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方岱宁  杨卫  黄克智 《力学进展》2000,30(2):310-313
在1999年度,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FML)承担科研项目58项,到位科研经费301.21万元,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3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9篇,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83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6篇,在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有33篇.获得清华大学梅贻琦学术论文二等奖一项,获得莫比斯国际光盘评奖中国赛区“中国杯”奖三项.实验室在1999年度获得教育部批准的访问学者5人(其中国外学者1人).1999年在教育部没有投入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的情况下,实验室克服困难自筹…  相似文献   

2.
《力学进展》2001,31(1):157
第三届国际实验力学会议(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t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ICEM 2001)将于 2001年10月15日~17日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是中国力学学会自成系列的实验力学国际会议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CSTAM)主办;日本机械工程学会材料与力学分会(JSME-MMD)、英国应变测量学会(BSSM)、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国际测量协会(IMEKO)协办.伍小平院士为本届大会主席.一、征文范围 实验方法:数…  相似文献   

3.
微/纳系统国际会议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 and Nano Systems(ICMNS2002))将于2002年8月11~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CSTAM)、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  相似文献   

4.
1会议概况 第四届国际固体断裂与强度会议(The Four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Strengthof Solids)于 2000年 8月 16日~18日在韩国蒲项科学与技术大学举行,会议主办单位是蒲项科学与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与会代表240余人,来自10个国家,我国约有50人参加.会议交流论文220余篇.会议的目的是总结本世纪亚太地区固体力学的研究成果,展望和规划21世纪初的固体力学的学科发展方向.2学术报告评介 有6位学者应邀做大会报告,他们的报…  相似文献   

5.
亢一澜 《力学进展》2000,30(4):630-630
1会议概况 国际实验力学学术会议(SEM)是国际实验力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领域最广、人数最多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国际实验力学学会主办,每4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九届,于2000年6月5日~8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的奥兰多 Florida Orlando举行.参会人数300多人,来自15个国家,与会论文250多篇.我国留美学者和学生参会人数较多,我国学者参会人数为2人. 为了达到促进力学学科与工程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结合,促进力学学科的工程应用以及力学领域内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本次实验力学会议同时还有两个…  相似文献   

6.
黄克智  李国探 《力学进展》1999,29(4):598-598
1.概况1999年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主办的应用力学与材料会议(1999ASMEMechanics&Ma-terialsConference),于6月27日~30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理工大学召开.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国、新加坡及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等39个国家的650余位代表参加,其中有近半数为美方代表.美英一些知名大学及实验室均有代表参加.会议交流论文800余篇,分53个专题研讨会.我国代表黄克智(清华大学)、李国琛(中科院力学所)、徐永波(金属所)、…  相似文献   

7.
朱位秋 《力学进展》1999,29(4):600-600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非线性与随机结构动力学讨论会(IUTAMSymposiumonNonlinearity&StochasticStructuralDynamics)于1999年1月4日~8日在印度马德拉斯(Madras)印度工学院内召开.主办单位为印度工学院.主要组织者是S.Narayanan教授.与会代表46人,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加拿大、中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挪威、南非、荷兰、英国、美国、越南.大会报告论文30篇.会议主要讨论非线性随机结构动力学(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非线性随机结构…  相似文献   

8.
吴承康 《力学进展》2001,31(4):630-631
引言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sma Chemistry, ISPC)开始于1973年,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办,由其下属物理化学部等离子体化学分委员会具体组织.历届会议的会址是德国Kiel (1973),意大利罗马(1975),法国Limoge (1977),瑞士苏黎世(1979),英国爱丁堡(1981),加拿大Montreal (1983),荷兰Eindhoven (1985),日本东京(1987),意大利Pugno…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科学``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报告以及学科发展态势评估系列研究报告《力学十年:中国与世界》,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学学科的资助情况,通过重点介绍2006---2015年中国力学学科论文数、被引频次和排名前1%论文数、论文引用率、被引频次、论文相对引文影响、排名前1%高被引论文产出率、国际合作与自主研究等情况,对力学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力学学科今后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科学``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报告以及学科发展态势评估系列研究报告《力学十年:中国与世界》,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学学科的资助情况,通过重点介绍2006---2015年中国力学学科论文数、被引频次和排名前1%论文数、论文引用率、被引频次、论文相对引文影响、排名前1%高被引论文产出率、国际合作与自主研究等情况,对力学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力学学科今后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文娟  刘海 《力学与实践》2010,32(4):109-111
对《力学》中的物体自由度进行多方面分析,以深化教学、提高学生正 确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使用实际教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力学》范围内讨论自由度与坐标、 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并得以下结论: (1) 同一物体的自由度随其所在的``空间'不同而不同, 不因坐标系的选取不同而 异, 在同类参考系中不因参考系的动静而有别;(2)自由度遵循叠加原理. 讨论了质点系的总自由度及相关计算问题,并指出研究《力学》中自由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new methods utilizing Wiedemann's effect for determination of state of strain in building structures. Wiedemann's effect and some features of torsional strain of magnetic field are the basis of new experimental method. Especially the point electromagnetic strain gages using the effect of pure tors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to enable universal examination. For strain-gage measurements, almost all physical quantities are used 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in length of the structures. From the electric strain measurement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are the measurements by resonance-wire strain gages or by electric-resistance strain gages. In this paper, electromagnetic strain gages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Wiedemann effect, and the author describes some new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his own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based on an application of this effect.  相似文献   

13.
14.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roblem on nonseparating potential flow of an incompressible fluid about an array of profiles reduces to an integral equation for a certain real function, determined on the contours of the profiles of the array. As such a function one can take, as was done, for instance, in [1–5], the relative velocity of the fluid on the profiles of the array. For arrays of profiles of arbitrary shape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corresponding integral equation numerically. In the particular examples of the calculation of aerodynamic arrays that are available [1–3] the numerical methods used were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evaluation of contour integrals by rectangle formulas. As investigations showed, sizeable errors arose thereby in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obtained, these being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the case of curved profiles of relatively small bulk. In the present paper a method for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integral equation obtained in [5]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eplacement of a profile of the array with an inscribed N polygon, the length of whose sides is of the order N–1 and whose internal angles are close to . Convergence with increasing N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 to an exact solution of the integral equations at the reference points is demonstrated. Examples of the calculation are given.Novosibirsk. Translated from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Mekhanika Zhidkosti i Gaza, No. 2, pp. 105–112, March–April, 1972.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