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汽水分离装置是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净化蒸汽的重要部件,其性能不仅会影响蒸汽发生器的上筒体尺寸、水循环性能及水位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由于波形板内的两相流动过程很复杂,目前国外对汽水分离器的研究仍以实验为主。本文则针对冷态条件下新型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二次携带现象的存在,并测量了双钩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分析了挡板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获得了计算双钩波形板分离效率的经验公式,为波形板分离器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超超临界机组汽水分离器在机组启动及高、低负荷下的运行状态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在汽水分离器湿态运行模式下,分离器内为汽水混合物,分离器起汽水分离作用,因此通过控制给水流量来控制分离器水位对机组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模糊控制器来实现汽水分离器的水位控制,并采用 MATLAB 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得出相关参数和运行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或削弱PID控制中超调的现象,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3.
单钩型波形板气液分离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单钩型波形板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本文基于有限容积法(FVM),支持向量机理论(SVM)和多目标遗传算法(GA)建立了分离器分离效率与压降关于结构参数的回归预测模型和优化计算模型。基于此,分析了几何参数与运行参数对分离器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分离器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与设计。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器分离效率与压降随钩板占据流道面积和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表明,该优化计算模型可有效提高单钩型波形板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同时,本文的优化设计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气液分离器的优化与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4.
采用RNG k-ε模型、随机颗粒轨道模型对扩散式气固分离器内的两相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了流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颗粒分级分离效率,颗粒轨迹,以及多个几何结构尺寸对分离效率和阻力系数的作用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类分离器流场总体成双层流动结构,分离器对4 μm以下的小颗粒分离效率较低,流速对分离效率的作用比较明显,各结构尺寸对阻力系数和分离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结构尺寸的取值有一定比例范围.  相似文献   

5.
螺旋管分离器中液固两相流颗粒相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螺旋管分离器是一种高效低阻的新型液固/气液固分离装置,研究分离器内部相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Malvern粒度仪和观察窗技术测量了分离器模型中水-砂两相流动的颗粒浓度和粒度分布,并且对具有相似结构和流动参数的平面组合方管液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颗粒相分布是离心力、二次流和紊流扩散的综合结果:离心力使颗粒由内弯侧向外弯侧聚集,是实现分离的根本动力,颗粒越大,分离现象越显著;二次流对分离具有双重作用;紊流扩散不利于分离。液速越高,分离效果越好。颗粒平均浓度对浓度分布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旋风分离器上部空间各种二次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进的雷诺应力模型对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空间内的强旋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顶板和升气管附近的局部二次涡。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对比表明雷诺应力模型对环形空间内的强旋流动有良好的预报精度。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空间不仅在顶板下存在有二次涡,而且在升气管外壁附近还存在有局部二次涡,局部二次涡的尺度比较小,而且沿周向有变化,呈现非轴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7.
超音速分离技术因其诸多优点在天然气脱水脱烃方面应用广泛,并在液化领域逐步得到试验他应用。文中介绍了国内外超音速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对天然气超音速分离器中的凝结过程和流动过程的现有模型及数值方法及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给出了天然气超音速分离、液化过程研究中凝结流动模型选取的建议,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简体长度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SM(雷诺应力模型)对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筒体长度旋风分离器内流场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分离器内的切向速度随着筒体长度的减小而增大;气体旋转运动的强度越强,分离效率越高.但筒体长度过短时,湍动能在内外涡分界面处有较大波动,使分离效率降低;当进口气速一定时,旋风分离器的压降随着筒体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旋转气固两相流分离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旋转气固两相流中尘粒的运动特性及分离效率,提出了分离效率的计算式.考虑尘粒间碰撞与并聚、喷水对尘粒间碰撞与并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旋转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场、尘粒运动特性及分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器结构对流场和压力场有显著影响,且尘粒并聚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0.
F风下倾对W型炉内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在实际锅炉上的试验,研究了310 MW Foster Wheeler技术w型火焰锅炉F层二次风下倾15°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和试验的分析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对炉内燃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焰行程延长,煤粉停留时间增加,还原区扩大,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混合推迟等方面.试验和模拟结果都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锅炉的火焰中心下降,飞灰含碳量降低,锅炉效率提高且NOx排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朱景辉 《计算物理》1990,7(3):363-370
本文用涡团法模拟了有限平板的绕流问题,计算出一个长度为1的无穷薄平板在静止的流体中突然起动并作匀速运动的周围流场的变化情况。方法上,用保角变换解决了在涡团法中遇到的一个拉普拉斯方程,并对变换中的奇点作了特殊处理,最后得到一个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完全吻合的周期性数值解。  相似文献   

12.
环周进汽两相流喷射升压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环周进汽/中心进水的超音速两相流喷射升压过程,得到混合腔内压力随进水温度、进汽压力和出水流量的变化趋势,研究了整体升压性能随实验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环周进汽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的升压机理。这些工作对该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螺旋管油气水多相流动与原油管流除砂理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有关螺旋管内油气水多相流动的研究成果及原油井口螺旋管旋流除砂工艺技术发明的原理与实效.  相似文献   

14.
变截面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针对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在变截面通道中的升压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变截面混合腔中超音速汽液两相流的压力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变截面混合腔中的渐缩部分的压力分布与出口压力无关、变截面通道的渐扩部分为一个单相流体扩压管、压力突变发生在变截面混合腔喉部和随着出口压力升高而激波强度增大、变截面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技术具有定流量特征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Approaches to calculation of a steam-water flow in a geothermal well are considered. For hydraulic applications, a WELL-4 model of a steam-water well is developed. Data obtained using this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also with calculations by similar models including the well-known HOLA model. The capacity of the A-2 well in the Mutnovskoe flash-steam field (Kamchatka half-island, Russia) after planned reconstruction is predicted.  相似文献   

16.
Theoretical issues concerning isotope separation by the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ethod are considered. A ver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setup and ways of producing a plasma stream are described. Techniques used to vaporize the working agent and its transport to the ioniation zone are discussed. The sepa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t-particle collector at certain parameters of the setup and plasma are calculated. A gadolinium isotope mixture is used as a model. The dependence of the 157Gd target isotope concentration on the separating plate on the longitudinal coordinate reckoned from the front edge of the separator is analyzed for different frequency offsets. The target isotope extraction ratio versus the plate distance of the separator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offset from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is found.  相似文献   

17.
隔膜孔隙结构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可准确描述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内部复杂物理化学现象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发现该模型较文献中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测试数据.利用该模型探讨了隔膜孔隙率与扭曲率分别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减小孔隙率或增大扭曲率,电池输出电压、最大放电容量和平均输出功率均不断降低,电池表面温度和温升速度均不断升高;当孔隙率减小或扭曲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放电初期电池输出电压均会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现象,且孔隙率越小或扭曲率越大,其下降的幅度越大、速度越快,回升所需时间也越长;要确保其不低于截止电压,隔膜扭曲率必须小于临界扭曲率(其下降至最低点刚好等于截止电压时的隔膜扭曲率).综合分析了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各电化学参量和产热量的动态分布规律,发现隔膜孔隙率和扭曲率主要影响放电末期电极膜片内部电化学反应以及其他放电时刻电解液中有效Li~+扩散(传导)系数.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极限升压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定量计算了各影响因素对极限升压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极限升压能力随混合腔进出口截面积比增大而增大;随蒸汽压力升高而下降;随引流系数变化存在最小值;随进口低压水温的升高略有升高。这些对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