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础化学实验室主要开设基础类、大面积通识课程,开课对象以非化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为主。基础化学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涉及危险化学试剂以及高温、高压等危险操作,加之新形势下大类招生不断扩大,基础类课程教学任务与日俱增,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行管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以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为例,介绍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现状及在安全运行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同类型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3):447-454
一、引言化学的中心任务是按人们的意愿创造新的化学物质和控制化学过程。这一中心任务要求化学必须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核心方法、研究手段和理论基础。物理化学正是化学的核心方法、研究手段和理论基础,所以物理化学能否健康发展,影响甚至制约着整个化学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姬鸿斌  陈青 《大学化学》2002,17(4):64-64
一部新型的改革教材———《现代化学基础》(胡忠鲠主编 ) ,于 2 0 0 0年 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一部面向 2 1世纪工科近化工类专业的大学基础化学教材 ,适用于地质、矿产、冶金、材料、环保、石油、热处理、过程装备等专业。  几十年来 ,国内基础化学课程一直分为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即四大基础化学 ,教材也相应出版四大基础化学教材。近年来有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结合、物理化学与结构化学结合的教材相继问世。工科近化工类专业长期一直开设普通化学和物理化学 ,有些还开设了有机化学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过程中出现的基础实验操作功底不够扎实、综合实验能力欠缺、基础理论和基础实验教学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增加综合设计实验,以及加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衔接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本校药学理科基地班大学一年级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大学一年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大学一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应以掌握实验基本知识、训练实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实验习惯为重点,将科学方法教育融入整个教学之中,按照化学知识再发现过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和“研究式”学习,并合理开展综合性、设计性与开放性实验。  相似文献   

6.
建设基础化学网站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荔  李丽  谷军  王勇  李汝奕 《大学化学》2003,18(5):31-34
介绍了石油大学 (华东 )化学化工学院的基础化学网站的开发过程和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编者 《大学化学》1992,7(1):40-40
中国人民大学李庭梅和北京大学化学系阮慎康合作编写的《化学基础》一书(1990.11出版),是一本适合大学文科和中学教师需要的化学基础教材,全书包括科学化学的确立、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社会等章节。在选材上注意到文科和非化学专业师生及中学教师的需要和特点,着重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定性阐述,避免艰深复杂的数学论证和推导,并结合化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入浅出地阐明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理论,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化学图景;本教材还通过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的辨证关系、了解化学发展的动态、趋势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基础实验教学过程等3个方面出发,阐述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能力不足的现状;将管理学的"破窗效应"、"鲶鱼效应"、"木桶原理"等理论创新地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探讨了这些理论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京  彭卿  王训 《大学化学》2010,25(1):13-15
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者教育观念的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应首先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人手。明确基础化学实验教育的目的是为创新打好坚实的实验素质基础,在实验过程中于细节处渗透知识点、培养问题意识,同时应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1.
刘前树 《化学教育》2016,37(21):4-8
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化学”的素养、“核心”的素养、“人”的素养三重意蕴。基于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分析和层次分析,提出其四维度结构模型。在4个维度中,“化学基本观念”是基础维度,“化学过程”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2个活化维度,“对化学的态度”是动力维度。化学核心素养为学术性化学素养和生活性化学素养的发展同时奠定了基础。把握3种化学素养在结构和具体维度上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助于把握中学化学课程中不同模块的教学定位。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湿法冶金和材料制备过程中钙镁结晶危害的工业现状及其对溶液化学和结晶相化学基础研究的要求,然后系统地评述相关体系溶液化学和相化学基础研究的进展.接着在作者的系统工作及文献结果分析基础上指出:钙在重金属硫酸盐体系高温溶解度的实验研究、能描述硫酸盐离子缔合的合理热力学预测模型、硫酸盐水溶液结构的光谱和量子化学研究、以及硫酸盐水溶液高温下水的活度测定等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这些研究工作将加深对重金属湿法冶金过程中钙镁结晶危害行为及规律的认识,为廉价、环保地避免钙镁结晶危害的新工艺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敏  冯清 《大学化学》2019,34(11):88-92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改革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设计并实施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在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中全程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化学教学的原则,坚持使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与渗透德育的过程一体化,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坚持在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的辩证关系,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基础,同时化学理论又可以指导和预测一些化学实验和现象。使学生能够运用认识论的观点分析变化莫测的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辩证关系;会用看不见的“高速、不连续。  相似文献   

15.
支持创新研究要敢于担风险——化学科学部设立风险性基金项目的几点做法和体会王瑞萍朱光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北京100083)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任务是探索未知,认识和改造自然。这一探索和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创新是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基础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学生和教材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外语水平等特点,提出了“专业基础扎实统一,外教拓展重点提高”的普通化学原理双语课程教学新模式。对我校近年来基础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不断思考、总结并探讨适合基础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合理定位与授课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化学反应速度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课题。化学反应平衡也是化学上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涉及许多的方面,例如有所谓四大平衡,即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平衡和电离平衡等。所以化学反应速度与平衡在化学的教学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基础化学课程中正确而又明白地介绍这些概念是值得重视的。近些年来出版的两本基础化学教材都是结合合成氨这个典型的生产过程来介绍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看起来似乎简易,然而却与生产实践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欢迎投稿!     
正The International Edition of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Published by Elsevier http://www.sciencedirect. com/science/journal/18725813投稿范围·能源转化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基础研究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应用催化基础研究氢能、燃料电池、合成燃料、C1化学·能源转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化学基础研究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栏目设置·研究论文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孔令雷 《化学教育》2016,37(4):42-45
化学是中职学校食品、医药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立足中职校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为目的,开展了企业调研及专家论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借鉴澳大利亚TAFE学院课程模式,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化学项目制课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慧平台构建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评价体系将传统3大评价模块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平台对评价过程的管理模式及对评价信息的传递方式均打破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局限性。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对新生的素养和技能给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且能提高实验课程的指导效率和教学效果。目前在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经过实践而确立的评价策略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这将显著地发挥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