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新疆双峰驼乳蛋白组分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特征,荧光显微观察到凋亡小体;Annexin-Ⅴ/PI双染检测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TR35组分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亚硒酸钠诱导HeLa细胞凋亡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亚硒酸钠诱导人宫颈痛细胞(HeLa)凋亡进行了研究,分别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形态分析和DNA片断分析.研究发现Na2SeO3对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当Na2SeO2的浓度分别为21.42,63μmol/L时,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8.9%,33.0%,58.95.为了进一步说明凋亡过程的分子机理,分别使用Frua-2/AM和DCFH-DA两种荧光染料检测了用Na2SeO3诱导的细胞内游离Ca^2+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发现在凋亡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胞内Ca^2+和ROS水平丌高,且呈现Na2SeO3浓度卡相关性,这表明Ca^2+和ROS在Na2SeO3诱导的HeLa细胞捌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牛磺酸(Tau)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初步机制。以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为对象,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pEGFP-N1-MST1重组质粒转染SiH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ST1,Bcl-2及Bax蛋白水平。结果显示:Tau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上调SiHa细胞MST1及Bax蛋白表达(P<0.01),下调Bcl-2表达水平(P<0.01),且MST1过表达能增强Tau对凋亡的诱导作用(P<0.01)。结果表明牛磺酸通过上调MST1蛋白表达,进而引起Bax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蛋白下调,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蒜素(DT)对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用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DT组:于培养基中加入DT(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mL-1)分别作用细胞24、48和72h;③顺铂(DDP)组(5μg·mL-1);④DT+DDP组(20μg·mL-1 DT和5μg·mL-1 DDP)。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基因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T组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凋亡率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且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DT或DDP组比较,DDP+DT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且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的程度大于单用组(P0.05)。大蒜素对SKOV-3/DDP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作用,增加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顺铂(cisplatin,DDP)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周期和干细胞标志物ABCG2、CD133及ICAM-1蛋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32 mg/L、16 mg/L、8 mg/L、4 mg/L、2 mg/L)DDP作用于SMMC-7721,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种干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DPP均对SMMC-7721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P0.05).4 mg/L和2 mg/L DPP作用48 h使处于G0/G1期SMMC-7721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DPP作用后残存细胞中三种干细胞标志物(ABCG2、CD133及ICAM-1)表达增多.结论 DPP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S期.提示可能存在逃避DPP作用的肿瘤干细胞,为有效降低临床肿瘤复发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以新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带有p35基因的转移载体p35IE1Neo,以此载体转染Sf9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染色体上稳定整合质粒p35IE1Neo的Sf9细胞,克隆化培养后取名为Sf9-35.经细胞原位杂交实验证明,Sf9-35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含有p35基因;经放线菌素D处理后的细胞核酸电泳检测,证实Sf9-35具有抗凋亡特性能够支持凋亡抑制基因缺失的vAcΔp35病毒复制;发现p35基因在细胞内组成型表达只能延缓vAcΔp35感染及放线菌素D处理诱发的细胞凋亡的过程,而不能完全阻止其诱发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了 A1/京防861 和 B/沪防931 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抑制流感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结果显示:黑色素在 100 m g· L- 1 浓度范围内,对 M D C K 细胞无细胞毒性; A1/京防 861 和 B/沪防 931 两株流感病毒均可诱导 M D C K细胞凋亡,但二者存在毒力差异(p< 0.05)病毒感染12 h 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流式细胞仪则可检测到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产生的凋亡峰,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02% 和 2729% ;20 m g· L- 1 的黑色素可有效抑制两株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指数从25% ~35% 降至3% 以下 结果表明,黑色素可以抑制 A 和 B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探讨了草果挥发油对肿瘤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发现,草果挥发油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高剂量组(300 mg·kg-1)有些微毒副作用,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环磷酰胺(CTX)组有明显升高(p0.05);推测草果挥发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是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观察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在牛磺酸(Tau)抑制结直肠癌(CR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探讨Tau抑制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选用人结直肠癌SW480和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40~200 mmoL Tau处理细胞;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性蛋白(E-cadherin, N-cadherin, 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7(MMP2/7)和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au可浓度依赖性抑制CRC细胞侵袭和迁移,上调CRC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EMT间质标志物N-cadherin, Vimentin和MMPs表达;降低AKT和p-AKT水平,提高PTEN,GSK-3β及p-GSK-3β表达水平(P<0.05)。与p-EGFP-GSK-3β或Tau组比较,p-EGFP-GSK-3β+Tau组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与Tau组或p-EGFP-GSK-3β组比较,p-EGFP-GSK-3β+Tau组E-Cadherin、GSK-3β蛋白表达有显著升高(P<0.01),而N-Cadherin, Vimentin,β-Catenin, MMP2/7和AKT蛋白表达均有显著降低(P<0.01)。牛磺酸可通过调控AKT/GSK-3β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0.
采用MTT法检测乌药根挥发油对7种人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以评价其体外抗肿瘤作用.利用乙醚萃取法、硅胶柱色谱法及GC(气相色谱法)和GC-MS(气质联用)法对乌药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结合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乌药根挥发油对所试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特别是对人食道癌Eca-10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IC50=24.8μg/mL);经多种方法从乌药根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并筛选到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为吉马酮.  相似文献   

11.
台州市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在台州市采集504个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分析样品中的19种无机元素,利用离子色谱和热光碳分析仪分别分析8种水溶性离子和2种碳组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分数,研究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PM_(2.5)及其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台州市环境空气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45.3±20.1)μg·m~(-3),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空间变化规律为工业园区商住区自然保护区.19种无机元素占PM_(2.5)总量的9.78%,主要元素为Na、K、Ca、Si、Zn、Al、Mg和Fe.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市无机元素的主要污染源包括道路交通尘、燃煤尘、建筑扬尘以及海盐粒子.采样期间8种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为(26.50±5.86)μg·m~(-3),SO_4~(2-)、NO_3~-和NH_4~+占PM_(2.5)总量的(41.96±8.59)%.Cl~-、NO_3~-和NH_4~+离子质量分数为工业园区商住区自然保护区,SO2-4离子质量分数水平在3个功能区相近.OC和EC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0.04±2.08)和(3.27±0.80)μg·m~(-3).商住区和工业园区OC和EC浓度水平相近,略高于自然保护区.SOC/OC值为秋季最高,冬季其次.不同季节SOC/OC值均为工业园区高于商住区和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2.
以二甲基氯硅烷和γ-氯丙烯为原料,经硅氢加成、水解缩合两步反应得到双官能团有机硅烷单体1,3-双(γ-氯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总产率为81.0%.对第1步硅氢加成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2×10-5 g·mL-1,反应物配比1∶1,此时产率可达83.8%;第2步水解缩合反应产率为96.7%.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快速有效的基质净化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测定蜂蜜中39种抗生素及25种农药的检测方法.蜂蜜样品经乙腈+水(v/v=8:2)提取,用PRiME HL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分析测定,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目标化合物,并进行基质标准曲线定量.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农兽药的检出限为0.02~3.8 μg·kg-1,定量限为0.1~11.5 μg·kg-1;在3档浓度的添加回收实验中,39种抗生素的回收率在72%~119%内,25种农药的回收率在72%~115%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随机抽取浙江市场上在售的52份蜂蜜样进行检测分析和膳食暴露评估,共检出罗红霉素、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3种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2.6%,8.6%和3.9%,浓度分别为59.6~214.4,4.7~1 486.3和5.9~215.1 μg·kg-1.膳食暴露评估结果表明,蜂蜜中抗生素残留对10岁以下组群的风险高于其他组群、女性消费者高于男性消费者;% ADI<100,说明膳食暴露评估风险水平尚可接受.因在计算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组群的风险评估尚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种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减水剂中的葡萄糖酸根、氯离子、硫酸根、硫代硫酸根.样品经过稀释、C18小柱预处理后直接进样.选用shodex52-4e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样品,淋洗液为3.6mmol·L-1Na2CO3,柱温50℃,流速0.8mL·min-1,进样量7μL,抑制电导检测,外标法定量,当葡萄糖酸根、氯离子、硫酸根、硫代硫酸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100.0,0.1~30.0,1.0~50.0,1.0~50.0mg·L-1时,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2.5%,检出限在50.23~13.44μg·L-1.将该方法应用于减水剂阴离子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0.6%~113.9%,方法选择性高、灵敏度好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红霉素残留量.样品用改进的QuEChERS(快速、简单、廉价、高效、灵活和安全)进行提取净化,经乙腈快速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除水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红霉素浓度在0.5~50μg·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6,定量限为0.3μg·kg~(-1),回收率为87.6%~96.1%,相对标准偏差为2.2%~5.3%.本方法操作简易、应用性强,适合水产品中红霉素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1~12月在温州市区采集448个PM_(2.5)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SO_4~(2-)、NO_3~-、NH_4~+、Cl~-、Na~+、K~+、Ca~(2+)、Mg~(2+)和F~-)的浓度,研究其污染特征、化学组分和来源.采样期间9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为39.97μg·m~(-3),SO_4~(2-)、NO_3~-和NH_4~+占所测水溶性离子总量的(40.19±10.04)%.离子总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从空间分布上看,多数季节市站采样点PM_(2.5)中离子总浓度低于南浦、龙湾和瓯海采样点.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M_(2.5)值与NH_4~+、Ca~(2+)、Na~+、K~+、Cl~-、NO_3~-、SO_4~(2-)浓度显著相关,PM_(2.5)中SO_4~(2-)和NH_4~+的主要结合方式为(NH_4)_2SO_4.硫氧化速率(SOR)和氮氧化速率(NOR)的年均值分别为0.44±0.09和0.13±0.04,表明温州市PM_(2.5)中SO_4~(2-)和NO_3~-主要由二次转化形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煤(火力发电和工业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以及道路和建筑扬尘.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投加量对白芍水提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粒度分析仪、微电泳仪等,探究壳聚糖投加量对白芍水提液絮凝率、分形维数、粒度分布、ζ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投加量为3.2 mL(0.31g·L~(-1))时,絮凝率达到最大值80.88%,此时总黄酮损失率为10.67%,上清液平均粒径为5.42μm,ζ最接近零电位,为-1.168 2mV,絮体分形维数为1.463;应用激光粒子测速(PIV)系统对絮体的沉降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沉降过程的数学模型,絮凝过程的最大沉降速度为0.324 1mm·s~(-1),当絮体特征尺寸在2.75~3.75μm时,絮体的沉降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用油及地沟油中的无机阴离子(F-、Cl-、SO42-)和有机酸(CH3CO2-、CHO2-)的离子色谱柱切换在线前处理方法.采用一根NG1反相色谱柱作为前处理柱在线去除样品中的水溶性有机基质,通过柱切换技术,由淋洗液将柱内富集的离子带至阴离子分析柱中分离,从而达到在线前处理的目的.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被分析离子浓度在0.05~10 mg·L-1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进样量25 μL,方法的检出限为4~41 μg·L-1(信噪比S/N=3);加标回收率在75.6%~87.7%;相对标准偏差在0.85%~2.34%(n=6);实验结果表明,地沟油中甲酸和乙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食用油.本方法对食用油和地沟油的鉴别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适用于食用油及地沟油中常规阴离子和有机酸的同步检测,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裂解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菌体细胞得到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无乳链球菌(菌种编号ATCC13813)新型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F)的核酸序列与2种不同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序列,分别设计引物F1、R1和F2、R2,再以总DNA为模板,经过特异性PCR扩增出长度约为2 200 bp的目的基因。随后分别对目的基因gshF和2种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连接等操作,得到表达载体pPIC9K-gshF与pET-gshF。用Sal I线性化表达载体pPIC9K-gshF后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中。经MD平板筛选重组子、菌落PCR鉴定阳性菌株、G418抗性梯度平板筛选多拷贝菌株,最终在4.0 mg·mL-1 G418抗性平板上筛选出阳性菌株。用甲醇终浓度为2%的BMMY培养基诱导该阳性菌株表达,每隔12 h取样并添加甲醇,96 h后离心收集发酵上清,经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在85 kDa处出现1条明显蛋白带,大小与预期GshF蛋白一致。重组菌BL21-pET-gshF用IPTG诱导表达,先在37 ℃下培养90 min,再加入IPTG至1 mmol·L-1后诱导7 h,离心收集表达产物并对重组菌进行超声破碎处理后,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同样在85 kDa处有1条蛋白带。采用Bradford法测定2种表达产物上清的蛋白量,其中重组酵母表达上清中蛋白量为0.46 mg·mL-1,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破壁后的蛋白量为1.46 mg·mL-1。测定并比较2种不同表达方式所得酶活,发现GshF在毕赤酵母表达中的比酶活仅为14.15 U·mL-1,经原核表达后比酶活可达62.15 U·mL-1。  相似文献   

20.
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Z)是一种天然活性蛋白质,具有抗菌性,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动物饲料、药物治疗领域。根据毕赤酵母表达偏爱密码子特点,通过优化hlyz基因密码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pPIC9K-hlyz。通过电击转化法将pPIC9K-hly质粒重组至毕赤酵母GS115染色体中,经筛选得到重组毕赤酵母GS115-pPIC9K-hlyz。在28 ℃、pH 6.0、转速240 r·min-1、1%甲醇诱导下表达120 h,发酵液上清酶活达到最高,为(2 414.9±108.1)U·mL-1,蛋白浓度为166.7 μg·mL-1。发酵液上清经过Sephadex G50纯化,获得较纯的hLYZ,经SDS-PAGE分析,在近14.7 kDa处显示单一条带。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hLYZ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大于革兰氏阴性菌;重组hLYZ的抗菌效果是hLYZ标准品的10~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