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裂片关联测量给出的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将非完全熔合裂变与跟随裂变事件分开,分别给出其裂变角分布.用卡西尼亚卵形体计算惯性矩,采用常规方法拟合裂变角分布,提取裂变核自旋值,讨论其随入射能的变化关系.此外,还讨论了与复杂粒子符合的裂变角分布.  相似文献   

2.
用5.5到21.7MeV/A28Si+197Au,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及角分布.实验表明:入射能超过10MeV/A时,出现非完全熔合裂变(ICF);Ecm>200MeV时,伴随ICF又出现跟随裂变(SF).从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中,提取了SF产额对总裂变产额的比值.从关联裂片偏离反应平面的分布中,给出了分布宽度与单核子激发能的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以15.0和21.7MeV/A的28Si束轰击238U靶,测量出裂变核在反应中得到的线动量转移(LMT)分布.从LMT分布上的不同区段,将非完全熔合裂变(ICF)与跟随裂变(SF)分开;并给出SF产额与总裂变产额的比值.从裂片在围绕反应平面上下的分布宽度,讨论了粒子发射使裂片反冲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5.
在4π立体角范围内收集反应产物,采用离束γ射线测量方法测量了600MeV 40Ar+197Au反应的给定质量数的碎片角分布.讨论了中能重离子反应碎片角分布特征和产生碎片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用5.5到21.7MeV/A的~(28)Si打~(197)Au,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及角分布.实验表明:入射能超过10MeV/A时,出现非完全熔合裂变(ICF);E_(cm)>200MeV时,伴随ICF又出现跟随裂变(SF).从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中,提取了SF产额对总裂变产额的比值.从关联裂片偏离反应平面的分布中,给出了分布宽度与单核子激发能的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在50—90MeV的能量范围内,以1.0MeV为能量步长,测量了16O+28Si的全熔合激发函数.用熔合模型分析了激发涵灵敏,提取了模型参数在质心系能量小于46MeV时,激发函数存在粗结构,其峰位分别在34.5、38.5和43MeV.能量在46MeV以上时,结构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linear momentum transfer (lmt) obtained from the correlation measurement of fission partner,the events of Incomplete Fusion Fission (ICF) and Sequential Fission (SF) were distinguished.The fission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both ICF and SF were obtained,respectively.
With calculating the moment of inertia by Cassinian Ovaloid as the fission shape,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were fitted by current procedure.The spins of fission nuclei corresponding to ICF and SF are extracted.The relation between spins and bombarding energy is discussed.Besides,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in coincidence with complex particl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用46.7MeV/A 12C轰击159Tb、197Au和209Bi,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和角度.研究了线动量转移、质量和出平面角分布,提取了核温度.应用级联两体统计衰变理论进行了拟合与解释,结果表明:在入射能约为50MeV/A的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以非完全熔合方式形成了核温度高达4-5MeV的类复合核,其后通过裂变、蒸发级联统计两体衰变而退激.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母核径迹探测器测量了轰击能量从73.7—93.4MeV的16O+238U反应的裂变截面和碎片角分布.用考虑了核静态形变的Wong模型很好地重现了裂变激发函数,由此抽取了复合核的自旋分布.同时,利用裂变鞍点过渡态理论以抽取的自旋分布计算了裂变碎片角分布,表明碎片各向异性实验值大于理论值.此外实验揭示出,在低能区碎片各向异性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走向不同于以前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1.
35MeV/u40Ar+197Au中的熵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量子统计模型(QSM)的计算分析,找到了一个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新的可观测量.核反应过程中约化d的产额d/(d+t+3He+4He)和熵有单调的函数关系,并且和体系的碎裂密度(ρ/ρ0)及体系的N/Z都无关,可以作为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一个观测量.和目前已经有的其他方法相比,约化d产额这一提取熵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并且数据处理分析简单.对于35MeV/u40Ar+197Au的核反应过程所提取的熵和利用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结合后角类靶热核发射体系实验提取的同位素核温度为4.7±1.2MeV及S/A=2.5±0.5,根据熵和核温度的关联关系,可以确定其Break up密度接近但小于0.1(ρ/ρ0) 关键词: 熵 约化d产额 核温度 统计发射  相似文献   

12.
利用Δ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156.3MeV 28Si+12C反应(近对称系统)中出射的Z=4—14的产物元素的能谱和角分布,并由此给出了这些产物的胁变截面图.从理论上计算了Z=4—11产物的实验室系最可几动能分布E1(θ)和各元素的质心系的总动能分布Et(Z),指出了这些产物主要来自系统的两体反应过程.还给出了该反应系统的全熔合截面值为(980±68)mb,并指出从低能数据外推到此能量下的全熔合截面值与实验值之差主要归因于两体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3?3?.4MeV/u 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17个中子探测器(4°—83°)和14个半导体望远镜(2.3°—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3—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在参加者-旁观者模型框架下,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相似文献   

14.
许多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方法只适用于高能核反应过程,而约化d的产额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对于35MeV/u 40Ar+197Au的核反应过程,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熵和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对于后角热核发射体系,实验提取的核温度为(4.7±1.2)MeV,熵为S/A=2.5±0.5,根据实验提取的熵和核温度可以确定其碎裂密度小于0.1ρ0.  相似文献   

15.
改进Al单晶样品的处理方法,得到了高质量的样品。进行了Al单晶辐照损伤实验,直接测量了Ep=1565keV时27Al(p,α)24Mg共振所形成的28Si 13.095MeV激发态能级寿命。采用MonteCarlo模拟和“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其寿命值τ=16.3±2.4as,对应的能级宽度Γ=40±6eV,与文献报道的共振产额法结果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对25MeV/u 40Ar+197Au反应系统裂变与后角轻粒子发射进行了符合测量,用裂变碎片折叠角和裂变碎片的飞行时间再构转移到类熔合核的线性动量.通过对线性动量转移和轻带电粒子能谱测量,给出从中心碰撞到周边碰撞产生的类熔合核的初始激发能、角动量和核温度,讨论它们的关系.发现了中心碰撞形成的类复合核的核温度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接近多重碎裂的“准相变区”.  相似文献   

17.
35MeV/u 40Ar+197Au反应中热核的统计发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硅半导体+CsI(T1)闪烁体望远镜测量35MeV/u 40Ar+197Au中发射的轻带电粒子,用能谱斜率方法和双同位素产额比方法提取了核温度参量.研究了热核发射过程中的统计发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用考虑了角动量守恒的BUU模型计算了20MeV≤E/u≤180MeV能区16O+197Au系统的反应线性动量转移(LMT)及余核角动量,着重讨论了反应线性动量转移及余核角动量对反应碰撞参量、入射能E/u的依赖关系,比较了计算LMT与Viola系统性给出的结果间的偏差.计算结果揭示了当E/u≥90MeV时,余核角动量对E/u增长出现的饱和现象,主要来源于靶核对弹核捕获能力的持续丢失.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面积位置灵敏气体探测器对35MeV/u 40Ar+197Au反应中形成的裂片进行了符合测量,由此得到了裂变复合核的速度分布.在大质量转移假设下扣除前平衡发射粒子的影响,得到复合核的激发能.另外利用望远镜探测器对反应中出射的轻带电粒子也进行了符合测量,并由后角α,p,d,t的能谱提取了复合核的温度.温度与激发能的关系没有表现出理论预言的相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25MeV/u40Ar+197Au反应中高激发热核的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从两粒子相对动量关联函数提取的发射时间随空间大小演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即使发射源质量数减小50%,对计算的关联函数及提取的发射时间影响仍然很小.在短发射时间(τ≤100fm/c)情况下,较小的核物质密度,导致提取的发射时间变小.因此,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的τ值可作为发射时间的上限值.在长发射时间(τ≥300fm/c)情况下发射时间不随空间大小变化,提取的τ即为实际的发射时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