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家庭环境和自身的性格、学习习惯、基础等因素导致学习水平较低,对数学概念不理解,理不清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数学公式不能灵活运用,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参与组内活动时较被动,遇到困难消极对待,无法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生成主要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方法、教师等因素.每个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学困生,这成为我们转化学困生的基石.因此,要转化学困生,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要时时关注学困生,要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明杰 《中学数学》2023,(24):55-57
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错题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注学困生教育,提升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中聚焦学困生在数学解题中常常出现的错误和原因展开分析,结合解题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旨在提升数学学困生的解题能力,落实新课程下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的思想、方法、技术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降水的概率,旅游线路的挑选,购房利率的计算,股票投资活动中采取的策略等,都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也突出了数学育人的功能,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取必需的数学.在现今高中教育阶段,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学困生是所有学科中人数最多的.数学学困生始终被认为是所有学科学困生当中人数最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学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按区域就近入学政策下的公办初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数学学困生.这些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畏惧学数学,感到数学难学,失去了学习信心,从怕学到不愿学,以致学习成绩下降,恶性循环,这是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使这些数学学困生走上正轨,并向好的势头发展,是很多数学教师的困惑.笔者以一届学生的四年教学实践为例,对数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避免不了会与“数学学困生”打交道,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一些数学基本技能、计算的技巧和解题的策略与其他学生相比相对落后,数学知识结构“断网破链”,怎样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是笔者一直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查阅大量的理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的经验,笔者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补救教学的过程中尝试使用“样例一探究”的补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1问题的提出基于对数学学困生(以下简称数困生)的研究,成立了以高中数学教师和心理教师为团队的项目组,从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的现状入手进行研究,以数学学科之发展促全学科之发展,以学科的发展促学生之全面发展.2学习策略相关概念的界定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的一般规则,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对策系统.学习策略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玉峰 《数学通报》2007,46(12):10-12
有关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分化问题,已引起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关注和研究.就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看,对其中原因的探讨,大部分是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以及教师的影响等几方面着手的.如晋江西滨中学张桂森老师分析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分化成因,总结为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机消极;学习习惯较差;存在知识缺漏;教师缺少对后进生的关注、期望,以统一标准施教,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等.四川省乐至中学何义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学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数学课.但是,当前数学在经济类专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低,,能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微乎其微.《经济数学》杂志,虽然挂靠财经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都无人问津,专业课教师,也很少有人涉足,全国数模竞赛。学生参赛态度冷漠.学习数学热情不高,数学水平较低,其原因是:其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期望学了立即能用;其二,数学课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不很得当,缺乏经济数学特色。其三,主要专业课没能用上数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一是要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二是要改革数学课的内容,三是要改革现有专业课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采用教学的多种方法,引领学生思考,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这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起到了关键『生的重要.而要引导学会思考,需要教师适当、正确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志培 《数学通报》2005,44(6):20-21
1提供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 1.1形象的感性材料 有些教师仅仅把数学概念看作一个名词,往往是举个例子,进行“一次性归纳”,或者直接把概念提出来,作出解释,使学生能理解、记住.对于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来说,这样的一种教学活动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畏惧、没有兴趣.究其根源,学生对数学概念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背景知识的欠缺,  相似文献   

11.
2009届学生刚刚毕业,学校安排笔者接任新高二的数学课,一开始笔者认为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脱节是因为相互没有完全适应.但半个月以来,从其练习和作业中发现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而数学活动的完整过程是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因而,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要学习数学的思维结果,更要学习数学思维的方式方法,发展数学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学理念.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深化生本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数学应用与数学新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认为数学应用面对所有学生太难了,因此他们只教给好学生数学应用;同时又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认为数学应用不是好的数学,只可以用来对差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差学生学数学应用,因为差学生学不了好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涌现了关于"学习困难生"问题的众多研究成果,但是,许多研究大多集中于一般心理学层面上的讨论,而缺乏与具体数学学科的结合.虽然有学者联系到数学学科研究学习困难学生问题,但是针对高中"数困生"的深入研究却很少,尤其是从归因角度研究"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5.
例谈解数学题的"自然、简洁"境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广修  吴绍兵 《数学通报》2006,45(10):35-38
解题不仅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途径,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数学以求简作为自己的一大特点,解数学题就应该尽可能追求思路的自然流畅、方法的简单明快,也就是说,解题所用的知识普通,所用的方法自然、常规,所述的过程简短、明了,以充分体现数学解题的优美精彩,体现数学美感.我们认为,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条途径.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被广泛关注,在数学教学中,“为完成解题任务而解题”的现象较为普遍,解完即止,不去追求解题的自然、简洁性境界.笔者在学习数学教学研究类杂志时发现,有些例题解答,虽经精雕细琢,但在思路方法上仍然让人觉得:或拘泥于背景知识,或拘泥于某种章法,思路狭窄,解答繁琐;或追求另类的奇特,失去更为自然、更为基本的东西,全然不见浑然天成的自然意境.下面列举数例,以期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提高主体国民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办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何让“学困生”走出困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面谈几点粗浅作法.1渗透德育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是每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爱国壬义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主线.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激励、唤起、鼓舞.“学困生”的“困”因,往往在于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胸无…  相似文献   

17.
罗国彬 《数学通讯》2004,(10M):10-12
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目前使用的高中实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中,给出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总共只有五个,并且主要是反映在实际应用上.显然,其涉及面是太狭小了点.如何根据教材要求来选定某些探究性学习课题,从而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美国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认为数学只不过是一些空洞的符号和逻辑推理,毫无实用价值,因此觉得学习数学没多大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吸引学生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成为美国数学教学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以往教会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实践、如何与他人合作,形成学习能力.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学设计的实施是教学效果的保证,而教师的教学诊断与反思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以“利用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设计这一案例,进行评价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变革.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