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了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显影促进基团对DAR成色剂照相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3个母体及吸附基团相同而显影促进基团不同的DAR成色剂的照相性能,发现不同酰基取代的显影促进基团对DAR成色剂的照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带三氟乙酰基取代的显影促进基团的DAR成色剂的照相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β-环糊精存在下,苯乙酮衍生物中取代基团对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乙酮上连有取代基团且在低温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时,对映体选择性得到提高,产物醇的绝对构型与取代基团的位置有关,苯乙酮及其间位、对位衍生物还原产物绝对构型为S型,邻位衍生物所得产物为R型.苯乙酮衍生物的对映体选择性是取代基团的大小、氢键作用、空间位阻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根据取代基团的性质以及取代位置推测了底物在β-环糊精空腔内的可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反丁烯二酰基桥连的3种带不同取代基的卟啉二联体, 通过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并研究了二联体的表面光电压谱, 荧光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取代基的类型对卟啉二联体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有显著影响, 带供电子基团的甲氧基增强了荧光量子产率, 而带吸电子基团的氯则降低了荧光量子产率, 并且吸电子基团的氯比供电子基团的甲氧基对荧光的影响更大. 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卟啉二联体的荧光性和激光拉曼光谱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分子轨道和晶体轨道方法,对聚磷氮烯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聚磷氮烯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发现,链状聚磷氮烯和环状三聚磷氮烯为平面结构,其它的环状聚磷氮烯则为巢式结构,吸电子基团取代有使环状聚磷氮烯主链环取平面结构的倾向.研究还发现,无论是链状还是环状聚磷氮烯,都表现为半导体.取代基效应表明,吸电子基团-F和-CN的取代,使聚合物的电子亲和势(EA)和电离能(IP)均增大,能隙减小,给电子基团-CH3和-OCH3的取代,使聚合物的IP减少;吸电子基团取代有利于n-型掺杂,给电子基团取代有利于p-型掺杂,但都不改变其半导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黄俭根 《化学学报》2003,61(5):694-698
采用半经验的AM1法,对环状聚茚并茚及其取代物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 ,探讨了其磁性和取代基效应.计算得到,环状聚茚并茚及其取代物皆表现半导体 性质且发现其中一种异构体可能具有磁性.取代基效应表明,吸电子基团的取代使 聚合物的电子亲合势增大,而给电子基团的取代则导致电离势减少,但取代基效应 不能改变聚合物的半导体性质.此外,无论吸电子基团还是给电子基团的取代都不 能改变聚合物的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用子洽场全略微分晶体轨道法对聚茚并茚及其取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探讨了取代基效应。计算得到聚茚并茚及其取代物是一类具有较低带隙的半导体。取代基效应表明,吸电子基团的取代使聚合物的电子亲和势增大,而给电子基团的取代则导致电离势减小,但取代基效应不能改变聚合物的半导体性质。  相似文献   

7.
以性能优良的三苯胺星射状分子WD8为母体,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讨了取代基团在不同位置时,对母体分子电子性质、光谱性质和电荷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团位置的不同,对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组成基本没有影响.当2-氰基-3-呋喃基-丙烯酸基团取代位置由对位变为间位时,分子的吸收范围最大.当2-氰基-3-呋喃基-丙烯酸基团和1个吩噻嗪-苯基团取代位置由对位变为间位时,分子的EHOMO最大,ELUMO和Eg最小,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最长.当2-氰基-3-呋喃基-丙烯酸基团和2个吩噻嗪-苯基团取代位置由对位变为间位时,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8.
亲电芳香取代定位规律是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自从1895年Holleman总结出这一经验规律以来,一直为化学家们所关注。对苯衍生物的再取代,原有基团决定了新基团进入的位次和难易,这样就把发挥指导作用的定位基团分为两大类: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9.
王秉泽  邓从豪 《化学学报》1988,46(12):1155-1160
本文用RHF/STO-3G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亚烷基卡宾XYC=C:(X, Y=Cl, H, Me和F)的重排反应, 给出了平衡态与过渡态构型. 对该组体系的计算发现: 基团的迁移活性顺序为Cl>H>Me>F; 迁移性小的基团增大迁移基团的迁移活性; 取代基不同一般比取代基相同的卡宾稳定性低; 基团的迁移活性顺序与电负性顺序不一致; 中心原子与C=C双键夹角小的基团优先迁移.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最近出现一显色剂〈氯化6,7-二羟基-2-苯基-4-羧基苯并吡喃〉(见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多元络合物光度分析法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A-4,济南,一九八四年九月)。除母体建议改为苯并鈚(金南)外(参见十三条),取代基团的次序亦应考虑。按英文命名规定,取代基团一般以字母顺序排列(但数目词头,如di-,tri-等不计)。间亦有按取代位置顺序排列,如1-  相似文献   

11.
1,4-萘醌作为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其生物活性尤其是抗菌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不同取代类型的合成源1,4-萘醌衍生物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发现在1,4-萘醌的2位引入含氨基取代、含硫取代的基团能够提高抗菌活性,且通常含硫取代比氨基取代基团的抗菌活性高。期望本文能为1,4-萘醌类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 RHF/STO-3G 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亚烷基卡宾 XYC=C:(X,Y=Cl,H,Me 和 F)的重排反应,给出了平衡态与过渡态构型.对该组体系的计算发现:基团的迁移活性顺序为 Cl>H>Me>F;迁移性小的基团增大迁移基团的迁移活性:取代基不同一般比取代基相同的卡宾稳定性低;基团的迁移活性顺序与电负性顺序不一致;中心原子与 C=C 双键夹角小的基团优先迁移.  相似文献   

13.
1,2方酸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PHF方法在abinitio/4-31G+pd水平上计算了四个1,2方酸衍生物分子的线性极化率,一阶和二阶超极化率.从电荷分布,跃迁偶极矩,前沿轨道性质等方面讨论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四元环作为吸电基团(A),取代基作为供电基团(D),组成了D-A-D结构,取代基的性质对分子的非性光学系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连慧琴  周子彦  侯军  吴学 《化学学报》2006,64(10):1036-1042
设计合成了16个新的具有不同迁移基团、不同取代基及双苯氧基萘的苯氧基并萘醌化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 结果表明, 化合物的结构影响其变色性能, 当迁移基团为芳香基时, 其变色性较好; 主链醌环上有取代基时, 化合物成色体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双苯氧基萘并萘醌化合物较相应的单化合物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 随着苯基上取代基增大, 其成色速率常数变小.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有机化合物命名中取代基作为前缀时按照基团大小排序的局限性,建议按照取代基名称的英文字母进行排列.  相似文献   

16.
[Ru(bpy)2(phen)]^2+主配体上双取代效应DFT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钌联吡啶菲咯啉配合物[Ru(bpy)2(phen)]^2+及其主配体(phen)上5,6-双取代衍生物,用密度泛函(DFT)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进行理论计算研究。探讨供电子基团(OH)和拉电子基团(F)在主配体上的取代对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如配合物前沿分子轨道的能量、组成、光谱性质、原子的净电荷布居及配位键长键角等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取代基对该系列取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特别是第一激发态的电子云分布影响较大,拉电子基团(F)能活化主配体,钝化辅助配体;而代电子基团(OH)则相反。无认是供电子基团(OH),还是拉电子基团(F)都导致取代衍生物的电子基谱带红移。此外,用基于极性交替规律及极性叠加概念的多系列箭头的图示方法对主配体上的原子净电荷布居的特征作了讨论。计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与规律。  相似文献   

17.
芳环硝基是一个很有用的基团,通过它可以转变为种种基团,如卤素、羟基、氰基、氢等。然而通常需经过还原、重氮化、取代等三个步骤,其总收率相对说来较低。本文介绍由芳香硝基直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从而一步即转变  相似文献   

18.
含氟液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凡宝  廉娇  高永梅 《化学进展》2008,20(4):499-507
本文简述了含氟液晶的研究进展。根据小分子含氟液晶中氟原子或含氟基团的位置不同,将其分为3类:末端是氟原子或含氟基团的液晶、苯环上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液晶、中心桥键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液晶。根据小分子含氟液晶特点,归纳了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对液晶分子物理性质的影响。同时对高分子含氟液晶的研究进展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苯并噁唑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8种苯并噁唑系列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计算了第一激发单线态辐射和非辐射寿命。结果表明,在苯并噁唑基的苯环上非极性基团取代对辐射和非辐射速率影响不大,但极性基团取代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2-吡啶偶氮试剂是一类发展十分迅速的分析试剂,国内外已有综述。为了提高试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别在吡啶环上,在苯酚(萘酚、苯胺)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团,来增大有效生色面积和提高生色效应。一些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查明和了解有机试剂中取代基团的引入对试剂本身性质及显色反应的影响,对合成和研究新的有机试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2-吡啶偶氮试剂中取代基团对显色反应的影响作一简略介绍和讨论。 (一)吡啶环上引入卤素的影响 Johnson等对PADAP及其在吡啶环上第5位取代了卤素的衍生物与铀酞生成的络合物进行了比较,发现卤素取代基对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