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子注入穆斯堡尔光谱是近十多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利用同位素分离器,库仑激发反冲和核反应等方法把放射性核或稳定同位素注入到金属、半导体和磁性介质等材料中去,然后用穆斯堡尔效应方法探测注入杂质所经受到的超精细场,化学移和反冲因子等参数,从而研究离子注入造成的辐射损伤的微观结构,测定杂质的位和它们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这方面发展的新近情况。 相似文献
2.
离子注入穆斯堡尔光谱是近十多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利用同位素分离器,库仑激发反冲和核反应等方法把放射性核或稳定同位素注入到金属、半导体和磁性介质等材料中去,然后用穆斯堡尔效应方法探测注入杂质所经受到的超精细场,化学移和反冲因子等参数,从而研究离子注入造成的辐射损伤的微观结构,测定杂质的位和它们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这方面发展的新近情况。 相似文献
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1,(6)
苏联杰出的光谱学家S.L.曼捷尔史塔姆于1990年11月26日在莫斯科自己家中病逝。曼捷尔史塔姆1910年2月22日生于苏联黑海岸敖德萨城。他父亲是举世间名的物理学家,也是莫斯科理论物理学院的奠基人。曼捷尔史塔姆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进入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36—1941年间他致力于金属、合金、矿物的光谱化学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40年代后期主要从事于原子光谱基础理论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原子光谱、原子物理、X-射线光谱和天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郑一善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和光谱学家,他在高等院校任教已半个多世纪,诲人不倦,桃李遍天下。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副主任兼光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副理事长。在中国光学学会成立时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在新近召开的中国光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联席会议上被选为名誉理事。 相似文献
5.
采用含时多态展开方法研究了太赫兹场中里德堡铷原子布居数迁移的动力学过程,计算了一个太赫兹脉冲序列与三能级里德堡铷原子系统相互作用后的布居数分布,以及多脉冲序列对多量子态里德堡铷原子系统的相干操控,给出了同一主量子数n中不同角量子数l态布居数的含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太赫兹脉冲序列参数,铷原子布居数可由初态被抽运到较高的目标态,在太赫兹频率范围实现里德堡原子的操纵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黄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5)
倍受世人尊敬的化学家、多民族大学(University of the Nations)奠基人之一,霍华德V.马姆斯达特(Howard V Malmstadt)教授于今年7月7日在该校Kona校园逝世,享年81岁。在7月10日催人泪下的追悼会上,他的几百位朋友、同事和学生对这位良师益友的过世表示了深切的敬意,多国国旗降半旗致哀。 相似文献
7.
贾光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31(6)
采用含时多态展开方法研究了太赫兹场中里德堡铷原子布居数迁移的动力学过程,计算了一个太赫兹脉冲序列与三能级里德堡铷原子系统相互作用后的布居数分布,以及多脉冲序列对多量子态里德堡铷原子系统的相干操控,给出了同一主量子数n中不同角量子数l态布居数的含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太赫兹脉冲序列参数,铷原子布居数可由初态被抽运到较高的目标态,在太赫兹频率范围实现里德堡原子的操纵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贝尔实验室顾问主任、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1977年物理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P.W.安德森(Anderson)教授应清华大学邀请于1980年2月27日至3月17日来我国进行讲学.前后在清华大学讲学十二次,在复旦大学讲学两次. 安德森教授是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他十分注意研究固体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这次来华讲学,他着重介绍了他多年研究的对称性破缺问题,联系凝聚态物理学中广泛的研究对象,阐明了什么叫破缺对称性.为什么会产生破缺对称性,以及由于破缺对称性所带来的后果.此外。还介绍了无序系统电子局域化理论的新发展。以…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7月 1日 ,著名俄国物理学家N .G .巴索夫逝世 ,终年 78岁 .巴索夫和美国物理学家汤斯、俄国物理学普罗霍罗夫一起由于发明微波激射器、激光器和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获得过196 4年诺贝尔物理奖 .巴索夫 192 2年 12月 14日生于莫斯科南面 4 80公里的沃罗涅茨附近的乌斯曼 .194 1年在沃罗涅茨中学毕业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军队中服役 ,194 3年在基辅军医学校毕业 ,在军队中工作到 194 5年卫国战争胜利 .194 6年到 195 0年 ,在莫斯科机械学院学习 .从 194 8年起 ,巴索夫开始在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振荡实验室工… 相似文献
10.
乔夫雷·殷格拉姆·泰勒(Geoffrey In-gram Taylor)爵士是本世纪物理学大师之一.他一直从事研究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及其在航空学、化学工程、气象学、机械工程、金属物理学和海洋学方面的应用.他的研究方式与众不同,他能透彻地认识自己所考虑到的问题的本质.他常常能设计一些简单但是很实用的实验仪器,并用这些仪器检验和证实他的理论概念.泰勒生于1886年3月7日,在最近召开的庆祝他百岁诞辰的大会(1986年3月24日—28日)上,有人提出了他的工作风格对当代研究工作者是否仍然适用和有价值的问题. 泰勒很喜欢自己独立从事工作,尽量不求助于他… 相似文献
11.
G.P.汤姆孙对电子衍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P.汤姆孙完成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理论的研究经历从中可以看到注意研究选题的先进性,注重理论的先导作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了溶藻菌株Streptomyces sp.HJC-D1抑制铜绿微囊藻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成与特性,初步揭示了微生物溶藻机理。结果表明,溶藻菌株发酵液添加量5%(φ)时铜绿微囊藻去除率可达72.6%±5.5%;溶藻产物DOM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平均分子量在1 000Da左右;溶藻过程藻细胞结构遭到明显破坏,推测可能的微生物溶藻机理为:溶藻菌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壁,导致藻细胞失活、死亡。 相似文献
14.
藻类的大量繁殖对饮用水源、养殖业、旅游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溶藻细菌作为一种生物控制手段,在控制藻类爆发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课题组前期分离获得一株金黄杆菌属溶藻菌Chryseobaterium sp.S7,研究发现该菌株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作用方式为通过分泌溶藻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为进一步揭示该菌的溶藻特征及机理,以铜绿微囊藻为目标藻种,运用UV-Vis,EEMs,FTIR和FCM技术,分析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的光谱特性。实验结论如下:将菌株发酵液与藻液共培养7 d,利用UV-Vis和EEMs技术对藻细胞Chla含量与PC荧光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Chla含量在第1 d便开始下降,表明在短时间内,细菌胞外溶藻物质便可快速作用于藻细胞,第7 d时Chla去除率为59.37%。藻细胞PC荧光值也呈现下降趋势,与Chla变化趋势表现为一致性,表明在溶藻过程中伴有Chla和PC的减少。FTIR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结构中的C=O, C-H,O-H键分别在1 647,2 927和3 475~3 437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表明藻细胞内的多糖物质和蛋白质结构可能被破坏,处于2 500~1 700 cm-1范围的若干小吸收峰则进一步表明藻细胞解体的现象。分别在共培养第3 d和第7 d时对藻液进行PI特异染色,应用FCM对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和Chla,PC自发荧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菌S7的溶藻过程中,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逐渐增强,Chla、PC自发荧光呈下降趋势、表明藻细胞膜、Chla、PC三者破坏程度在溶藻过程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较高的一致性。溶藻过程中藻细胞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损伤,且损伤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由Q1(Q5)区细胞按顺序逐步向Q4(Q8)区细胞移动。推测Chryseobaterium sp.S7可能的溶藻过程为:细菌将溶藻活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溶藻活性物质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膜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的结构,增加膜的通透性,进一步破坏胞体内的Chla,PC和DNA/RNA等物质,使藻体裂解死亡,最终形成细胞碎片。通过对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藻细胞的光谱学特性的分析,初步揭示了Chryseobaterium sp.S7的溶藻机理,为微生物控藻及修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Professor Stig Stenholm 《Contemporary Physics》2013,54(3):279-280
Current activity in the field of magnetic separation is reviewed in fundamental terms. The diverse subject matter is ordered into four main groupings 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numerous devices, both of present-day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Existing as well as potential areas of scientific and commercial operation are discuss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cent major developments in high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are closely examined.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的物理学精英中,埃米利奥·金奥·塞格雷(Emilio Gino Segr埁,1905~1989)可谓是一位幸运者了。由于加入为重振意大利物理学“昔日的雄风”而创建的“费米学派”,使他有幸拜包括费米在内的诸位世界顶尖物理学家为师,并一举在光谱线的禁戒跃迁、里德伯态、分子束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G.657光纤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657光纤具有优异的弯曲损耗不敏感性能.被认为是诸如光纤到户(FTTH)等局域网和接入网系统的首选产品,因此,该光纤的研究倍受重视.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合成工艺制造G.657光纤的方法,详细探讨丫芯层和第一包层区的厚度(a,b)及其折射率差(△1、△2)与光纤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α的取值在3.5~4.0 μm之间,b的取值在0.5~1.9μm之间,△1的取值在0.0034~0.0045之间,△2的取值在-0.0006~0之间时,可制得满足ITU.T G.657.A标准的光纤;当α的取值在2.8~3.2μm之间,b的取值在0.8~2.1 μm之间,△1的取值在0.0058~0.0072之间,△2的取值在-0.0016~-0.0008之间,可制得满足ITU.T G.657.B标准的光纤.且该光纤在结构上相对简单,无特殊设计的沟、槽、孔,因此制作工艺相对容易、稳定,易于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法国物理学家G.夏帕克(Georges Charpak)由于发明和发展粒子探测器,特别是研制成功多丝正比室,而获得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图1为他的近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