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二角函数值的求解问题中的两个增解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例1已知sinα-sinβ=-2/3①cosα-cosβ=2/3②且α,β∈(0,π/2),试求tan(α-β)的值,错解由①~2 ②~2并整理得cos(α-β)=5/9.又∵α,β∈(0,π/2),∴-π/2<α-β<π/2.∴sin(α-β)=±(1-(5/9)~2)~(1/2) =±(2(14)~(1/2))/9,∴tan(α-β)=±(2(14)~(1/2))/5.分析以上解题过程似乎推理严谨,无懈可击,但只要细致观察则可发现:条件sinα- sinβ=-2/3中隐含了“α<β”。增解忽略了α<β  相似文献   

2.
半角三角函数公式中,都具有双重符号,在使用这些公式时,如何确定符号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本文就此进行剖析.1 从课本中的两个例题谈起高中代数(必修)上册P221的例1和P222的例2是关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两个例题,这两个例题在求解时都需要正确确定符号.先看例2:已知cosθ=-35,并且180&;#176;&;lt;θ&;lt;270&;#176;,求tgθ2.解 ∵ 180&;#176;&;lt;θ&;lt;270&;#176;,∴ 90&;#176;&;lt;θ2&;lt;135&;#176;,∴ tgθ2=-1-cosθ1+cosθ=-2.从例2可以看出,凡所给的单角是区间角,半角也是区间角,半角三角函数的符号是容易确定的.再看例1:已知cosα=12,求sinα2,cosα2,tgα2.解 sinα2=&;#177;1-cosα2=&;#177;12,cosα2=&;#177;1+cosα2=&;#177;32,tgα2=&;#177;33.为什么此例中α2的三角函数均取正负两个值呢?因为例1中的α不是区间角,而是象限角,比例2复杂多了.下面的解法将会使你茅塞顿开.解 ∵ cosα=12&;gt;0,∴ 2kπ-π2&;lt;α&;lt;2kπ+π2(k∈Z),∴ kπ-π4&;lt;α2  相似文献   

3.
84年第6期《中学数学》发表了“一个有用的三角等式”,此公式应用甚广,且形式可推广到任何三角函数,利用积化和差公式不难证得:4sinαsin(π/3-α)sin(π/3+α)=sin3α (1)4cosαcos(π/3-α)cos(π/3+α)=cos3α (2) 显然(1)与(2)互除即得关于正(余)切的等式: tgαtg(π/3-α)tg(π/3 +α)=tg3πα。 (3) 由(1)与(2)将得正(余)割公式 secαsec(π/3-α)sec(π/3+α)=4sec3α (4) 从(1)的证明过程,求β=?时,将有; 4sinαsin(β-α)sin(β-α)=3sinα, (5) 经验证知β=π/3、2π/3、4π/3时(5)也成立。  相似文献   

4.
万能公式是三角学中的重要公式之一,由于它有如下特点:角α变成了α/2,函数都统一成为tg(α/2)的有理函数,所以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举例说明如下: 例1 已知方程acosx bsinx c=0,在[0,π]中有两个相异根α、β,求sin(α β)的值。  相似文献   

5.
让我們通过一些具体例子来进行分析: 例1.已知矩形ABCD中,CB=3AB,E和F是CB边的三等分点(图1),求証 ∠ACB+∠AEB+∠AFB=90°。证.显然∠AFB==45°,記∠ACB=α,∠AEB=β。由題設得到 AB=BF=FE=EC,故 tg α=AB/CB=1/3,tg β=AB/EB=1/2,从而 tg(α+β)=(tg α+tg β)/1-tg α tg β)=1/3=1/2/1-1/3·1/2==(2+3)/6-1)=1又0<α<β<45°,故α+β为銳角,α+β=45°。从而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学》2007年4月刊高中版(总319期)第22页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例3已知cos(α-β)=-4/5,cos(α β)=4/5,且α-β∈(π/2,π),α β∈((3π)/2,2π),求cos2α,cos2β的值."文章侧重介绍了倍角变换式2α=(α β) (α-β),2β=(α β)-(α-β)的应用,其原文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7.
课外练习     
高一年级1.设,求x=2002π/20003时的函数值.(深圳市蛇口中学(518067) 王远征)2.已知α,β∈(0,π/2),且sin(α β)=2sinα,则  相似文献   

8.
反正切函数求和的问题,是比较烦琐的,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例1求arctg1/2 arctg1/3之值一般解法如下:设arctg(1/2)=α,arctg(1/3)=β∴0<α<π/4,0<β<π/4,∴0<α β<π/2 又tg(arctg(1/2) arctg(1/3))=tg(α β) =(tgα tgβ)/(1-tgα tgβ =(tg(arctg1/2) tg(arctg1/3))/(1-tg(arctg1/2)·tg(arctg1/3)) =(1/2 1/3)/(1-1/2·1/3)=1 ∴arctg1/2 arctg1/3=arctg1=π/4。从上例可看出运算麻烦。但是,通过观察,容易发现、arctg1/2 arctg1/3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谈及的系指如下公式:(1)tgα±tgβ=tg(α±β)(1tgαtgβ);(2)tgαtgβ=sin(α±β)/cosαcosβ(3)tgα/2=(1-cosα)/sinα,ctgα/2=(1 cosα)/sinα(4)  相似文献   

10.
题目已知α,β,θ,γ均为锐角,tgα=1/2, ,求α β γ θ的值. 王德发老师在2001年7月(上)期的《中学生数学》中给出了一个几何法的巧解,下面构造复数的解法也很简捷: 解由α,β,γ,θ是锐角,知它们分别是2 i,7 i,8 i,18 i的幅角主值,进而知(α β γ θ)是(2 i)(7 i)(8 i)(18 i)=1625(1 i)的幅角主值.故α β γ θ=π/4.  相似文献   

11.
恰当、合理地利用单位圆,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某些三角函数问题。例1 已知α∈(0,π/2),求证: sinα<α相似文献   

12.
高中代数(乙种本)上册P_(240)和P_(205)上有如下两道题:1°求证tg3θ-tg2θ-tgθ=tg3θtg2θtgθ 2°在△ABC中,求证tgA+tgB+tgC=tgAtgBtgC 对1°变形得tg3θ+tg(-2θ)+tg(-θ)=tg3θtg(-2θ)tg(-θ)可以看出它们是一种类型的题目。不同的是1°式中的角的关系为3θ+(-2θ)+(-θ)=0:而2°式中角的关系为A+B+C=π。下面证明当角的关系满足α+β+r=kπ时(k∈z)有tgα+tgβ+tgr=tgαtgβtgr。  相似文献   

13.
1 代入法例 1 已知 tgα .ctgβ =5,求 sin(α β) .csc(α -β)值 .解 ∵    tgα .ctgβ =5,∴  sin(α β) csc(α -β) =sin(α β)sin(α -β)=sinαcosβ cosαsinβsinαcosβ - cosαsinβ=tgαctgβ 1tgαctgβ - 1=5 15- 1=32 .2 配凑法例 2 已知 π2  相似文献   

14.
1 已知12sinα=5cosα,求α角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2 α是锐角,在单位圆中,用三角函数线证明:(1)sinα cosα>1;(2)tgα ctgα≥2;(3)sinα<α0的解集。 5 求使等式(ctg~(2α)-cos~(2α)~(1/2)=sina-cscα成立的α的范围。 6 已知函数f(x)=3sin(kπ/7 π/4),其中k≠0,如果要使x经历任意两个整数之间时,函数都至少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最小的正整数k之值。  相似文献   

15.
“给值求角”问题的求解分为两步走 ,缺一不可 :1 )根据题设条件 ,求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2 )讨论角的范围 ,必要时 ,还需根据已知三角函数值缩小角的范围 ,从而确定角的大小 .例 1 已知tan(α - β) =12 ,tanβ =- 17,且α ,β∈ ( 0 ,π) ,求 2α - β的值 .分析 :已知条件启发我们应求该角的正切值 ,并用拆角“手段”将角 2α - β分拆成2 (α - β) + β .讨论时应尽可能缩小角的范围 .解 ∵tan( 2α- β) =tan[2 (α- β) + β]=tan2 (α- β) +tanβ1 -tan2 (α- β)tanβ.又 ∵tan2 (α - β) =2tan(α - β)1 -tan2 (α - β) =4…  相似文献   

16.
一道三角题的直接证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题目:已知:α,β∈(0,π/2),且sin(α+β)=sin2α+sin2β,求证:α+β=π/2.   此题一般是结合三角函数单调性用反证法加以证明,笔者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直接证明.……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解题来具体体现。因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揭示实质三角这部分的特点是分式多,解题时选择哪一个公式、哪一种方法,是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例如:已知secα tgα=2,求secα-tgα的值,如果从已知条件中求出α或α的某个三角函数值,再计算secα-tgα是十分繁琐的,联想到公式1 tg~2α=sec~2α,于是有sec~2α-tg~2α=1,即(secα tgα)(secα-tgα)=1,易得secα-tgα=1/2但这并非问题的实质,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为求secα-2tgα的值,又该如何处理呢?这无疑  相似文献   

18.
平面三角中三倍角公式是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三倍角公式应用较广,它可以解决一些证明、求值、三角方程、应用题等问题。三倍角公式可以变化成如下形式: 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 〈S〉 cos3α=4cosαcos(60°-α)cos(60°+α) 〈C〉 tg3α=tgα·tg(60°-α)tg(60°+α) 〈T〉证明:sin3α=3sin-4sin~3α=4sinα(3/4-sin~2α)=4sinα(sin60°-sina)(sin60°+sinα)=4sinαsin(60°-α)sin(60°+α)。  相似文献   

19.
妙解一则     
问题已知关于θ的方程3cosθ+sinθ+a=0在区间(0,2π)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α、β,求cos(α+β)的值.解由题意知,点A(cosα,sinα)、B(cosβ,sinβ)在直线3~(1/2)x+y+a=0上,同时又在圆x2+y2=1上.直线AB的斜率为k=-3~(1/2),因而  相似文献   

20.
如果记复数z的辐角为Argz,则Argz=argz 2kπ(k∈Z),其中argz为复数z的辐角主值.利用 zz-=|z|2及Arg(az)=Argz(a∈R ),有公式 这样就有公式 ,(当 巧用这一辐角公式,求解某些辐角主值问题,新颖简洁,妙不可言. 例1 已知复数z1、z2满足|z1|=|z2|=1,且z2-z1=-1,求argz1/z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