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詹先斌  何铁 《物理通报》2023,(8):154-157+161
跨学科实践是促使教育本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是从“育分”到“育人”课程观念转变的重要纽带;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从组建联合教研、立足物理学科精炼课题、基于“做中学”理念设计实施流程、整合家校社联动平台资源4个方面综合考量,以促使跨学科实践学习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物理教学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要求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认知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大学物理课程中“角动量守恒”一节为例,详细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学生自制教具作为实验教学方式之一,可使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强化认知,提升能力,进而发展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学生自制教具的特性等,并在“平抛运动”和“向心力”两节展开了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基于学生自制教具的物理教学确实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升模型建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但由于学生自制教具的开放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围绕培养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由辅导员-德育导师-学业导师组成的全员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合理地优化通识课程、凝练专业课程和增加实训课程.协助学生规划学习目标,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形式,提高学习动力、引导创新思维.结合导师团队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将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技能、学科竞赛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全面提升物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物理教学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实践”列为一级主题,并把“跨学科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新途径.通过将新课标中跨学科实践部分的“学业要求”内容与核心素养内涵对应比较,可以说明跨学科实践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跨学科实践教学达成学业要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物理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物理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应结合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理念,围绕学生发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业内容封闭性较强,忽略学科之间的融合,忽略与实际生活的融合;作业内容单一,强调死记硬背等,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新课程标准要求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2]。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科“贯培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物理学科基本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和人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物理学科基本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策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从“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逐步靠拢,通过从引导学生以物理视角理解生活现象、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以及注重物理学史的学习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以上教版初中物理“液体内部压强”子单元为例进行教学上的尝试与改进.从子单元的整体出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阐述了如何改进物理课堂教学,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汤有国 《物理通报》2017,36(9):36-38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如何通过课堂将物理核心素养落地, 这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的首要问题. 为 了不至于“ 穿新鞋走老路” , 就必须在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破冰, 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深度 教学, 才能使核心素养植根于课堂. 笔者以自己获得的一节部优“ 优课” “ 粒子和宇宙”为例, 谈通过深度教学提升核 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正 《物理通报》2006,(10):9-10
把物理探究学习融入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之中已成为当今物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列入其“科学内容标准”之首;2000年英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四个目标的首要目标;2003年3月31日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又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物理探究学习方式”.而物理探究学习的课堂评价在学生物理探究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是提高专业课育人功能的新要求.以高中《物理1(必修)》人教版(2019年6月第1版)中的“静摩擦力”一节为例,探讨基于“物理源自于生活”的课程理念,将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强化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导向,新增了“跨学科实践”主题,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水瓶琴”为例,从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展示了核心素养导向下,以实践作业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物理创新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的, 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群和物理 实验资源建设进行整体顶层设计. 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资源, 形成与高中物理衔接的 选修、 竞赛、 大学先修、 现代物理技术实验课程资源, 基于探究性和项目研究课程资源, 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 实验资源, 改变育人模式, 促进学生自主、 探究、 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 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与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旨在通过课程标准引领物理教学,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必备的品格、能力,集中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能力符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在作业中巧设“层进式问题串”,增强引导性,有助于学生解决复杂的原始物理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培养物理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保证原始物理问题作业的有效实施与质量,实现作业育人.  相似文献   

16.
戴小民 《物理通报》2023,(1):142-145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确立“体现物理的文化价值”作为物理课堂的一条基本教学理念,强化单元构建的逻辑与结构,强调单元实施的情境与实证特点,追求单元教学的人文与科技特征,强化单元评价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的特性,加强对物理文化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应用,彰显物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真实性、人文性和价值性文化,使物理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传承(人化)与教化(化人)的工具与载体.  相似文献   

17.
“双新”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是落实综合育人、践行整体教学设计理念的有效策略.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出发,设计并实施了高中物理与音乐跨学科教学案例“音的享受与声的机理”,介绍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主题内容的变化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积极开展跨学科融合实践,把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与跨学科素养融合起来.从跨学科学习的“融合方式,融合程度,融合空间”3个维度对跨学科融合进行案例分析,展示初中物理与数学、语文、生物、音乐等多学科的融合之深,融合之美.  相似文献   

19.
杨琴荣 《物理通报》2017,36(9):33-35
2 0 1 6年, 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教育的“ 核心素养年” . 2月,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出炉; 9月,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但是目前只有高中学段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已公布, 而初中学段 的核心素养尚未确定. 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提出了初中 物理核心素养的4个要素: 物理认知、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和科学品格. 然后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高中物理核心素 养进行了对比, 思考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由此阐述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教育观念、 教学内容和 教学手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冬 《物理通报》2024,(2):54-56+60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作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的5个主题之一,跨学科实践能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跨学科实践教学既具有跨学科性,又具有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物理学科知识为基点,协同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中的真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的覆盖面、教学策略的规范性、学科融合的深度性,同时也应知道跨学科实践教学对学生、教师、学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