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温氮掺杂制备二氧化钛导电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廉价的偏钛酸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N掺杂,制备了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TiO2粉,950℃焙烧3h后,体积电阻率低达6.5×10-3Ω.cm。高浓度N的受主掺杂在TiO2禁带中形成连续的能级,在紫外可见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光吸收性能,电阻率随N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采用XRD、XPS、元素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粉体的晶相组成、元素价态、N含量、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  相似文献   

2.
以L-酪氨酸为案例,结合计算化学手段,设计了采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教学方案,并探讨了计算化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该分子紫外可见光谱的模拟与指认,以及利用多种方法对其不同电子激发过程开展分析,不仅可以有效解释实验光谱吸收峰的来源,还能获取一系列具有教学意义的等值面图形与数据,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轨道跃迁类型、电子转移与空穴-电子分布等电子激发特性方面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既有趣生动,又富有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3.
Hastings根据脂肪族硫醚能与元素碘形成一种络合物,后者在光谱的近紫外区有特徵吸收的原理,提出了测定原油及其馏分中的脂肪族硫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后,Hastings和Johnson以及Drushel和Miller又作了改进,在灵敏度、精确度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这个方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原油及其馏分的分析。关于天然气中甲硫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尚未见报导,本试验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荧光传感分子2-吡啶甲醛-4-乙氧基苯甲酰肼腙(PAEB),采用红外光谱法、氢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PAEB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PAEB与锌(Ⅱ)形成物质的量的比为1比1配合物。由于此配合物的形成,在发射波长470nm(激发波长为400nm)处出现明显的荧光增强,且对锌(Ⅱ)而言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初步探讨了受体分子与锌(Ⅱ)的荧光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已制得的希有气体化合物都是重希有气体(Kr、Xe和Rn)的化合物,对于轻希有气体(He、Ne和Ar)只制得其包合物,真正的价键化合物尚无所知。轻希有气体究竟能否形成价键化合物,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提出这样一条规律:普通元素与希有气体反应生成通常二元化合物的必要条件是普通元素的电负性要高于希有气体的电负性。根据他的计算,Ne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Li+共掺杂的Er3+-Yb3+:TiO2粉末.976 nm激光激发下在波长350~1700nm范围内观察到了紫外、蓝色、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和红外下转换发光.随着Li+共掺杂浓度由0增大到20mol%,Er3+-Yb3+:TiO2的紫外、可见和红外发光强度同步增强.低Li+共掺杂浓度引起的Li+固溶以及高Li+共掺杂浓度引起的相变过程相继破坏了Er3+的晶体场对称性,导致紫外、可见和红外发光显著增强.结果表明共掺杂Li+是一种提高Er3+掺杂材料发光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Ce3+∶YAG闪烁晶体的真空紫外激发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掺铈钇铝石榴石(Ce3+∶YAG)晶体是性能优良的闪烁材料. 以同步辐射光源为激发光源研究了单晶Ce3+∶YAG的真空紫外-紫外(VUV-UV)激发光谱和荧光谱. 同时也测量和分析了该晶体的吸收光谱、紫外-可见(UV-VIS)激发光谱和荧光谱.根据光谱测量的结果讨论了激发能在Ce3+∶YAG晶体中的传输过程和在Ce3+离子5d态的直接激发和YAG价带激发下Ce3+∶YAG单晶发光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型卟啉的合成及其光敏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4种新的卟啉配体及其锌的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初步实验表明所合成的卟啉配体和金属卟啉均具有光敏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几种新型吡啶基修饰的不对称卟啉和金属卟啉,并用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分子模拟研究得到了与光谱分析一致的结果。通过Z-扫描实验对卟啉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这些样品在激光作用下,在532 nm处显示出了强烈的非线性吸收,且取代基位置和金属的不同,均会对三阶非线性折射率的大小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含有咪唑阳离子的邻苯二腈为前驱体,通过环合反应分别合成了四咪唑阳离子取代的锌酞菁和铜酞菁,它们的结构均通过了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表征.这2种酞菁化合物在水、DMF、DMSO及甲醇中均呈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它们在不同种溶剂中、不同浓度下的聚集行为,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实验中我们发现紫外波段光源照射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时,能发生与添加化学还原剂还原metMb相似的过程,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metMb在特定紫外光源下的还原过程。580 nm和544 nm处还原峰的面积变化显示,metMb在光照时能被还原至MbFe髤H2O状态,且不同的光源、特定紫外定波长、温度、pH以及不同气体存在等条件下metMb的还原程度不同。在温度为10℃,偏碱性条件时,定波长254 nm照射有利于metMb还原;气体存在时,由于气体小分子与血红素铁的配位能力不同,不同气体对光照metMb还原的催化作用程度也有差异,CO和O2的存在对此过程有催化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医学和生理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红色荧光粉——Ca4GdO(BO3)3:Eu3+.研究了它在X射线、真空紫外和紫外激发下的发光性能,研究表明,样品无论是在X射线、真空紫外还是在紫外的激发条件下,样品都能发出很强的红光.它的主发射峰在610 nm,而且其它位置的发射峰都很弱;它很容易被254nm、172 nm和X射线所激发而发出很强的红光,因此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红色荧光粉.研究表明Gd3+离子与激活剂(Eu3+)存在着一种能量传递的过程,而这种能量的传递过程可能跟二次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3.
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3种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对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Stoke位移都较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在丙酮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进行了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光致变色性能和较大的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合成了含咔唑衍生物的聚硅氧烷发光材料。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失重分析、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其发射波长为408 nm,分解温度在242℃,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级分别为4.70 eV和1.16 eV。  相似文献   

15.
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莉  张武 《化学研究》2004,15(3):45-46
合成了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酸钠和磺基水杨酸·5 硝基邻菲咯啉合铜酸钠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马剑琪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8):1717-1723
利用亚锡离子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金属银沉积在合成的梨形氧化锌表面作为晶种,进一步生长银纳米粒子,制备了梨形的、核壳结构的、单分散的氧化锌/银亚微米球。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紫外可见吸收谱及光致发光谱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微观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样品是由梨形亚微米氧化锌核和银纳米颗粒壳组成;(2)在氧化锌表面的银纳米粒子作为光激发产生的电子捕获剂提高了光产生的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在能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减少了紫外发射光的强度,淬灭了可见发射光。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个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水杨醛缩N(4)-乙基-氨基硫脲,用元素分析、IR、1H NMR、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确证,并对化合物的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N,O-型配体2-(5-苯基-1,3,4-噁二唑)苯酚(OXD),以其作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作第二配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钕配合物Nd(OXD)_3phen。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谱(FTIR)、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循环伏安(CV)法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中心离子配位良好,在370 nm光激发下,配合物在869,1058和1355 nm处有典型的Nd3+离子发射峰,分别对应于Nd3+离子的~4F_(3/2)→~4I_(9/2),~4F_(3/2)→~4I_(11/2)及~4F_(3/2)→4I13/2跃迁。另外,通过CV曲线及紫外吸收光谱可以推算出Nd(OXD)_3phen的HOMO/LUMO能级为-5.81/-2.44 e V。  相似文献   

19.
利用Vaspec-2048-2紫外光谱仪和Renishaw InVia型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测量了极性溶剂1,2-二氯乙烷碘溶液中的β-胡萝卜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结果表明,生成络合物的β-胡萝卜素在460 nm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消失,并在1000 nm处出现β-胡萝卜素与碘形成络合物的吸收峰,致使514.5 nm激光激发时观察不到络合物中C-C(C—C,C=C)键的共振拉曼光谱.而溶液中没有形成络合物的β-胡萝卜素的C-C键拉曼散射截面减小.其机理为:β-胡萝卜素和碘溶液不稳定,β-胡萝卜素分子结构有序性减弱,导致相干弱阻尼C-C键振动减弱,使得其拉曼散射截面减小.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合成了6个二磺酸盐的水溶性噻菁染料,并通过UV-vis、^1H NMR、IR谱图和元素分析给予确定。从紫外可见光谱可看出,苯环上的取代基影响染料的最大吸收(λ~m~a~x)和摩尔消光系数ε~m~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