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玉昕 《物理》2002,31(3):133-133
20 0 1年 7月 1日 ,著名俄国物理学家N .G .巴索夫逝世 ,终年 78岁 .巴索夫和美国物理学家汤斯、俄国物理学普罗霍罗夫一起由于发明微波激射器、激光器和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获得过196 4年诺贝尔物理奖 .巴索夫 192 2年 12月 14日生于莫斯科南面 4 80公里的沃罗涅茨附近的乌斯曼 .194 1年在沃罗涅茨中学毕业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军队中服役 ,194 3年在基辅军医学校毕业 ,在军队中工作到 194 5年卫国战争胜利 .194 6年到 195 0年 ,在莫斯科机械学院学习 .从 194 8年起 ,巴索夫开始在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振荡实验室工…  相似文献   

2.
苏联杰出的光谱学家S.L.曼捷尔史塔姆于1990年11月26日在莫斯科自己家中病逝。曼捷尔史塔姆1910年2月22日生于苏联黑海岸敖德萨城。他父亲是举世间名的物理学家,也是莫斯科理论物理学院的奠基人。曼捷尔史塔姆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进入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36—1941年间他致力于金属、合金、矿物的光谱化学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40年代后期主要从事于原子光谱基础理论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原子光谱、原子物理、X-射线光谱和天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
巴索夫1950年毕业于莫斯科理工学院,并在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列别捷夫研究所工作,从1958年起任研究所副所长。由于他和普罗科洛夫在脉泽基础理论方面的工作,二人与汤斯共享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4.
《物理》2001,30(6):382
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蒲富恪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5月 2日 16时 2 0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 71岁 .蒲富恪同志于 1930年 7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56年 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 10月参加革命工作 ,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56年 10月赴前苏联留学 ,196 0年 12月获莫斯科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博士 ,之后回国 ,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工作至今 .在此期间 ,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  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78年 3月晋…  相似文献   

5.
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是苏联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1916年10月4日他出生于莫斯科.1938年他于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当了兰茨贝格()的研究生,从事实验光学研究,同时从事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从1940年起他调往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师从著名苏联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塔姆() 1942年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他于1953年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71年塔姆逝世后,金兹堡担任该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同时负责由他创建的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研究室.他从1945年起任高尔基大学教授.他是…  相似文献   

6.
苏联杰出的物理学家Л.Д朗道,不仅以他凝聚态物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闻名于世,而且还以他作为主要著者写出的那套内容丰富、流传较广的《理论物理学教程。为大家所熟悉.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年1月22日出生在俄国里海边石油城巴库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工程师,母亲是位医生.Л.Д.朗道年仅14岁就已进入巴库大学学习.但他只读了两年便转学到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于1927年毕业后成为列宁格勒物理一技术学院的研究生. 就在这时候,Л.Д朗道在学术上已开始取得突出的成绩.特别是他的有关量子力学中的辐射阻尼问题的论文,由于…  相似文献   

7.
德米特里·伊瓦诺维奇·布洛欣采夫是著名的苏联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08年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1926年,布洛欣采夫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学习.1930年他大学毕业以后,留校并进了塔姆的研究生班,对衍射、固体表面的分子吸收和斯塔克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33年从研究生班毕业.1934年他获得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从1935年起,布洛欣采夫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39年起为乌克兰科学院院士;1935年至1950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0年至1956年任苏状奥布宁斯克市科学研究实验室主任;1958年起他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6年至1965年他任杜布…  相似文献   

8.
光压存在的实驗証明是俄国偉大物理学家列别捷夫(1866—1912)在二十世紀初期的重大貢献。列别捷夫在这些实驗中耗費了几年辛勤的劳动,克服了前人所不能克服的許多困难;最后,他在1901年第一次完成了固体所受到的光压的测量;1910年又繼續完成了气体所受到的光压的实驗。这些实驗完全証实了麥克斯韋光之电磁理論的正确性。光压的概念在十七世紀初期就已經为科学  相似文献   

9.
冼鼎昌院士     
冼鼎昌1935年8月出生,广东省广州市人。理论物理学家和同步辐射应用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62年在丹麦尼.玻尔研究所任博士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及丹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回国后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曾长期担  相似文献   

10.
《物理实验》2003,23(3):3-4
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核科技教育主要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实验》杂志主编、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虞福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2月 1 2日下午 1时在北京逝世 ,享年 90岁 .虞福春先生祖籍福建省福州市 ,1 91 4年 1 2月生于上海市 .1 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随后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任练习助理研究员 . 1 939年 9月至 1 946年 4月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工作 ,先后任助教、讲师 . 1 946年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于 1 949年 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接着到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  相似文献   

11.
Л.Д.朗道院士(Ландау)是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是他诞生五十周年。他于1908年生于巴库,很早他的数学天才就开始显露出来。十四岁考入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27年毕业。从这时候起,朗道就开始了紧张的科学活动。朗道在列宁格勒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始科学研究工作,二年以后,在1929年得到出差国外的机会,半年内先后在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以及德国、英国和瑞士进行工作。由于与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特别是玻尔来往和共同工作,使他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眼界  相似文献   

12.
巴索夫是著名的苏联近代物理学家,是量子电子学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12月14日他出生于沃罗涅什.1956年在莫斯科得物理-数学博士学位.从1962年起担任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63年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创建量子无线电物理实验室,他担任实验室主任.1958年至1973年间他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从1973年起任所长.196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苏联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兼任苏联科学杂志《自然》的总编辑,《量子电子学杂志》的总编辑. 多年来,巴索夫积极从事量子无线电物理学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他发现了量子系…  相似文献   

13.
蒲富恪  章综  郝柏林 《物理》2001,30(8):511-512
在整个中华民族蒙灾受难的“十年动乱”中 ,我国物理学也遭受了种种损失 .2 0年前 ,已经初露锋芒的青年实验物理学家和热忱的科学组织者孟宪振同志含冤离去 ,就是至今思之犹痛的损失之一 .孟宪振 ,1931年生于北平 ,194 9年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 ,1952年从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后改称物理研究所 )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全国上下都在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而奋斗 .应用物理研究所集中主要力量 ,解决经济建设提出的迫切课题 .孟宪振等在前辈磁学家施汝为、潘孝硕、向仁生指导下 ,参加铝镍钴磁性…  相似文献   

14.
 胡仁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1931年7月生于浙江江山.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6年至1958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58年回国后,被聘为二机部221厂实验部三室副主任、实验部副主任,二机部九院二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核工业部九院副院长、代院长、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科学数理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和核爆炸实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一、帕·阿·切伦科夫 帕维尔·阿列克谢维奇·切伦科夫(qe-(生于 1900年7 月28日)是苏联物理学家,从1964年至1970年任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从1970年起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出生于沃罗涅日州的新奇格拉村镇,1928年毕业于沃罗涅日大学.他从1930年起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48年起他任莫斯科动力学院教授,后来又成为该研究所教授.从1951年起他任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教授,1946年参加苏联共产党. 切伦科夫的科学研究工作内容是物理光学、核物理学、宇宙线物理学和加速器技术.1932年他在科学院院士C.H.瓦维洛夫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冯世平 《物理》2004,33(9):673-674
我的老师黄祖洽院士生于1924年10月2日,今年10月2日是他的80岁生日.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早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第一位研究生.自研究生毕业后至1980年,黄先生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相继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九研究所等单位,他和彭桓武先生是我国核反  相似文献   

17.
弗拉基来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科捷利尼科夫(B.A.)是苏联卓越的无线电物理学家、技术科学博士、理论无线电工学奠基人之一.他对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技术和电子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08年9月 6日,他出生于喀山.1931年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同时在苏联人民通信委员部中央科学研究所工作.1947年起任教授.1953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从1954年起任苏联科学院无线电工学和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从1963年起为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从1969年起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从1978年起任《科学》出版社物理、数学文献主编,还任《物理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9
普罗科洛夫1939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随后.对德战争的艰难岁月便开始了。他和几乎所有的俄国人一样,中断了自己的学业。1941年到1944年.他在红军中服役。战争胜利结束后.他继续求学,并于194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汤斯提出脉泽(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原理的同时,普罗科洛夫和巴索夫在前苏联也做了同样的工作。虽然最早造出实际装置的是汤斯.但是前苏联物理学家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吴乾章先生(1910—1998)是直接参加了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从初创到蓬勃发展整个历程的为数不多的老物理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物理学在地磁、晶体分析和晶体生长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吴先生1910年10月17日出生于海南岛澄迈县,1933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1934年考取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生.193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地磁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地磁台西迁,吴乾章与同事一起辗转于苏、皖、赣、湘、桂、黔、川、闽八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护仪器,坚持地磁测量.1941年,他赴福建崇安参加日全食观测,获得日全食对地磁影响的完整资料.1949年3月吴乾章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做研究生,转攻X射线晶体学.1951年,吴先生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回到解放后的祖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并长期任晶体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58-1967年期间,在原子能研究所兼任六室室主任,负责和指导中子衍射研究.他还倡导成立了中国硅酸盐学会人工晶体及材料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动我国人工晶体材料的发展.1998年10月10日,吴乾章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吴乾章先生是我国第一代"地磁人".其后长期组织领导并参与晶体生长研究工作,是公认的我国晶体生长的主要奠基人.今年10月是吴先生诞辰100周年,本刊特约请吴先生的同事和家属撰写若干纪念文章,刊出此专辑,深切缅怀这位爱国敬业、谦虚和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先辈物理学家,并期望吴先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在我国物理学界永久传承.  相似文献   

20.
Φ.刀.沙皮罗是前苏联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15年4月6日生于维捷布斯克。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45年至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从1959年起,任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中子物理实验室副主任。从1967乍起,兼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68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1月30日因病去世。 沙皮罗一生中专门从事中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科研成果。 提出中子光谱法 沙皮罗在前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昕原子核实验室工作期间,曾利用D+T反应的中子发生器作为中子源进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1955年,他根据由他、拉扎列娃和法因贝格共同提出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铅中慢化时间中子光谱测定法,这是一种研究原子核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他研究了辐射俘获截面,即入射粒子与原予核相互作用发生辐射俘获过程的截面。所谓辐射俘获过程,指的是原子核获得粒子并几乎同时放出γ射线的核反应过程。对于中子诱发的核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