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新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汞的显色反应. 在pH 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试剂与汞生成4∶1的紫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0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8×105 Lmol-1cm-1. Hg2+质量浓度在0~4.80×10-4 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显色剂4-(4-氯苯重氮基)氨基-4′-氯偶氮苯(简称CDACAB),并研究了其与汞(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在pH=10.5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汞(Ⅱ)与CDACAB形成1∶2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9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5×105 L.mol-1.cm-1。汞(Ⅱ)质量浓度在0~7.0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用于废水中微量汞(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3.1%,回收率为96.5%~103.8%。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显色剂1-偶氮苯-3-(3-硝基-5-氯-2-吡啶)-三氮烯(ABNCPyT),并用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鉴定.研究了ABNCPy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聚氧乙烯烷基酚(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汞(Ⅱ)生成4: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 nm,表现摩尔吸光率为1.92×105L·mol-1·cm-1.汞(Ⅱ)质量浓度在600 靏稬-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微量汞,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一致,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5)≤2.5%,方法的回收率在97.5%~103.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BTNPT)与Hg(Ⅱ)的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及pH 10.1的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汞可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9×105L·mol-1·cm-1,汞含量在4-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NPDBPDT),并研究了NPDBPD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11.0)介质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Hg(Ⅱ)与试剂生成络合物(1∶2).络合物在450 nm处有最大正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6×105 L·mol-1·cm-1,在535 nm处有最大负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7×105 L·mol-1·cm-1,以535 nm为参比波长,以450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93×105 L·mol-1·cm-1.汞量在0~0.48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试剂(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CNPNPT),测定了试剂的亚氨基离解常数pKa=9.2。在TritonX-100存在下,pH9.8~11.0范围内,试剂与Hg2+形成14黄色型配合物,用双波长法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7×105L·mol-1·cm-1。汞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了天然水和实验室废水中微量汞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三氮烯试剂是测定镉、汞、锌、镍、铜等金属离子的高灵敏显色试剂[1~3],其中含氮杂环的三氮烯试剂的显色效果更佳[4~6]。为改善试剂的分析性能,提高此类试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合成了未见报道的1-(4-硝基苯基)-3-(5-溴-吡啶)-三氮烯(NPBPDT),并对其与镍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结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 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1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2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1.cm-1,汞的浓度在0~2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焦磷酸钠存在下,常见离子基本不干扰。已应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汞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小于3.5%,与二苯硫腙光度进行验证,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试剂1-(2-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TCPQT),并研究了其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CPQT与Cu2+形成摩尔比为1:1的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60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6×105L.mol-1.cm-1,Cu2+的质量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3。方法已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铜。  相似文献   

10.
江刘平  康从民  吕英涛 《应用化学》2014,31(10):1191-1194
以苯、丁二酸酐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硝化,与水合肼反应三步反应合成6-(3-氨基苯基)-4,5-二氢哒嗪-3(2H)-酮(1),总收率为58.3%。由3-(3-硝基苯甲酰基)丙酸(3)合成化合物1的过程中,在雷尼镍(Raney Ni)的催化下与水合肼反应,一步完成了苯环上硝基的还原和成环。重点考察了该步反应的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肼与化合物3的摩尔比11.7∶1,回流反应4 h,产率为82.7%。  相似文献   

11.
L-脯氨酸与邻苯二胺反应合成了(S)-2-(吡咯烷基-2)-1-苯并咪唑(1),其结构经1HNMR和MS表征。1与X(酸或联萘酚)复配制得复合催化体系(1-X)。以丙酮和N-甲基靛红的Aldol反应为模板考察了1-X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除1-OTf的催化活性较低以外,其余1-X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高产率高于99%。Aldol反应产物具有一定的手性过量,结合过渡态结构分析了手性过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研究了Co(Ⅱ)与色氨酸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特性及机理,发现电极反应为吸附在电极表面的Co(Ⅱ)L_2的不可逆还原。在0.05ml·L~(-1)氨—氯化铵介质中,络合物导数峰电流与钻浓度在1.0×10~(-8)~1.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下限5.0×10~(-9)mol·L~(-1)。并将此法用于生物样品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2-溴-N-(2-硝基苯)乙酰胺和取代的喹唑啉酮在NaH催化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经过氢化、酸化合成了4个新型常山碱类抗球虫药物-N-(2-氨基苯基)-2-喹唑啉酮乙酰胺盐酸盐(1∶1)。其中,2-溴-N-(2-硝基苯)乙酰胺通过溴乙酰氯与邻硝基苯胺反应制备,取代的喹唑啉酮使用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与甲酰胺反应合成。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和HRMS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14.
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分光光度法测定镉(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的显色剂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ANTA),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及pH 10.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ANTA与镉(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8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4×105L.mol-1.cm-1。镉(Ⅱ)的质量浓度在30.0~45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3σ/k)为10.0μg.L-1。方法用于废水样品中微量镉(Ⅱ)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平均回收率为103.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4%。  相似文献   

15.
1-(2-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钒(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显色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 mol·L-1盐酸介质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钒(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红色多元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7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04×104L·mol-1·cm-1,钒(V)的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n钒(V):nPAN:n过氧化氢=1:1:1.方法用于土壤试样中痕量钒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9%,回收率在97.8%~101.5%之间,测得标准样品(GSS-5)中钒的含量为170.45μg·g-1,与标准值(166±9)μg·g-1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7%.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BTNPT)的合成及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riton X-100的存在下,pH 11.6时,镉(Ⅱ)与BTNPT形成摩尔比=1∶2型黄色络合物,在435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30nm处有最大负吸收。以435 nm为参比波长,53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52×10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BTDPT)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荧光反应研究。在pH 9.16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Cu(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9和401 nm。Cu质量浓度在0.5~80.0μg/L范围内与△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0.178+0.209ρ(μg/L),相关系数r=0.9956,检出限为0.2μg/L,用于测定环境水中痕量Cu,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样品6次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8.5%~103.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2,6-二溴-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BNPNPT)与Ag(Ⅰ)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10.0)中和在Triton X-100存在下,试剂与Ag(Ⅰ)生成1∶1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波长445 nm处有正吸收峰,在530 nm有负吸收峰,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6×105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的范围为0~12μg/25mL。该法已用于回收定影液中银(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在CPB 存在下,新试剂1-(6-硝基-2-苯并噻唑)-3-(5-溴-8-喹啉)-三氮烯(NBTBQT)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 9.5的硼砂-NaOH缓冲介质中,试剂与钴形成2:1 深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5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4×105 L·mol-1·cm-1,钴的质量浓度在0~0.24 mg/L 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维生素B12注射液和水系沉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新试剂1-(4-磺基苯)-3-(6-溴-苯并噻唑)-三氮烯(SPBMBTT),并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 11.3的Na2CO3-HCl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钴(Ⅱ)形成配合比为1∶2的橙红色配合物,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9×105L.mol-1.cm-1,钴(Ⅱ)含量在0~240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已用于vita-min B12针剂和茶叶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