提供学生的认识实习,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对企业的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与科研相结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拓宽了实验室原有的功能,强化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吕梁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率先在化学化工系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扩大实验室开放、“科研小助手”的选拔与培养等工作,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多方面的变化并产出了一批科研与竞赛成果,为在全校范围全面开展学生科研训练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波谱分析作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生毕业论文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教育理念,以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的实际解谱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波谱分析课程进行初步改革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解析谱图的能力,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验准备环节开放实验室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一种在基础实验室利用实验准备环节开放实验的新模式,引导学生在参与实验准备过程中,从基本操作技能练习开始,到应用操作技能完成化学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先具备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再到教师研究室进行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等相关科研工作,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朱玉军  王香凤  王磊 《化学教育》2018,39(10):55-60
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人才的培养对于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美国6所大学的化学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分析了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要求、教学实践要求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其培养目标既指向基础教育又指向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三位一体;科研要求注重科学研究态度的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教学实践要求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结合与其相对应的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培养方案,提出了明确并扩展培养目标、提高化学专业课程要求、强化研究方法课程、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等启示。  相似文献   

11.
师专化学教法课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刚 《化学教育》1999,20(12):4-6
要本文通过作者十几年来在化学教学法课中以指导学生写化学教育研究论文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养成教育的探索,意在弥补目前我国师专培养目标中不要求师专生写毕业论文等因素而导致的培养出来的多为“熟练型”(工匠型)教师,而不是“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带来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京  彭卿  王训 《大学化学》2010,25(1):13-15
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者教育观念的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应首先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人手。明确基础化学实验教育的目的是为创新打好坚实的实验素质基础,在实验过程中于细节处渗透知识点、培养问题意识,同时应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3个方面探索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以体现"教学、科研、应用"相长的教学理念,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师范生教育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为此,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通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举措,着重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实践环节教学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科研创新有效结合等方法,有效提高了化学师范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化学》2021,36(7)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主要的职责。本科阶段是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实验教学是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介绍了在"基础型-综合型-探究型-设计型"多层次、递进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扶-牵-引-放"四步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和技能传授与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受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委托 ,由郑州大学化学系承办的第 8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暨第 3届海峡两岸化学教学研讨会 ,定于 2 0 0 5年 4月 1 3~ 1 6日在郑州大学召开。会议宗旨是探索化学教育如何培养能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创新型人才。现在开始征集会议论文。入选论文将在会上交流并印制成论文集。  一、会议研讨内容   ( 1 )大学化学教学思想与办学理念。   ( 2 )新世纪的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3)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 4 )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教学模式。   ( 5)绿色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研能力是当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全面了解当前师范生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将有助于师范高校制定合理安排,提高师资培养水平。以6所师范高校2008级化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干宁  栾倩 《大学化学》2017,32(5):11-16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根据材料化学类研究生的需要,以"高等分析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学研、立体化"的课程教学理念,构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问题导入为驱动、科研探究和知识传授为基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能力框架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该体系日臻完善,效果良好,充分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为材料化学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将当代研究生培养成为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陈良  陈邦林 《大学化学》1993,8(4):13-14
改革开放的大浪,激励着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如何凭借高校教育、科研的优势与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文献资料、熟练的实验技巧及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优越条件,为促进高、新、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把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出贡献。同时培养各级各层次的建设人才,这个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按我们前几年厂、所、校联系办学的探索、实践,在下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首先论述了目前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试点,提出了以科研训练课程群建设和活动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导师制"为抓手的多元化的科研训练培养形式。改革与实践的具体内容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实验教学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初步的改革实践成效表明,科研训练实践改革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较早开展科研训练,努力促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可丰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