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e—Silicalite—2催化剂表面CO2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e/Silicalite-2催化剂CO2加氢低碳烯烃反应性能,利用CO2-TPD,CO2/H2-TPSR和CO/H2-TPSR表征手段,考察了铁含量及MnO助剂对Fe/Silicalite-2催化剂CO2吸附脱附及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表明随铁含量增加可提高催化剂对CO2的吸附能力,有利于提高CO2加氢反应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CO2/H2和(CO/CO2)+H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过程的本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Cu/ZnO/Al2O3催化剂上CO2+H2,CO+H2和(CO/CO2)+H2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对合成甲醇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在(CO/CO2)+H2合成甲醇过程中少量CO2的作用及合成甲醇的直接碳源。  相似文献   

3.
锰基催化剂上CO2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n基催化上CO2的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O2活化吸附量的增加有利于CO2转化率的提高。Mn具有较好的CO2加氢生成CO的催化活性,CuO,Fe2O3的ZnO的加入使催化剂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NiO的加入增加了催化剂的H2活化吸附量,从而使催化剂对CH4的选择性得到提高,同时使CO2的转化率与Ni/γ-Al2O3相比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迟亚武  梁东白 《分子催化》1996,10(6):430-434
研究了9种助剂对用于CO2加氢反应的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XRD和TPR表征,结果表明,助剂影响超细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性能,TiO2、CeO2、MgO和La2O3是CO2加氢合成的超细CuO2-ZnO-SiO2催化剂体系的优良助剂,在含有不同助剂的CuO-ZnO-SiO2催化剂体系内存在CuO和ZnO2晶相,但除CeO2以外,其它的助剂都可能以微晶或无定型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CO2加氢生成醋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2加氢生成醋酸的研究范宾张成芳陆岗俞丰倪燕慧(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二氧化碳加氢,醋酸,铑催化剂关于CO2加氢直接生成醋酸,国内外学者研究得很少,日本的Noriguki报道了[1]在CO2催化加氢反应中有少量醋...  相似文献   

6.
载体对镍基催化剂CH4/CO2重整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李基涛  陈明旦 《分子催化》1999,13(4):277-281
在Ni/MgO、Ni/CaO和Ni/CeO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制事成的活性测试表明MgO是一种较好的载体,TPR实验显示,Ni-MgO之间的相互作用比Ni-CaO和Ni-CeO2强,现场CO岐化和CH4解离实验表明, 经剂表面吸附的氢会促进CO歧化和CH4解离积炭。  相似文献   

7.
Cu-Ni双金属催化剂上CO2的加氢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彤  王仁国 《分子催化》2000,14(1):51-54
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Cu-Ni双金属催化剂(引入Cu前,Ni以不同的状态存在),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装置上测试各催化剂的CO2加氢性能,并用XR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与Cu/AI2O3催化剂相比,Cu-Ni/AI2O3催化剂上CO2逆变换反应的活性因Ni的存在而受到抑制,Cu引入前处于氧化态的Ni,对所制得的Cu-Ni催化剂上CO生成的抑制更为明显,Cu-Ni-I2O3双金属催化剂表  相似文献   

8.
低镍催化剂上CO和CO_2加氢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O和CO_2对比加氢活性测试,XRD及TPR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Na助剂含量的低镍Ni/Al_2O_3体系的性能。实验发现,在低镍催化剂上CO_2在较低温度下就可加氢生成甲烷,而CO则需要更高的温度,CO_2无需先经逆变换生成CO,然后再加氢,它可直接加氢生成CH_4。在同一催化剂上,CO_2加氢生成CH_4的表现活化能要低于CO加氢生成CH_4反应的表现活化能。晶相NiO还原后形成的活性相对CO_2加氢反应的活性明显高于它对CO的加氢活性,非晶相镍氧化物还原后形成的活性相对CO的加氢反应特别有利。Na助剂的含量不同会造成Ni氧化物物种的分配不同,从而导致CO、CO_2的加氢活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也不相同,催化剂对CO、CO_2加氢反应作用的本质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迟亚武  梁东白 《分子催化》1996,10(6):423-429
采用XRD、BET、TPR手段,研究了焙烧还原温度对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的性质及其CO2加氢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胶体在573-773K范围内焙烧生成CuO、CU2O、ZnO晶相,随着焙烧温度继续升高,CuO和ZnO晶粒逐渐变大,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化不不,在973K焙烧后出现Zn2SiO4晶相,使催化剂比表积和孔容积变小,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焙地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于对CO2加氢  相似文献   

10.
制备方法对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上CO2+H2合成甲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方法对超细Cu/ZnO/Al_2O_3催化剂上CO_2+H_2合成甲醇的影响张玉龙,王欢,邓景发(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超细粒子,合成甲醇,Cu/ZnO/Al_2O_3催化剂,CO_2+H_2CO2+H2合成甲醇是目前的热门课题[1~...  相似文献   

11.
余长春  路勇 《分子催化》1997,11(4):261-267
报道了用脉冲反应研究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的结果。脉冲反应显示,在还原的Ni/Al2O3催化剂上,CH4在673K就开始发生分解,并有C2H6、C2H4生成,1023K下,CH4几乎完全分解,单纯的CO2则很难在还原的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在973K以上的高温下才会有少量C胜成CO.CHCO2的脉冲反应表明,当CH4在较低温度下开始分解时,CO2也会发生分解,并生成CO。脉冲反  相似文献   

12.
CO/H2合成甲醇CuO—ZnO—Zr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活性测定,XRD、TG-DTA表征,考察了共沉淀法制备的铜锌锆合成甲醇催化剂中ZrO2对物相结构、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能显著提高CO/H2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催化剂母体、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相并未发生变化,仍分别为:Cu2(OH)3NO3,(Cu,Zn)5(CO3)2(OH)6,(Cu,Zn)2CO3(OH)2,Zn5(CO3)2(OH)6;CuO、ZnO;Cu  相似文献   

13.
CO在Ni/TiO2上的吸附成键及活化解离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CC-DV-X_α方法模拟研究了Ni/TiO_2催化体系及CO在该体系上的吸附,结果表明,Ni沿金红石(110)面接近TiO_3时,体系在Ni—O距离为0.18nm处能量最低,这与实验结果一致。负载后的Ni与TiO_2之间有较强的电子效应。金红石的中心Ti原子对体系催化性能无明显直接影响,但表面上与同Ni相联的O直接键合的Ti参与了金属→CO电子反馈作用,从而影响体系的催化性能。CO吸附于Ni/TiO_2后,σ轨道失去电荷,π轨道得到电荷,但π轨道得到的电荷量大于σ轨道失去的电荷量,因此,CO的活化主要是通过催化体系的反馈作用完成的。△(1π—4σ)和△(5σ—4σ)更能体现CO的吸附强度。CO/Ni/TiO_2中C—Ni相互作用比Ni原子簇及Ni/Al_2O_3吸附CO后的C—Ni作用要弱一些,因而催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还原温度对Ni/Al2O3催化剂上H2,CO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常伟  陈豫 《分子催化》1996,10(5):345-349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与程序升温逐步活化、H2、CO室温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上还原活化温度对其吸脱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Ni/Al2O3催化剂上,在不同温度还原的不同Ni氧化物物种,经相应温度活化后可形成不同性质的H2、CO吸附中心.催化剂经523K及573K活化后可形成极细的与Al2O3有一定相互作用的吸附中心,在这类中心上,H2的室温吸附量极小,但有一定的高温H2吸附量,且高温吸附的H2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脱附,CO在其上则可能是按单金属中心多CO方式吸附的.催化剂经673K和723K活化后均形成较强的H2、CO吸附中心,CO在这些中心上可能是按线式和桥式两种方式吸附的.催化剂经673K活化后,形成的中心上吸附的H2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脱附.Ni/Al2O3经773K处理会发生烧结,因而丧失室温H2、CO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硝酸盐水溶液等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Ag/γ-Al2O3双金属及单金属的 物催化剂,测定了CO氧化转化率。用BET,XRD,TPR,TPD-MS技术研究了助剂Ag对Cr/γ-Al2O3催化剂CO氧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γ-Al2O3中加入Zn2+,Mg2+,Cu2+或Cr3+后用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对随后加人的Co分布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这些离子对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CoMoK/Al2O3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Zn2+,Mg2+具有阻止Co进入载体内层的作用,Cu2+,Cr3+的作用则相反.四面体配位倾向强的金属离子能阻止Co进入载体内层,从而促进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而八面体配位倾向强的金属离子的效果刚好相反.在650℃下,100gAl2O3含7gMgO时,Mg能最大限度地阻止Co向Al2O3内层扩散,从而提高了CoMok/Al2O3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流动反应法和TPSRMS等技术研究了CO在Pd/γAl2O3和含有ZrO2的催化剂上的吸脱附行为、表面反应及催化氧化活性,同时用XRD技术测定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在Pd/γAl2O3催化剂中用浸渍法添加ZrO2或掺杂超细ZrO2后,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COTPSR的实验结果表明,CO在氧化态Pd催化剂上程序升温脱附过程中主要与表面氧发生氧化反应,而在还原态Pd催化剂上发生歧化反应,并发现CO2的脱附量及脱附峰温次序与对CO的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活性测定,XRD、TG-DTA表征,考察了共沉淀法制备的铜锌锆合成甲醇催化剂中ZrO_2对物相结构、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O_2能显著提高CO/H_2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催化剂母体、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相并未发生变化,仍分别为:Cu_2(OH)_3NO_3,(Cu,Zn)_5(CO_3)_2(OH)_6,(Cu,Zn)_2CO_3(OH)_2,Zn_5(CO_3)_2(OH)_6;CuO、2nO;Cu,ZnO。ZrO_2使催化剂各组分的结晶度变得更差,晶粒更细。实验证明催化剂中ZrO_2主要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也不排除与其它组分形成固溶体。本文还探讨了ZrO_2提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原因。认为ZrO_2既起了载体的高分散作用,间隔活性组分作用,又起了增加和稳定活性中心的促进剂作用。  相似文献   

19.
CuO-ZnO基CO2/H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中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 XPS,XAES和紫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CuO-ZnO/氧化物上CO2/H2合成甲醇的反应活性中心。CuO-ZnO/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中心是存在于CuO-ZnO固溶体中的Cu-口-Zn-O("口"为氧空位),活性中心的Cu价态为Cu^+和Cu^0。反应活性中心在CuO-ZnO-Zro2催化剂上比在其它CuO-ZnO/氧化物催化剂如CuO-ZnO,CuO-ZnO-MgO,CuO-ZnO-  相似文献   

20.
Rh—CeO2/SiO2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2化学吸附和丙烷氢解作为模型反应研究了Rh-CeO2/SiO2催化剂中Rh与Ce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催化剂还原后,CeO2覆盖了Rh表面。以往用H2或CO化学吸附研究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是定性的,而以丙烷氢解作为模型反应可以定量地得出氧化物对金属粒子的覆盖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