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接枝和嵌段共聚物是研究阻尼材料的重要途径。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调整共聚物的结构,使之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我们选择聚环氧丙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制成端乙烯基大分子单体和遥爪低聚物,与苯乙烯共聚,制成接枝和交联嵌段共聚物。探讨了不同结构因素对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有益于阻尼材料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PS-b-PDMS)薄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当采用甲苯作为溶剂,旋转涂膜的薄膜样品呈现网络状的形态分布在表面,而样品所对应的透射电镜照片中,PDMS相作为球状分布在PS的连续相中.退火温度对共聚物表面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当退火温度高于PDMS的玻璃化温度,表面中PDMS相增多.PS-b-PDMS嵌段共聚物的表面形态随着所用溶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当采用甲苯作为溶剂时,样品的PS相形成凹坑分布在PDMS的相区之中,而采用环己烷作为溶剂时,PS相作为突起分布在PDMS相区之中.另外,基底对共聚物薄膜表面形态的有较大的影响,当采用硅晶片作为基底时,样品中的PDMS相和PS相呈现近似平行于表面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粘弹性变化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共混物分散相尺寸的影响曾继军何嘉松沈蓓(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共混物,粘弹性,凝聚效应近五年来,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IPB)形态形成的具体过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阴离子溶液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嵌段共聚物(PS-b-PDMS),并用GPC、FTIR、DMA,^1H-NMR、TEM等分析手段袁征了其结构与组成;电镜测得该嵌段共聚物的微区尺寸大约为20~30nm,与计算微区尺寸的结果相近。该共聚物具有非常低的表面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氯仿作为铺展溶剂,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稀溶液铺展于空气与水界面上,利用Langmuir-Blodgett(LB)膜技术转移至固体基底.研究了不同的嵌段比、表面压和小分子1-芘丁酸(PBA)的加入对嵌段共聚物气液界面聚集组装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亲水段(P4VP)的增加,聚集组装结构由纳米片状、带状转变成纳米条状、纳米点状结构.表面压对纯PS-b-P4VP聚集组装产生影响,表面压增大,组装体排列紧密;随着表面压的继续增大,单层聚集结构遭到破坏,发生堆叠.加入PBA小分子后,PBA与PS-b-P4VP形成氢键,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原来的片状结构转变为条状或点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温小利  杨穆  丁杭军  王戈 《化学通报》2008,71(3):205-210
以工业化的聚苯乙烯中空微球为模板,利用种子乳液法合成了粒径均一的功能化中空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P4VP)微球,改变制备条件可以控制功能基团4-乙烯基吡啶(4-VP)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分布.合成的微球在水和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醇、乙腈等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并能促进油水体系混溶.  相似文献   

7.
端不饱和羧基环氧丙烷聚醚与苯乙烯共聚物的微相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端乙烯基液体聚合物作单体可制得各种多嵌段多相聚合物.本文在端不饱和羧基环氧丙烷液体聚醚与苯乙烯共聚物互溶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分子运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用膨胀仪、红外、应力-应变和DSC确定和测定其中的组分分离运动,阐述组分分离对互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两亲性的聚(γ-苄基-L-谷氨酸酯)-b-聚乙二醇(PBLG-b-PEG)聚肽刚-柔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PS)均聚物及多种聚苯乙烯衍生物,包括聚(4-乙酰氧基苯乙烯)(PAS)均聚物、聚(4-羟基苯乙烯)(PVPh)均聚物和聚(苯乙烯-co-4-乙酰氧基苯乙烯)(P(S-co-AS))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分布.采用共溶剂溶解、选择性溶剂透析的方法,制备了PBLG-b-PEG嵌段共聚物与不同PS衍生物(包括PS均聚物)共混体系的自组装聚集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了自组装体的形貌和结构.研究发现,不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如π-π共轭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氢键作用等)对共混体系的自组装形貌有显著的影响.PBLG-b-PEG/PS共混体系自组装可形成表面具有条纹结构的"毛线球"聚集体,该体系中PBLG和PS之间形成π-π共轭作用,相互作用强度相对较弱;PBLG-b-PEG/PAS共混体系自组装可形成表面基本光滑并有轻微凹陷的球形聚集体,该体系中PBLG和PAS之间除了π-π共轭作用,还可形成相对较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而PBLG-b-PEG/PVPh共混体系自组装得到了囊泡,该体系中PBLG与PVPh之间可形成π-π共轭和氢键作用,相互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强.对于PBLG-b-PEG/P(S-co-AS)共混体系,可通过改变P(S-co-AS)共聚物中AS摩尔分数和制备温度来调控自组装聚集体表面的条纹形貌.根据PBLG链段与不同PS衍生物(包括PS均聚物)之间不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提出了上述聚集体形貌转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固体核磁中的交叉极化与魔角旋转(CP/MS)技术与Goldman-Shen脉冲序列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AI)中磁化矢量的自旋扩散速度。以一个均匀分布的相结构模型为基础,求解了扩散方程和样品中的微区尺寸。  相似文献   

10.
利用ATR单点全反射技术以及XPS(X光电子能谱 )测试方法对聚苯乙烯 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 (PS b PDMS)和接枝共聚物 (PS g PDMS)进行了研究 ,发现聚合物膜表面存在着有机硅富集层 ,PS b PDMS有机硅表面富集程度要高于PS g PDMS ,而且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成膜溶剂和不同极性的成膜介质对有机硅富集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1.
12.
在丙烯酰胺聚合反应中聚苯乙烯磺酸的大分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同丙烯酰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二者间存在着由磺酸基与酰胺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铵盐的结合形式,从而提出了在聚苯乙烯磺酸存在下丙烯酰胺聚合历程的模式,并以此机理解释了聚苯乙烯磺酸在丙烯酰胺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法(FTIR)表征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S-MAA)和聚环氧丙烷(PPr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谱带分离的技术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共混体系中几种羰基的吸光系数比,并且用简明的方法定量计算了它们之间平衡的平衡常数.同时实验还表明共混组分中聚醚的分子量、分子结构、P(S-MAA)中MAA的含量以及共混组分的比例和体系的相容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法(FTIR)表征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S-MAA)和聚环氧丙烷(PPr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谱带分离的技术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共混体系中几种羰基的吸光系数比,并且用简明的方法定量计算了它们之间平衡的平衡常数.同时实验还表明共混组分中聚醚的分子量、分子结构、P(S-MAA)中MAA的含量以及共混组分的比例和体系的相容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PSt-b-PEO增容PA6/P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力学方法(DMA),形态学方法(SEM),研究了PSt b PEO存在下尼龙6(PA6)/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表明,PA6和PS的简单共混体系,分散相相畴尺寸大,相界面清晰,断裂面光滑,呈脆性断裂,相容性极差,属不相容体系.而加入少量PSt b PEO后分散相尺寸变小,界面层变厚,界面粘结力增强,表现出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SH/T1591-94检测乙酸乙烯酯(VA)含量时,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含水量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配制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时,加水量宜控制在6%以下。  相似文献   

17.
用本体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比的丙烯腈-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简称P(AN+VAc)]样品。通过P(AN+VAc)与PAN和PVAc混合物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发现共聚物红外光谱中的一些谱带发生明显变化,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通过羰基伸缩振动谱带(1740厘米~(-1))和腈基伸缩振动谱带(2240厘米~(-1))吸光度比,可定量P(AN+VAc)的组分比,在比较大的组分变化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3%。同时,通过测量腈基谱带波数的位移来计算共聚物P(AN+VAc)的序列分布,测量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