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小磊 《中学数学》2022,(24):16-18
利用问题串展开课堂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更能引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数学思考.设置从特殊到一般、简单到复杂的问题串,并逐层递进,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网格上画凸多边形,凸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当然这样的凸多边形可以画出无数个. 如果我们限定凸多边形的边只能是一个网格的一条边或是它的一条对角线,也就是说凸多边形的边只有两种长度1和√2,那么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凸多边形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讨论的三角形"峰角"问题,是与三角形一个内角的有关的角的大小问题,其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问题1如图1,O在△ABC内,BO、CO相交于点O,则有∠BOC-∠BAC=∠ABO+∠ACO.证明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D,则有∠BOD=∠ABO+∠BAO  相似文献   

4.
张守荣 《中学数学》2012,(20):33-34
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就是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教学重难点突破了没有及教学效果如何.一般情况下,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都是非常明确的.教师在备课时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来下功夫的.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教学效果不错,成绩名列前茅.但是有这样一节课,却是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由不得"笔者了.那就先从这节课的备课说起吧.  相似文献   

5.
刘衍锋 《中学数学》2012,(22):42-43
何谓"以大带小"式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几个探究性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以小问题来进行辅助的教学法."以大带小"式教学法是基于教案教学而进行的,对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具有积极作用.在"以大带小"式教学法中一般可按照导入迁移、设疑探究、合作总结、练习拓展几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6.
张俊 《中学数学》2024,(6):48-49
数学教学需要“一以贯之”,按照一个方法,从始至终不断纵深,建构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理解,从而将所学知识网络化,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学习.对于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相关结论的证明恰好体现了数学“一以贯之”的教学要求和思想.  相似文献   

7.
笔者研究发现,圆内接多边形有如下一个美妙性质.设A_1 A_2 A_n为圆内接n边形(n≥4),画n-3条对角线将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这些对角线在多边形内部没有交点),则无论如何分割,所得到的n-2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之和是一个定值.  相似文献   

8.
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二倍,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倍角三角形有如下性质:在倍角三角形中,二倍角与一倍角所对边的平方差等于一倍  相似文献   

9.
问题设EF是边长为2√6的正三角形ABC的外接圆的一条动直径,点P为△ABC三边上的动点,则EP^→·PF^→的取值范围为_____.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角与相交线、平行线是研究直线型的图形常见的内容,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1.借助角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反之,角的计算,角与角之间关系的探索与研究,大都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作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材料综述上海师范大学主持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八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22.1(2)多边形的外角和一节中,教材给出了外角、外角和的定义。设置问题“多边形的内角和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增大,那么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否是随着边数的变化而变化呢?”,以六边形为例开展探究其外角和,在探究的过程中,搭建了三个问题台阶,只要循阶而上,  相似文献   

12.
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组角互为对顶角,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作对顶三角形.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容易得到对顶三角形的一个性质:两个对顶三角形中,除对顶角外的另外两个角的和必相等.  相似文献   

13.
上课时老师讲了多种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方法,其中一种方式是: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将其分成了四个三角形,则四边形的内角和就等于这四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和减去一个周角,即:  相似文献   

14.
15.
拐角和问题,图形变化多端,神秘莫测,破解之法是挖掘图形中的一个又字,这个又字时大时小,时正时偏,扑朔迷离,然连接又字撇、捺的末端,好似变8字,构造规则图形,则会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析解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一个“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用真实情境呈现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本文就“问题情境———工作量应用题”的教学实践,谈谈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做法和体会.一、问题情境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六章“实践与探索”单元教学中的问题4:试对以下情境提出问题,并列方程求解(必要时可对情境作适当补充),学校要制作一个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完成此项工作可得报酬450元.此问题从情境看,能从学…  相似文献   

17.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探究,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若能重视对课本习题进行变式训练,不但可以抓好双基,便于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可以提高数学能力. 一堂数学课,就应是一串变式题组成的数学课堂,变式教学,恰能返璞归真,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尝试中获取知识,优化数学思维品质.从而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HPM的理论基础,笔者选择合适的数学史材料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教学设计,呈现知识形成的自然过程,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定常Stokes问题是流体力学中的一种重要问题,是标准的混合问题,速度与压力同时计算.关于该问题有限元求解的文章很多([1],[2],[4],[5],[6],[8],[9]),分析的难点在于单元必须满足离散的Babuska-Brezzi([2])条件.在([4])中提出了著名的非协调Crouzeix-Raviart  相似文献   

20.
引理设Pn,Pn+d,Pn+2d,…,Pn+(k-1)d是抛物线y=ax^2+vx+c(a,b,c为常数,a≠0)上的点列(注:本文用只表示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为t的点),则k边形Pn+dPn+2d…Pn+(k-1)d的面积S与n无关(即与点列的起始位置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