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证据意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基于证据意识使学生深刻思考,深度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通过质疑、假设、求证和反思的学习过程,实现证据意识和深度学习这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杨泽敏  李松龄 《物理通报》2016,35(7):112-129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两大类: 缺失性需要、 成长性需要. 学生上学求学是 认识需要, 理应属于成长性需要, 但是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往往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类似缺失 性需要上, 从而产生学习倦怠的现象. 针对此问题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转变对知识需要的认识, 做到类似 缺失性需要到成长性需要的顺利过渡. 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求知,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物理学习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设计良好的物理问题不仅能给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导向,而且这种导向会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让学生面临一种真实的、新颖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4.
钱勇 《物理通报》2003,(8):14-16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课程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的“问题”栏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在教学意义、素材来源、内容表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力图对“问题”栏目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薛梅 《物理通报》2022,(4):40-42
深度学习是相对浅层学习而言的,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课为例,关注学生思维加工的程度,优化实验方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俞胜杰 《物理通报》2022,(S1):47-50
将深度学习引入试卷讲评中,就是要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了解学情,对症下药,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试卷讲评中体现针对性、有效性、深发性和延展性.以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型为例,阐述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数据的深入挖掘,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各类数据进行精准深入的整理、分析、总结,引发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组织和评价形式单一、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课堂效能较低”等问题,实施多元融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对分课堂主张教师精讲、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能力;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入演示实验,结合实验现象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本质;开展项目式教学,营造科研情境,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加强过程性考核,形成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合理量规;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效能.该教学模式落实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适应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内涵发展和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课程是一项全新的课程形态,是二期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内容之一,它给高中教学与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创新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合适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新的课程形态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并构建新的评价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  相似文献   

10.
赋分评价法常被教师用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随着深度学习理论的发展,该种方法的适用性值得思考.而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分类评价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分为5个层次,深度学习理论将这五个层次分为深度和浅层两种学习水平.基于SOLO理论,本研究对大一学生解决某一力学问题时的思维能力进行分类,并对其学习的深度进行评价,再与赋分评价法进行比较,发现SOLO分类评价不仅有明确的等级评定和详细全面的评价,还可通过可视的思维结构直观地测量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和学习的深度,因而更具科学性和可观察性,更适用于深度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热情程度及对探究过程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的探究热情、学习主动性是不能用强制的办法激起和维系的,只有通过教师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从而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形成探究动力.  相似文献   

12.
以医用物理学为载体,以深度学习为核心,以达成"课程思政"对课程和学生的要求为目标,探讨了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在提出课堂教学困境的基础上,讨论了实现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策略,包括提高参与程度、完善学习过程、建构知识的意义和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主动地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创造一种轻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合作和互助,高效、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中学生主动参予学习过程的强大的内部动力,对于充分调动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鉴于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以项目为载体和目标的深度学习进行实践研究,以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一节为例,立足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探讨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1.研究性学习的界定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和应用过程,使学生通过研究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2.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作为咨询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的具体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经典圆柱绕流问题,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提出了基于壁面压力反馈的圆柱绕流减阻闭环主动控制方法,并比较分析了施加控制前后圆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及流场的差异.控制系统中,以圆柱壁面上均匀分布的压力探针测得的信号作为反馈,利用多层感知机建立压强信号与吹/吸射流及控制效果的映射关系,即控制策略;通过在圆柱上下表面狭缝施加连续可调的吹/吸射流来进行主动控制.同时,利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近端策略优化方法,在大量的学习过程中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实现稳定减阻效果.在圆柱绕流流动环境搭建方面,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之间的交互式框架,模拟提取非定常流场条件下圆柱表面的压强信号,并计算实时调整吹/吸射流强度时圆柱表面升力、阻力数据,以评估所选控制策略的优劣.研究表明:雷诺数为100时,主动控制策略能减少约4.2%的圆柱阻力,同时减少约49%升力幅度;同时施加主动控制后圆柱的减阻效果与圆柱回流区长度呈现强相关趋势.此外,不同雷诺数下智能体习得的策略减阻效果不同,雷诺数为200和400时,该主动控制策略能依次减小圆柱阻力17.3%和31.6%.本研究可为后续开展基于...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结合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种让学生主动获取操作能力的方法,即DIY(DO IT YOURSELF)学习方法,可以使大学生从理论学习逐步向实践动手能力转变,使大学物理实验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欧汉生 《技术物理教学》2003,11(3):15-15,41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受教,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夏季云 《物理通报》2011,40(10):29-30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内容时极易犯错误,有些错误在教师看来是很可笑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的加工、转化进行自我调节,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知识的建构,而反思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