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中国谱学会》筹备会会议纪要为了充分发挥谱学工作者的作用,促进谱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国家电化学与光谱研究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工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发挥谱学工作者的作用,促进谱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国家电化学与光谱研究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请,在“中国科学院光潜能港分析情报网”的基础上,拟成立《中国语学会人为此,由《中国科学院光谱能谱分析情报网》召集,于1996年5月229日至31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召开《中国话学会》筹备会。这次会议正是在中国科协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谱学会》筹备会会议纪要为了充分发挥谱学工作者的作用,促进谱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中科院国家电化学与光谱研究分析中心、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化工冶金所、中科院感光化学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黄本立教授日前当选为日本分析化学会名誉会员,并在刚刚结束的2011国际分析科学大会(IUPAC ICAS 2011)上由王秋泉教授代为接受所颁发的证书和证章,成为我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分析化学家(第一位为梁树权院士,第二位为汪尔康院士)。日本分析化学会名誉会员是该会会员中的最高荣誉称号,外籍名誉会员主要授予在国际分析化学界有影响、并为多年来在该国与日本分析化学界合作交流和推进分析化学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这次与黄本立院士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研究所Osamu Shimomura博士,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港学工作者的作用,促进谱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国家电化学与光谱研究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请,在“中国科学院光谱能谱分析情报网”的基础上,拟成立《中国话学会》。为此,由e中国科学院光谱能谱分析情报网用集,于1996年5月29日至引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召开《中国诺学会》筹备会。这次会议正是在中国科协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团结和动…  相似文献   

6.
为全力展示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拟于2008年11月20~22日在长沙主办全国第2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俞汝勤院士、  相似文献   

7.
为全力展示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拟于2008年11月20~22日在长沙主办全国第2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俞汝勤院士、  相似文献   

8.
为全力展示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拟于2008年11月20~22日在长沙主办全国第2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俞汝勤院士、  相似文献   

9.
为全力展示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拟于2008年11月20~22日在长沙主办全国第2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俞汝勤院士、  相似文献   

10.
为全力展示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拟于2008年11月20~22日在长沙主办全国第2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
白则里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杰出成就有:原子量的测定,现代化学符号的发明、电化学理论、经典分析技术的发明、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和催化的研究。后两个术语都是由他命名的。他坚决主张任何新理论必须与化学知识的总和相一致。他童年就对化学有兴趣。1807年成为教授,翌年被选入瑞典皇家科学院。他业余时间在窄小的厨房实验室用自己临时凑合成的、改造的技术设施,用10年多时间,研究了大约200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黄本立院士,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45年—1949年就读于岭南大学。1950年—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光谱学会副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化学进展》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  相似文献   

13.
Gary M.Hieftje教授是现任美国化学协会分析部主任,当今美国和世界上颇享盛名的中年原子光谱化学家。他于1969年在依里诺伊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即以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的身份就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1973年9月提升为副教授(associate prof),1977年6月荣升为正教授(full prof.)。近几年来,Hieftje教授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其中包括美国化学协会颁发的1985年“化学仪器奖”(Chemical Instrumentation Award)和1986年为表彰他在火焰和等离子体化学和物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匹兹堡分析化学及应用光谱学讨沦会”授予的“匹兹堡分析化学奖”(Pittsburgh Analytical Chemistry Award)。Hieftjs教授是最近两年来在“匹兹堡讨论会”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位与会者,(1985年12篇,1986年17篇)。当前,他的工作兴趣集中在对原子发射、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机理的研究及原子光谱分析方法的改进上。他还在化学仪器和实验的计算机控制,应用于分析上的时间分辨发光过程的研究,信息理论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近红外反射分析及随机过程在提取基本和动态化学信息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是分析化学学报(Analyhca Chimtea Acta)。光谱化学学报第二分册(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等多种国际性专业杂志的编委成员。在今年新创刊的“分析原子光谱学杂志(JAAS)的组委中,他兼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和“原子光谱法最新情报”专栏的编委成员二职。今年又应英国皇家化学协会的邀请,赴英作“索非拉斯·雷伍德讲学”(Theoplilus Rewood Lecture)。这篇文章是Hieftje教授1985年春访英时与JAAS的代表J.M.Ottaway教授谈话的记录。文内对与分析原子光谱学有关,内容广泛的问题发表了他自己的看法。读后颇有所感。现将其译出,以供《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1,18(1):50
邮发代号:82-863    《光谱实验室》 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由光谱学科上第一项中国国家发明奖获得者中的第一发明人周开亿教授(编审)担任专职主编。   《光谱实验室》主要刊登光谱学、能谱学、波谱学、质谱学、色谱学、频谱学、极谱学等谱学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质检商检等部门从事谱学研究和理化分析的科技人员订阅,欢迎投稿。  《光谱实验室》具有“主编专职”、“主编持证上岗”、“联合办刊”、“经费自筹”、“不搞挂名编委”和“保质高效”等“求是”的特色,被卢嘉锡院士(前中国科学院院长)称为“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刊物。   《光谱实验室》重开拓性、创造性和实用价值;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尽快发表作者的论文,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论文发表正常周期为2-6个月,特快稿件可0.5—1个月发表。这为作者的发明创造成果,获得“优先权”荣誉奠定了基础——发明创造成果的“优先权”通常是以出版时间为准的。   《光谱实验室》为16开版,每册132-148页(2001年),70克胶版纸印刷,定价15元(实际成本35元)。   《光谱实验室》为双月刊,每期单月25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11\|3157/O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8138;国际刊名代码CODEN:GUSHEH;国外发行代号:DK 11013。   《光谱实验室》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863,欢迎您到邮局订阅。漏订者可与本刊联络(投稿)处联系订阅,地址:北京市81信箱66分箱 刘建林,电话:(010)62452937,邮政编码:100095,电子信箱E\|mail: 1) gpsysh@public.sti.ac.cn; 2) gpsys@263.net; 3) gpsys81@citiz.net; 4) gpss@chinajournal.net.cn; 5) gpsys81@hotmail.com。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发行。 《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化学化工学会光谱分析学会和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于十月八日至十日,在南宁联合举办光谱、化学分析学术交流会。有三十六个单位、六十七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三十四篇,交流了二十八篇。舒伯崇工程师介绍了今年在英国Bristol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分析化学会议概况,张仕通高级工程师和马冶中工程师分别作了题为“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原子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定于2015年5月8-11日在武汉洪山大礼堂召开。这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三年一届的盛会,会议将就我国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将组织分析化学前沿的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讨论,并邀请部分国外学者和海外华裔学者与会。热忱欢迎广大的分析化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和参加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物理》2007,36(12):I0001-I0004
施士元先生(1908—2007)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教育家和核物理学研究先驱,他于1929年进入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在居里夫人指导下从事核谱学研究.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一名物理学博士。施士元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谱学研究的学者。他1933年回国后.受聘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从此在南大执教50多年,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是南京大学核物理和金属物理学科的开创者。施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科教事业.热爱物理学,为我国物理学教学事业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地贡献了一生.为祖国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物理学人才。2007年9月28日,施先生走完他多彩的百年人生,在南京安详逝世。施先生虽然已经离去,但他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高贵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为我国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宝贵贡献将永不磨灭。为永久纪念施士元先生的功绩.本刊特约施先生的多位学生、同事撰文.刊出此缅怀专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公开发行保质、高效的《光谱实验室》邮发代号:82-863《光谱实验室》 是中国科学院主管、 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由光谱学科上第一项中国国家发明奖 获得者中的第一发明人周开亿教授(编审)担任专职主编。   《光谱实验室》主要刊登光谱学 、能谱学、波谱学、质谱学、色谱学、频谱学、极谱学等谱学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欢 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 质检商检等部门从事谱学研究和理化分析的科技人员订阅,欢迎投稿。  《光谱实验 室》具有“主编专职”、“主编持证上岗”、“联合办刊”、“经费自筹”、“不设挂名编 委”和“保质高效”等“求是”的特色,被卢嘉锡院士(前中国科学院院长)称 为“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刊物。   《光谱实验室》重开拓性、创造性和实用价值;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尽快发表作者 的论文,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论文发表正常周期为2-6个月,特快稿件可0.5—1个月发表 。这为作者的发明创造成果,获得“优先权”荣誉奠定了基础——发明创造成果的“优先权 ”通常是以出版时间为准的。   《光谱实验室》为16开版,每册132-148页(2001年),70克 胶版纸印刷,定价15元(实际成本35元)。   《光谱实验室》为双月刊,每期单月25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11-3157/O4, 国际标准 刊号:ISSN 1004-8138;国际刊名代码CODEN:GUSHEH;国外发行代号:DK 11013。   《光谱实验室》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863,欢迎您到邮局订阅。漏 订者可与本刊联络(投稿)处联系订阅,地址:北京市81信箱66分箱 刘建林,电话:(010)62 452937,邮政编码:100095,电子信箱E-mail: 1) gpsysh@public.sti.ac.cn; 2) gpsys @263.net; 3) gpsys81@citiz.net; 4) gpss@chinajournal.net.cn; 5) gpsys81@hotmail. com。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发行。 《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黄本立院士 黄本立院士,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45年—1949年就读于岭南大学。1950年—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光谱学会副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化学进展》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年—1995年)、ICP Information Newsletter(1981年—)、Analytical Sciences(2000年—)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或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与环境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年—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学科(专业)组评审委员等。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2003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荣获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荣获第四届亚太冬季等离子体会议“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2011年在IUPAC ICAS2011国际分析科学大会上,被日本分析化学会授予“日本分析化学会荣誉会员”,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2015年获厦门大学最高奖教金“南强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20.
化学混合物成分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装置测量各种纯化合物的吸收谱,采用线性回归技术,对测量的化学混合物太赫兹吸收谱进行分析,得到样品中化合物的成分和相对含量.通过对蒽醌、苯醌和二苯甲酮混合物太赫兹吸收谱的研究,证实了利用整个测量波段的频谱作为化合物的指纹特征来分析化学混合物的成分和相对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