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特别是厦门大学电化学微/纳米加工课题组建立起来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旨在让广大师生了解这一特种加工技术,共同促进我国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陆立明 《高分子学报》2007,(12):I0015-I0016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的发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热流型DSC基于Boersma原理(1955年):仪器的热阻与样品无关,因此热流可以定量测定.功率补偿型DSC基于Watson和O'Neill在1963年提出的原理,测量输入到样品和参比之间的功率差.  相似文献   

3.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等4个课题,使我国高档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发水平得到了较快发展。该所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研制出国产空气自动监测设备,打破了多年来我国高档监测仪器必须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2000  相似文献   

4.
正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以蜂窝状点阵组成的典型二维纳米材料,完美单层石墨烯对于任何分子均不能渗透,是迄今为止厚度最薄且能分离不同两相的隔膜材料。带有纳米孔的石墨烯则表现出优异的溶液离子和气体分子选择性,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  相似文献   

5.
钒氧化物微/纳米空心球由于具有比表面积高、负载容量大、密度低等特性,在催化剂、传感器、锂离子电池、电池阴极材料等相关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钒氧化物微/纳米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软模板剂法、硬模板剂法、水热合成法和溶剂热合成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一寰  胡欣  朱宁  郭凯 《化学进展》2018,30(8):1133-1142
具有特殊性质的微/纳米粒子,在药物传递、吸收分离、光电材料和磁性设备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在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以及材料制备等领域表现出传统釜式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粒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以单乳液为模板合成球形和非球形聚合物粒子、无机物粒子、贵金属纳米粒子和半导体纳米粒子,以多重乳状液为模板制备壳核粒子、Janus粒子和微囊。  相似文献   

7.
钒氧化物微/纳米空心球由于具有比表面积高、负载容量大、密度低等特性,在催化剂、传感器、锂离子电池、电池阴极材料等相关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钒氧化物微/纳米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软模板剂法、硬模板剂法、水热合成法和溶剂热合成法)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苯胺化学氧化聚合(COP)体系,综述了现有构筑聚苯胺(PANI)微/纳米结构的自组装模型,分析了具有不同微/纳米形貌PANI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在阐述形貌各异PANI微/纳米结构形成机理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微纳米碳空心球的合成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纳米碳空心球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阻尼性能高、稳定性好和可填充中空结构等特性,在锂离子电池、催化、超级电容器、储氢、超导和阻尼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模板法、液相法和气相法等微纳米碳空心球的合成方法,评价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讨论了微纳米碳空心球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化学分析计量》2011,(1):24-24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技术研究组近年来开展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研究,成功制备了含磺酸酯基侧链室温离子液体并应用于催化醇酸酯化反应,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1.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物,由于其粒径小、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对水体环境、水生动植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微塑料的标准去除或分离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与微塑料去除相关的最新技术综述,从物理分离、化学去除、生物去除以及近年新兴的去除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对各技术适合的工况及优缺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传统的物理分离、化学去除和生物去除技术对粒径较大的微塑料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然而对于粒径小于20μm的微塑料无法完全去除;针对改进的传统技术及新兴技术虽然能有效去除微塑料,然而具有较高的成本及研究空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通过本文综述,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各类微塑料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处理不同类型微塑料时,为选择合适的去除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借助沉积聚合辅助的“无模板”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出水杨酸掺杂的微/纳米结构的聚苯胺.实验发现,微/纳米结构的形貌及其浸润性依赖于掺杂剂与单体的摩尔比和沉积时间.当低分子量的聚苯胺微米球和纳米球共存时,其沉积的表面呈现出高的疏水性(接触角θ=148.0°),这主要来源于微/纳米共存的结构导致高的表面粗糙度,能捕获更多的空气所致.FTIR,紫外-可见光谱和X光射线衍射表征了微/纳米球的分子结构及其结晶性.  相似文献   

13.
于晓平  吴洁  鞠熀先 《化学进展》2014,26(10):1712-1719
微/纳米马达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可自主运动的新型微/纳米材料,它制备简单、形态多样、可批量化生产,已逐渐应用于生物样品分析及药物运输等领域。由于生物样品成分复杂,传统检测常常需要多步清洗和分离,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微/纳米马达具有自主运动的特性,通过表面生物功能化,可制备成动态的微型生物传感器,实现多种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糖蛋白等的实时、快速和灵敏检测。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微/纳米马达的发展及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化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有机 -无机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有机 -无机复合纳米微球兼有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特性 ,特别是“球形”结构使其具有微观的“滚动”特性而倍受摩擦学工作者的青睐 .目前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1~ 4 ] .段标等 [3,5]认为聚合物微球的润滑机理是在摩擦过程中 ,微球进入摩擦表面 ,因其弹性和球形 ,而起到一定的滚动作用 ;高载荷下 ,微球变形并在摩擦表面形成聚合物润滑膜 .然而有关聚合物 /无机…  相似文献   

15.
油酸/PSt/TiO2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子聚合;摩擦学性能;油酸/PSt/TiO2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李洁  朱红娜  周莉莉  李建法 《化学研究》2013,(2):207-211,220
综述了海藻酸盐-壳聚糖复合微/纳米凝胶研究进展.指出海藻酸盐与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黏附性和降解性良好,以其为原料制备微/纳米凝胶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对药物包载效果好等优点,且与常规尺寸凝胶相比分散性和透过性较好.两者复合制备微/纳米凝胶主要采用一步交联、两步交联、自组装等方法,与单一组分凝胶相比优势明显,在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孔隙率高、孔间结合性良好、易与纳米尺寸的活性物质结合等系列优异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归纳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发展;分类介绍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和表征方法;同时概述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应用在过滤材料、医药、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微乳技术在纳米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乳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微乳技术在催化剂制备中的一些应用,并简单分析了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种纳米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纳米材料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尺寸和化学组成的纳米颗粒可通过各种途径泄漏到环境中成为纳米废弃物,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建立有效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纳米粒子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易团聚等特点,尤其在基质复杂的实际样品中易发生改变,不能直接进行仪器分析。而且,大多数仪器分析要求对进样液体进行稀释,而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易受到溶液p H值、离子强度以及稀释过程的影响。因此,复杂基质中纳米成分的分析成为难点。该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情况,综述了纳米颗粒分析中固态样品和液态样品的制备方法,常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单粒子质谱、场流分离色谱与质谱联用等新技术,并对纳米成分的分析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纳米颗粒因其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单个纳米颗粒的光散射检测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地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尺寸分布及浓度等进行表征的分析方法,尤其在揭露纳米颗粒的内在异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瑞利散射强度随粒径减小呈六次方衰减,使得小尺寸单个纳米颗粒的检测非常具有挑战性.本文对近年发展起来的多种单个纳米颗粒的光散射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